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双减”之下,为更好地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岗集镇第二小学语文教研组遴选了三位教师于近日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三位教师极尽智慧与才华,呈现出别样的魅力课堂。</p> <p class="ql-block"> 郑玮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文章虽然不长,但读起来有难度,理解起来更有难度。教师注重引导多读多悟,让学生在品读中慢慢领悟文字间所流淌的爱国之情,所谓“品读易达情”在这一课得到很好的验证。学生跨越了时代的障碍、历史的障碍、语言文字的障碍,直接抓住了文章的精髓,整堂课都在教师的预设中一步一个台阶,稳步上升,由不会读到有感情朗读,不理解到感悟深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落在了家国情怀上,落在了复兴中国梦上,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抑扬顿挫的诵读环节更让课堂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琚敏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江南》。她在识字教学环节采用兴趣引航,方法多样,既有随文识字,找规律识字,还有字理演变识字,将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灵动、有效。感悟诗歌环节,以图解诗,以读代讲,用想象把诗句还原成画面,把学生带入梦中的江南,感悟到它的美,自然地读出了赞叹之情。情到深处,歌以表达。最后的唱诗表演,升华了情感,掀起了高潮。为我校小课题研究《“古诗与音乐融合”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借鉴。</p> <p class="ql-block"> 潘国华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潘老师是一名新入职教师,也是我校“青蓝工程”的成员。课前,她认真钻研文本,精心备课,多次请“师傅”磨课,课堂呈现可圈可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图文并举,直观有效;<span style="font-size:18px;">渗透字理,助力识字;</span>辅以动作,加深理解。成长可见,也存缺憾,如课堂“牵”的过多,不敢放手,进程过快,浅尝辄止……然,缺憾生发动力,厚积就能薄发。</p> <p class="ql-block"> “双减”落地,教研先行,教以共进,研以致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就如何提高备课与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更多、更深的思考与启发。在今后的语文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也将抱团研思,携手并进,努力做到减量不减质,扎实推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p> <p class="ql-block">图文:郑宏</p><p class="ql-block">初审:董功政</p><p class="ql-block">终审:范良贵</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