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在初步探究能力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这句话的关键之处在于“亲历性”和“探究性”。自然角是班级活动区的一个重要区域,是幼儿园隐性课程资源之一,是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自然角活动能丰富幼儿粗浅的科学知识,使幼儿的知识更加多元化,产生亲近自然的欲望,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做到真正从孩子的教育出发,必须从读懂孩子的发展需要入手,2021年11月8日,霞光滨江幼儿园围绕“”美丽小角落,邂逅大自然”进行了自然角现场观摩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活动开始前,我们的张老师针对本次“美丽小角落,邂逅大自然”现场教研活动提出一系列相对应的要求。</p> 观摩——遇见美好 种植区 观赏区 饲养区 实验区 认知区 <p class="ql-block">各个班级的自然角都个有千秋。小中各个班级,从季节性、丰富性、童趣性、艺术性、探索性、整洁性、区域性、参与性的特点出发,创设了具有本班特色的自然角。大班幼儿能够通过参与自然角管理、观察动植物,发展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记录能力,以及爱劳动、爱动植物、爱大自然的情感。</p> 研讨——思维碰撞 <p class="ql-block">观摩后,张老师带领老师们进行了关于自然角的研讨活动,抛出问题,和老师们展开了“头脑风暴”:</p><p class="ql-block">1.在自然角创设上如何体现儿童本位理念?</p><p class="ql-block">2.在观摩其他班自然角中对自己最大的感触是什么?</p><p class="ql-block">3.思考如何使观赏性植物、果实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p> <p class="ql-block">👧🏻陆老师:老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在不断转变,放手让孩子成为自然角的主人,成为自然角的设计、管理、记录者。孩子们的想法越来越被重视,他们能在自然角中有更多的自主性</p><p class="ql-block">🙆🏻♀️李老师:小小的角落通过巧妙的创设,成为了一个立体的空间。废旧材料成为了新宠,让自然角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有田园清新的,也有野趣自然的。</p><p class="ql-block">👩🏻宋老师:老师们的课程观也在不断地转变,秋季丰富的观赏性植物、果实等,不再只是局限性的单纯观赏,而是可以追随幼儿的兴趣,生成课程故事,开展深度学习,让这些植物、果实实现更大的教育价值。</p><p class="ql-block">老师们在相互交流与思维碰撞中,对自然角的创设和管理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对“儿童本位”的环境创设理念有了进一步地感悟</p> 收获——感悟提升 <p class="ql-block">每个班级的自然角里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课程故事,我们在一起去瞧一瞧吧!</p> <p class="ql-block">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自然角就是大自然的缩影,是我们最有价值的活动课程。这次自然角观摩活动,既是一次欣赏、学习的过程,更是一次展现老师们个性和智慧的过程。让我们继续以“儿童本位”理念为指引,和孩子们一起管理属于他们的自然角,我们期待这个自然小角落,在孩子的自主管理中,生发更多有趣的、有价值的故事,使之真正成为幼儿与自然互动的成长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