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w19的美篇

xhw19

<p class="ql-block">  因闲话贪心,因野思惧散。大闹天宫的弼马温因为闲得无聊,西行路上的猪头瘟因为色而欲散,总要逗比一乐才好,他们是神仙,做做出格的事反倒成了经典,凡人不可学,力不从心矣。神仙可以不借助别人(仙人)的勇气和活力生存下去,凡人不行,社会就像一盆搅糊了的蛋液,想找完整的自己根本不可能,于是借助战友、同学、朋友混日子,盛蛋液的盆盆罐罐有大有小,阿呆所居的盆叫电报站,被凡人称为千里眼顺风耳,貌似神仙不是神仙,没有天庭的浩命御封,假的。所幸搅糊的蛋液里有熟悉的味道,也管不了蛋清蛋黄,云里雾里地瞎快乐。对应神仙有牛鬼蛇神,有神通,也有招安的潜质,能得道成仙,但大多数时候被征剿除匪。凡人想长生不老,学神仙仿鬼魅,里面不缺乏中国式的联想,美国式的讶异和俄国式的勇气等等,献宝似的搅和在蛋液里,要多古怪有多古怪,可怜人的心力是有限的,所有上恶当的人有理由愤怒,生命如朝露,可宗教依旧是人类的的救命稻草被抓住不放,所以电报站、通信总站就这么似是而非地存在,可终究不是虎贲之师,虽然它依附在虎贲之师上面,附呀附,天南地北的报务员、话务员混得久了,口音都串味了,串味的里面,有思想,少年的梦想,青年的狂想以及老年的臆想,只少了中年的联想,因为那一段我们不在军营,一段军旅因为时间流逝,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味道,就看你怎么回想,一般来说,当过兵的思想体系,正思维细胞比较多,现在叫正能量,对于他们来说,曾经的情感和经验弥足珍贵,没有人能代替他们说清楚,至少现在所谓的军旅题材文学作品不真实。</p><p class="ql-block"> 把自己放到军营里去回忆既往,有温暖有人情,全无孤独感,阳刚之气充沛的故事,大多发生在这里,操场拔正步和努力吃饱饭和谐且统一,军人有流浪性,天南海北调动,只是和平环境,除了守土有责外,更赋予充当整个国家救灾应急的储备力量,平时看不见,危难献真情。战争其实是另一种“物竞天择”的形式,英雄也是残酷性极强的职业,以这个基调看军人,战友情充满肝胆相照的成份,由此,战斗变得像精彩的戏段,每一个出场的战士都让人惊叹,而后感叹完成任务的残酷,就象人们赏花,看到美丽,看到灿烂,看到蝶恋蜂狂,却不一定会关注完成美丽所需要的磨难,比如风吹雨打种种直指一切负面情情绪妒忌。</p><p class="ql-block">铁血豪情去不回,旧时军魂招即来。</p><p class="ql-block">别后相望不相闻,愿贾闲话问君安。</p><p class="ql-block">钟山兵营情无限,摇光留忆有聚散。</p><p class="ql-block">苞含骚动酝酿久,犹到如今观圆滿。</p><p class="ql-block">很多储存在我们心里的杂乱、破碎的小片段,在回溯里某些脸庞会渐渐清晰起来来,清晰不是因为我们记得它,反而是因为我们模糊过它,总得秋天,彼此回首:</p><p class="ql-block">思青山白云,看星点红枫。</p><p class="ql-block">一群少年郎,遥遥皆相识。</p><p class="ql-block">鸿雁追旧路,鲜闻人语声。</p><p class="ql-block">返营入林深,泉清幻前境。</p><p class="ql-block">踏歌行无忌,夜鸟惊有心。</p><p class="ql-block">戏说警报疾,调侃步履轻。</p><p class="ql-block">燃烧青与春,烽烟灰已烬。</p><p class="ql-block">相逢意气重,别后为卿饮。</p><p class="ql-block">饮胜!饮胜!</p> <p class="ql-block"> 莽撞与冲动,现在看来有些臭屁,当时可是意气风发,多少有点侠客向往气息,与好兵帅克认识,居然是因沙洲俚语“shazhisheng”而起始,有那个年龄段里才会相信的浪漫,肯一起去追求生命中值得骄傲的军旅生活,那个军营应该就是这个样子,与今天的晚年状态完全不同,这个存在才是阿呆念念不能忘的,也是令人至今仍髙呼过瘾的快乐。从军本是很荣耀的事,尤以那个年代为重,孰知不明军旅苦,但军人状态的开发,实在是生命状态自我完善,不然无法解释退役军人素质高于民众。军人的大家气质和市民的小家子气,虽然是生活形态里不能取代的状态,但格局还是有高低的,少年不妨从军,老来回归卑微,若纠结于比较优劣,不算完整社会,老兵们现在是生活的旁观者,这视角更偏向卑微一族,民间生活的稳定性才是压倒老人的稻草,物价菜价不至于达到“为赋新词强说愁”程度,但何怒与何苦,未必能声色不动,这亇时候想想杜甫那句“群童欺我老无力”,自己也会哑然失笑矣,兵营里的阿呆,可是极信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的哦,不那么明白孔子以水喻时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然今天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就能体会时间带着的纠结,也只有在这个季节说“霜叶红于二月花”,老兵们彼此深知身在故情在,要格外地注意自己的健康:</p><p class="ql-block">怀旧不觉醉朝霞,</p><p class="ql-block">倚梦浅眠醒晚晴。</p><p class="ql-block">孤星渐显日渐昏,</p><p class="ql-block">皓月突兀夜犹新。</p><p class="ql-block">临风嗅得秣陵春</p><p class="ql-block">听雨感知金陵名。</p><p class="ql-block">白门重楼曾悬楣,</p><p class="ql-block">红尘燕子渡天青。</p><p class="ql-block">(南京史称白门)。</p> <p class="ql-block">  挑了亇日子搬家,只因为年老惧冷,三年前挑挑拣拣,定了恒温恒湿的新居,骨子里不想做候鸟,就一小麻雀,安逸就好,去年收房后,添置些家具,因有甲醛味,故搁置去味,天渐渐变冷,逃入新居不失良策,总说水乡古镇是需要岁月来阅读的。阿呆所居的小镇,读是读不懂的,但冬季的湿冷根本用不着去读,虽然全世界都在关注碳排放呀温室效应,虽然小时候常见的凌毒(冰凌)早已不见,但江南的冬天依旧是不太好捱,尤其是对老人来讲,所以恒温恒湿格外有吸引力,有这等好去处,又何必以身相挺坚强地面对寒潮呢,看看自己的生命状态,精力值内力值早已在走下坡路,犯不着用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激励斗志也,俗话说做人要有一个体面的职业,度冬要有一个温暖的窝,寒号鸟是做不得的:</p><p class="ql-block"> 朝来寒潮晚来风,</p><p class="ql-block"> 满眼但见枫叶红。</p><p class="ql-block"> 翡翠肌明碧水清,</p><p class="ql-block"> 胭脂酡颜霜花重。</p><p class="ql-block"> 银杏枝头金与黄,</p><p class="ql-block"> 巴蕉叶肥醒似梦。</p><p class="ql-block"> 还如昔日进坑道,</p><p class="ql-block"> 寄语雪乱作梅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