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太极拳的故事

知足的人

<p class="ql-block">  周末的上午,在家整理书柜。忽然有一张纸从字帖中掉了下来,顺手拾起一看,发现上面一个大大的“武”字,是首届“燕赵精英杯”传统武术联赛获奖证书。那年和拳友们参加太极拳团体赛得了一等奖。想起当时的情形,我不觉哑然失笑。 </p><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城市万家灯火,当人们都在匆匆忙忙回家的时候,我们这群热爱太极拳的靓妹们,收拾行装,准时到火车站大厅集合,在教练孙西海老师和领队赵老师的带领下,乘火车到河北省邯郸市参加首届“燕赵精英杯”传统武术联赛。 </p><p class="ql-block"> 11.50分左右,我们登上火车。因为是卧铺车厢,上车后大家找到各自的位置,安顿好行李,一阵忙乱之后,就静静躺下休息。因为好久没有坐火车去旅行了,本以为上铺会安静些,哪知道躺下后听着火车的轰鸣声,车厢里乘客的打鼾声,偶尔也有乘务员走过的脚步声……反而睡不着了,学习太极拳的经历像电影一样在眼前晃动。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和太极拳的关系就像是太极的左右手,一左一右,一前一后相互推拉,总也有扯不断的劲。</p><p class="ql-block"> 记得初次学习太极拳,是在大学的时候。教体育课的老师,让我们学习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推广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因为年轻感觉太极拳太慢了,只学习了基本动作,后来慢慢就忘记了。</p><p class="ql-block">再次学习太极拳,是好多年以后,大约是九十年代末。因为下乡工作忙,在乡下常常不能回家,父母亲过来帮我照看女儿的时候。因为家离宋陵公园很近,公园里打太极拳的老年人又多,父母亲很自然地学习太极拳。当时,他们对学习太极拳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早出晚归,如痴如醉,天天泡在公园里。做饭的时候,想起某个动作拿着饭勺当剑,在厨房里就比划起来。受他们的影响,那时候我对太极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太极不只是有太极拳,还有太极剑、太极扇。有简化太极拳,也有传统的陈氏、杨式等等太极拳。并且知道了我工作的这个城市,离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陈家沟,只有一河之隔。这条河,当然是指黄河了。看父母学习太极拳的热情那么高,我就萌生了带他们去陈家沟参观的想法。 </p><p class="ql-block">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带父母驱车来到陈家沟。因为有巩温黄河大桥,大约四十分钟就到了。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就在和巩义市一河之隔的焦作市温县。这里有令人敬仰的太极拳祖祠,有世界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博物馆。有享誉国内外的武术馆,有太极拳研习学院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杨露禅学拳处。在陈家沟处处感受到浓浓的太极文化氛围,我们参观后,买了父母需要的太极服装,太极鞋和太极剑,满载而归。那次学习太极拳,因为工作忙,也没有坚持下来。</p> <p class="ql-block">  真正开始学习太极拳,那是退休以后的事情。因为学习书法,常年伏案写字,颈椎、腰椎还有两个肩膀出现问题,父母亲心疼我,让我把学习太极拳放在首位,书法学习暂停。 </p><p class="ql-block">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还能做什么。我只有服从命令,真正开始认真学习太极拳。</p><p class="ql-block"> 那段时间我在公园打太极拳的地方不断留心观看,最后选择只学习杨式八十五式太极拳。一个原因是觉得动作舒展缓慢,时间长,便于学习;另一个是因为这套拳术是传统套路,可以调气息;再一个就是因为教拳的孙西海老师习拳多年,教学经验丰富,桃李满城。孙老师还说团队一般不参加市里的比赛。这个更适合我,锻炼身体为主。</p><p class="ql-block"> 2019年春天的时候,孙老师说我们要去河北邯郸参加一个比赛。因为我练拳时间短,本来不想报名参加。孙老师说是在杨式太极拳祖师杨露禅的故乡举办的,可以去参观学习。我想这个挺好,就报了候补队员。这样就开启了这次邯郸之行……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大早,乘务员清脆的声音,把我从梦中惊醒,大家相互帮忙,各自拿好行李,下了火车。 下车后,孙老师看看手表,才五点多,也太早了。