瀍河回族区巨龙小学 白甦—二维码走近我们的生活课题生成课图记

瀍河回族区巨龙小学

<p class="ql-block">经过前期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学生对二维码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生活中也寻找了很多的二维码,11月12日,我们终于开始了《二维码走近我们的生活》—课题生成课。</p> <p class="ql-block">第一环节 展示我们收集的二维码</p><p class="ql-block">学生们利用周末时间,认真地收集了很多生活中的二维码。学生们在社区、超市、街道、小卖部、家里都发现了许多二维码,这些二维码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收集活动中,学生们对二维码产生了极高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小组展示收集的二维码。</p> <p class="ql-block">第二环节:围绕“二维码”小组讨论 提出问题</p><p class="ql-block">要求:</p><p class="ql-block">1.全员参与,轻声交流,选出记录员和汇报员。</p><p class="ql-block">2.写出最感兴趣的问题,写在卡纸上。</p><p class="ql-block">3.问题表述准确,要有研究价值,考虑自身要有能力研究。</p> <p class="ql-block">各小组汇报员展示小组提出的问题,并把问题卡纸粘贴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第三环节 归纳筛选 合并问题</p><p class="ql-block">各小组重新归纳筛选本组的问题,选择自己最想最喜欢研究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第四环节 提出问题转换成课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五环节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小组</p> <p class="ql-block">二次分组后,各组选组长,起组名,定口号;</p><p class="ql-block">然后进行小组展示。</p> <p class="ql-block">第六环节 发放课题小组活动计划表 说明填写注意事项,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研究成果如何展示等。</p> <p class="ql-block">二维码走近我们的生活课题生成课反思 白甦</p><p class="ql-block">11月12日 我带着五四班的孩子们上了一节二维码走近我们的生活课题生成课。有收获,但更重要的是反思。在教研员亢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几位听课老师们的热心帮助下,我进行了认真的课后反思:</p><p class="ql-block">一、课题生成课导入时间过长,可以直接出示学生收集二维码的小短片,合理分配上课环节,突出重难点。</p><p class="ql-block">二、学生汇报展示的时候,不提重复的问题,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划掉,为后面的筛选、合并问题节省出时间。</p><p class="ql-block">三、二维码走近我们的生活,这个课题要求老师对二维码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有一桶水。老师首先要对二维码的构成特点、分类、功能、制作原理、好处或危害等等……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游刃有余的指导学生课题的研究。</p><p class="ql-block">四、课堂细节还有许多需要调整改正。比如卡纸的颜色,学生书写的字大小写,课题适合学情的再研究,超过人数过多老师要调整分组等。</p><p class="ql-block">五、学生评价要贯穿始终,在活动中用评价促进学生课题活动,评价多元化,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有幸学习了巨龙小学白甦老师得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中的二维码》。</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节课题生成课,白老师向我们展示一个非常完整的课堂流程,教学设计环环紧扣,教学活动扎实有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氛围特别好!小组建设完毕之后,设计活动方案,也为下一步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p><p class="ql-block"> 纵观本课,选题很贴近学生实际,二维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在课前也搜集了不少相关的二维码,白老师也让每位学生都有了上台展示的机会,但这样却使引入的时间大大增加,导致这节课的时长有些过长;在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时,也需要作出改进,对于重复的问题提前进行合并,避免时间上的浪费;另外这节课白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做的很好,很及时,这里也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是不是应该有点学科味道,比如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或者汇报精彩的给予奖励,让评价也有学科特点。</p><p class="ql-block"> 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不当指出,敬请批评!</p><p class="ql-block"> 下园小学 聂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五下午,区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亢学锋组织本学科骨干教师到巨龙小学进行第三次研讨,白甦老师的用心和巨龙小学可爱的同学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白老师今天执教“二维码走进我们的生活”课题生成课。导入环节白老师用各种作用的二维码引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她展示了许多同学们在生活中收集到的二维码,看着自己熟悉的同学出现在屏幕上,学生们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然后优秀小组一一展示组内同学收集的二维码等...从这些丰富多彩的资料可以看出同学们在课程之前已经对二维码有了许多经验,因此在后面的提出问题环节才能提出那么多有深度有趣味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老师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只有学生对主题要研究的内容有了解、有兴趣,这个主题活动才能顺利的发展下去,白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很好。</p><p class="ql-block"> 导入环节之后是提出问题,筛选问题,重建小组,生成课题环节。给我留下印象的是巨龙小学五年级学生,在进行展示时,发言有序,态度落落大方。体现出巨龙老师们平时对合作学习的扎实训练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认真培养。 </p><p class="ql-block"> 综合实践活动课确实不好掌握时间,很难在40分钟内完成全部环节,白老师的导入环节占用时间过长,怎么协调重点与课堂有效学习时间的关系还需要斟酌。</p><p class="ql-block"> 通过听课,对比自己的不足,真心觉得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不简单,老师在课前备课时充分一些 ,学生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例如我教的班级是六年级,在组建小组的时候就发现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性别意识,组建小组时男生和男生一组,女生和女生一组,让我措手不及,也给后面的活动造成影响。但是学生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的活跃态度,课下的积极研究,调查,又让我知道,这种课学生想上,爱上,而且确实从中可以获得珍贵的活动体验,学生的探究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也都有很大提升。在亢老师的引领下,希望和瀍河区的诸位同行老师携手前行,一起欣赏综实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机车小学 白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瀍河区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第三次研讨活动走进我们巨龙小学,我校白甦老师带领学生做了《二维码走近生活》课题生成课。从本节课可以看出白甦老师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都在生活中进行了一些实地考察。白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比较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评价完成了课题生成课的主要任务;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大胆表现也令观课教师赞不绝口。课后大家对本节课作了交流,提出以下几点不足:1.导入环节用时过长。有些内容是可以省略或合并的,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接下来提出问题做好铺垫即可。2.将问题筛选、合并形成课题的环节做的好不够好。由于白老师是第一次尝试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环节本身就极重要又难操作的,因此大家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3.由于前面耗时过长,小组建设环节非常仓促。我们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也比较少,因此建议下节课单独做一节小组建设的课。</p><p class="ql-block">通过听课交流大家均感觉收获不少,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又有不少增加,再次特别感谢亢老师和兄弟学校教师的指导!让我们在探索中继续成长。</p><p class="ql-block"> 巨龙小学 陈新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五下午在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几位综实老师来到巨龙小学观摩白甦老师的《二维码走进我们的生活》主题探究活动第一环节——课题生成。</p><p class="ql-block">孩子们提前实地考察,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准备充分。整节课上了将近90分钟,但是学生看上去没有一点疲惫感甚至还有些兴奋。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教师只要舍得放手,学生就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白老师耐心指导认真,善于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积极评价,不急不燥,特别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 情景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提出问题,本节课创设的情景重复太多,建议压缩提炼有利于提出问题的场景即可。</p><p class="ql-block">本节课孩子们展示的问题重复稍多,建议问题展示和合并可以同时进行,一个小组展示问题时,其他小组直接就把相同的划掉。这样既可以把提出问题环节的时间缩短,也有利于小组研究课题的生成。</p><p class="ql-block">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不当之处,请多指教!</p><p class="ql-block"> 新建小学 孙艳瑞</p>

二维码

学生

老师

课题

环节

小组

问题

展示

实践

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