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设计前后及课后反思

数思行

<p class="ql-block">  开篇想说我与四年级上册教材的情深,但于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缘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段时间把这一册教材统备了一遍,独独第七单元是我当时舍弃的一个单元,这次机会补齐了。对于我对于四上都算完整了。</p><p class="ql-block"> 具体说一说这节课的各个环节。</p><p class="ql-block"> 环节一:课堂统计数据,让学生选择自己想去的景点,并把相应的磁铁颜色贴在黑板上。</p> <p class="ql-block">  关于这一环节的设计前后。我一开始选择是四个景点,其中一个景点是西湖欢乐世界。当时是让学生现场举手进行统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人数。评课的时候,两位评课老师都提出,你都把数据写在黑板上了,还有统计的必要嘛?给我指出书上的天气图,这个天气排列是凌乱的。当时觉得很有道理,就想怎么也能得到书上的图,就设计了让学生把自己的选择贴在黑板上。在学校401班试上的时候,401班30人,选择西湖欢乐世界的18人,选择梧桐花谷的2人。当时就想这个数据挺适合第二课时的。</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黑板上贴自己的选择,30人用时差不多4分钟,课堂统计数据又有不确定性,给统计,制图,设计PPT都带来麻烦,因为数据无法提前得知。评课老师建议我直接用书上的图,但我还是想坚持这个环节,我个人认为这4-5分钟值得,数据的麻烦自己克服(当时期待学生的选择平均些)。</p><p class="ql-block"> 我坚持的原因:单纯的看这节课,重点在于认识一种新的统计方法,条形统计图。但我在想,我们认识新的统计方法,以及以前学习统计方法的目的是什么?上过这单元的老师,应该都有感受,这单元学生做题的出错率极低,属于大部分学生都不丢分的单元。说明知识技能层面不是难点,那我们到底还应该在孩子心中留下什么?在备这节课的时候,我的理解是应该让孩子了解统计的意义,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体会整理数据的必要性。这节课结束,对于上黑板贴自己选择的景点这一过程,应该会留在大部分孩子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  但是昨日这节课,真的应验了我的担忧。班级44名同学,21人选择了梧桐花谷。又一个多么适合第二课时的数字。但是课堂的魅力不就在于不确定性嘛,既然追求真实,那就要学会享受孩子们带来的刺激。</p> <p class="ql-block">  反思这一环节,现场统计数据,我依然觉得值得保留。但是选择景点可以更换,给学生选择的是客观事实(这个表达可能不够准确,我接下来用例子辅助表达我的意思)。这样对于现场统计数据的担忧就减少了。比如书上的做一做,统计学生生日的月份,每一个季度用一个颜色让学生现场贴。既让学生体会到收集数据的过程,又保证了得到的数据适合第一课时。</p><p class="ql-block"> 上课前只想到这个环节要保留,对于如何得到适合的数据,只想到控制学生人数,却没有想到可以更改选项。所以总要经历不完美,才能成长。</p> <p class="ql-block">  关于环节二,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环节的时间超了20分钟。这一环节包括学生用学过的统计方法整理数据,课堂一起制作条形统计图,三个比较(象形图和条形统计图进行比较,突出条形统计图更清楚的特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进行比较,突出条形统计图更直观的特点)。第三个比较,在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横轴、纵轴、一格代表一人后,出示一个完整的条形统计图。</p> <p class="ql-block">  让学生从统计图中读取信息,为早餐店老板提建议。这幅图的作用除了以上两方面,还有起到完善条形统计图作用。让孩子进行比较我们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和这个条形统计图的异同。相同点:横轴、纵轴、涂色的数据条,一格代表一人。不同点:这幅图在图的上面多了一行字,也就是条形统计图的名称,我们绘制的没有。规范的条形统计图要有名称和制图日期。再一次深化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反思这一环节:因为这一环节涉及学生的操作,用时比较多。所以评课老师建议我把带着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的环节舍去,直接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小组交流得出认识条形统计图。这样一改,可以节省5分钟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书上给出的都是有横轴纵轴的条形统计图,这样改也可以。但我心里就是想坚持课堂上带学生绘制。你认为条形统计图该有什么?你认为纵轴放在哪里?横轴放在哪里?数字标在哪里?从哪一个数字写起?……对学生有什么好处我说不清楚,这就是我目前的教学水平吧,但我就是觉得这样设计可能对学生会好些。所以这5分钟我也认为坚持的值得。</p><p class="ql-block"> 在第三个比较环节,我遗漏了,其实上完课我都不知道,是在复盘这节课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进行第三个比较。发现以后,心中隐隐有点痛惜。我回想了一下,出示图以后,就想先观察再比较,观察完,忘记比较,就直接问了最多最少,给早餐店老板提建议。也就是说关于条形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日期,我没有提。既成事实,便是遗憾,既不可弥补,那便只求以后的每一个课堂少些再少些遗憾吧。</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整体比较赶,心里追求着比赛课的完整性,就是遗失很多课堂慢下来的美好。把学生画条形统计图的作品展示省略了,学生在黑板上完成条形统计图,也没有让他介绍一下方法。自己走下去看一下,看到的都是对的,就没有展示了。看到一个学生在画条形统计图的时候,在对应的数据方框21那里画一条横线,再进行涂色,是一种快速作图的方法,看到时欣喜,但急着进入下一环节,所以也没有展示。今日反思,我还记得我的眼神从那条横线移到那个学生的脸上,记住那一刻他认真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实到这里,这节课的重难点都呈现了。不加练习也可以。再加一个小结,40分钟的时间只能展示这么多了。可是这是一节比赛课,总会想要更完整一些,所以巩固练习还是强加进去了,思考拓展也加进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如果是平时上课,我更愿意把巩固练习这一题放在我的第二课时,更愿意把思考题放在这一单元的整理复习。</p> <p class="ql-block">  如果这不是一节比赛课,也许我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反思以后,对自己不满意的是这节课上的自己不是自己喜欢的课堂样子。所以不管比赛课还是常态课,要上成自己喜欢的追求的课堂样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这两天被我折腾的所有老师,我就不一一提名了。所有陪我磨课的老师,给我提供思路的老师,给我准备道具的老师(特别感谢一下那位帮我画格子图的英语老师,是一位以前不会画格子图的英语老师)在中间沟通的老师,我的指导老师……都辛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