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二期培训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来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研修学习的第五天,也是第一周的结束。今天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感受到了风格迥异名师风采。王星老师作为青年骨干教师,上课依然活力满满,语调抑扬顿挫,思路清晰流畅,学生学习氛围比较轻松,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尹老师和我一样是一名年轻教师,上课风格较为温和,擅长循循善诱。石老师是一位实习老师,今天是她实习以来的第一节完整授课,上课略微有些许紧张,轻声细语,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听完课有幸听了组长成老师的点评,以鼓励为主,但也点出了稍显不足之处。通过今天的听课和评课,让我了解到了山大附中对于课堂的的部分标准和要求,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注重形式完整的同时,更加注重内容的充实性,也许,这就是山大附中优秀的秘密之一吧。</p> <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两节课,讲解的内容是unit6的单元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学案中的词汇和短语学生上课之前就已经根据自己的预习抄于黑板之上,上课之后陈老师边带学生核查答案,一边补充,举例讲解。一个环节完后就会随及提问学生刚刚讲解过的内容。整堂课内容丰富,节奏得当,风趣幽默,举例地道贴近学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就把需要的知识学会了。</p> <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两节课,分别是刘军民老师和郭佳宁老师的课。两位老师都是进行习题讲解,刘老师讲解细致周到,郭老师讲解速度快,能快速切中要点。两位老师都充分理解学情,能充分理解学生的知识盲点和思路误区。来山大附中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老师们务实求真,勤勉尽责的态度,我深感钦佩。中午午休时间在一个偏僻的安全通道也看到学生在学习思考,这在山大附中并不是偶然的场景,而是随处可见的画面,这种精神很让我深受感动。十几岁的学生们,在这样的年纪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懈付出,坚守在这里,更让我知道,坚持不懈的努力也是实力和能力的重要部分!</p> <p class="ql-block"> 今天仍是平凡而又充实的一天,今天听的课相对来说较多,有年轻教师的,有经验丰富的,有文科班的,还有理科班的!今天的听课依然是受益颇多!</p><p class="ql-block">高一计划下个礼拜上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的内容,因此,今天我主要听了高二老师所讲的哲学部分。老师们各显其能,大方光彩,各有各的闪光之处。综合来讲,给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第一,不管年纪尚轻,还是资历老练,杨柳絮老师、梁爽老师、李嘉莉老师都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知识储备,课堂的讲授都能有条不紊,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第二,老师们还有一个共通之出,考虑到哲学知识点既多又难,她们都能够很好地结合时事政治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将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p><p class="ql-block">第三,在讲课本知识点和重点考点的同时,还能够巧妙的对学生进行讲爱国主义的教育与熏陶,既达到了教学效果,又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育人功能。</p> <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三位老师的课,对我以后的教学有以下启发。</p><p class="ql-block"> 1.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p><p class="ql-block"> 2.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 从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采用平面切割圆锥的纯几何方法,得到椭圆,引出今天的新课题《椭圆》。</p><p class="ql-block"> 借助于笛卡尔的坐标系,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圆锥曲线。通过旦得林“双球”试验把椭圆从空间转到平面。谢老师细数着圆锥曲线——椭圆的发展史,如数家珍,渊博的数学文化底蕴让人怀疑谢老师是否为数学老师。</p><p class="ql-block"> 今日谢老师上的数学新课给人颇有历史课的娓娓道来之感。太舒服了,原来数学课也可以这么有趣!</p> <p class="ql-block"> 今天依然是试题讲评课,武老师着重讲了文言文和诗歌鉴赏。一节课只讲一道题,讲得很细致,学生都能从中真正学会新知识。把试题文本内所含知识挖掘出来,带学生弄清楚,跟进落实必须到位,老师自己心里踏实了,才算真正讲“完”了。</p><p class="ql-block"> 我自己的体会就是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和“谁”比,就把自己掌里所有的东西真正地去落实到位也是很难得的,因为这个过程中又会生发新的问题,带动自己向前探索……这样问题滚问题,知识滚知识的良性循环建立起来,于师生成长都快。</p> <p class="ql-block"> 今天又听了高三的月考卷讲评课,结合之前的试题讲评课总结:试题讲评时,要注意用生物学观点分析问题,对不同知识做整体归纳,让学生有整体的了解,讲一顶十,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讲解时提醒学生,生物试题,回答的思路应该是在生物学方面提取所学知识作答。读题审题时,要找重点词重点句作为回答的目标,要把可能的因素找全面,语句组织全面。分析题时,把不熟悉的表达法转化为熟悉的表达方法,进行分析,要有理论有例析,有深有浅,落点到具体的教,具体的学。要脚踏实地,用事实分析理论,用理论支撑教学。今后自己也要多多研究,潜心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4节听了高一李学军老师的课——《摩擦力》。由于他所在班级是高一的竞赛班,学生质量好,李老师在上课时语速很快、进度快、课堂容量大。李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但是教学态度严谨认真,就连作图的时候都用三角板画得既漂亮又准确。上午第4节在高二373班听了的是李欣老师的一节习题课。由于本节课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习题课,讲课中会用到大量的电路图。如果在黑板上画,不仅黑板不够用,而且还浪费时间,于是她提前把电路图画到了纸上,然后在用到的时候把纸放到投影的下面,直接就在纸上讲。由于屏幕反光看不见的同学自动站到后面去听,不需要老师强调也不会影响到课堂纪律。下午第2节听了高三赵宝宏老师的高三期中考试试题讲评课。与我们的课堂不同的是,他们的课堂很安静,即使学生理解了也很少说话,但是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老师的思维。这三位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课堂容量很大,课堂很安静。老师不仅教学水平高,而且教学态度很认真,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一周的培训这么快就结束了,好想抓住时光,多待时许,多吸收精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