邯郸车站离我们要去的永年县城还有一段距离,公交车还没有上班呢。最后,大家决定坐出租车去永年县城。出租车司机是个爱说话的大哥,听说我们是去广府参加比赛。他就给我们讲起广府的昨天和今天。</p> <p class="ql-block">  从司机师傅的叙述中我们知道,永年县广府城是一座历史古城。广府史载于《春秋》,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战国属赵,汉置郡。历代为郡、府、洲、县治所,隋末唐初,夏王窦建德曾在此建都。古城坐落在面积4.6万亩的永年洼湿地中央,古城墙全长4522米,城高12米,城内仍保存“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小巷”历史街巷风貌,构筑形成了“三山不显四海不干”、“府县合一”的特殊古城池格局。现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历史建筑171处。这里是杨、武式太极拳发源地,为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为了扩大这个旅游城市的影响力,他们以武会友,举办了这次全国范围内的首届太极拳比赛。</p><p class="ql-block"> 古城很快就到了,因为是旅游城市外来车辆车不让进城。我们在城门口告别司机师傅,一行人向古城走去。这是古城的南大门,站在护城河大桥桥头向北望去,一座庄严的古城沐浴在晨曦中,好一个北国古城,宽阔的护城河,围绕着雄伟的古城,城门口有座石碑,刻有《永年城》三个大字。因为一路劳累,孙老师带我们先去报到,负责接待的是太极拳名家李胜兴老师,说您们来的早几天,可以去转转看看。</p> <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是提前两天到的,在备战的间隙孙老师有时间带我们去参观了这座古城。我们看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故居,还有武式创始人武禹襄的故居,拜谒了赵斌、傅鐘文、傅宗元等纪念祠。拜访了太极拳大师韩兴民老师和他的弟子翟宝静老师,韩老师给我们讲解广府太极拳的传承脉络,翟宝静老师亲自给我们示范。参观了弘济桥和湿地公园的百亩荷花池塘。并在城墙上走了走,感受了当地厚重的人文气息。想象北方平原平地建设城郭的智慧和艰辛,保护家园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站在城上放眼望去,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一望无际的北方平原沐浴在温暖阳光下。“胡服骑射”一个成语跳了出来,是啊,这里春秋时属赵国管辖。历史记载赵国时期,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为了国家强大,采取军事措施。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和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的成语典故。而这里,正是当时赵国的属地啊。如今硝烟已经远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和平时期的人们,正在享受宁静的时光,实现自己的梦想。一行人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孙老师讲解杨式太极拳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传承。</p><p class="ql-block"> 他讲到:杨式太极拳经过三代人研习,由杨露禅之孙杨澄甫最后定型。赵斌是杨澄甫的外孙。他的儿子赵幼斌,现在西安教太极拳,名气很大。孙西海老师是拜赵斌老师的弟子韩彦修老师学习的,最早太极拳的传承是只传儿子和亲人的,不外传。现在太极拳已经走向全国并传到世界各地。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比赛的地点是在杨露禅大师的老家举办的,两天的紧张比赛圆满结束,我们河南省巩义市永年太极拳培训基地代表队获得了一等奖。因为其中一个姐妹有事,我替她上场,也算不虚此行。个人赛中,其他几个姐妹的也都获得好名次。姐妹们高兴万分。</p><p class="ql-block"> 告别广府城,在回来的火车上,姐妹们七嘴八舌一直在探讨。讲到太极拳的《十三式歌》、《八字歌》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还有《太极拳说十要》。讲到太极拳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全身放松,经络畅通。也讲到太极拳的调身、调息与调心。以及八十五式中揽雀尾的重要,讲到孙老师教我们学习太极拳的良苦用心。想大家为了打好这次比赛,这几个月来克服重重困难,不顾酷暑,头顶烈日,流过多少汗水,天天在公园练习,老师们也是手把手细心指导,纠正动作,力求达到准确。还有配乐,服装等等。孙老师说得谢谢你们,为巩义争光了。姐妹们一起说取得的成绩都是老师们的功劳。大家不约而同笑出声来,欢快的笑声感染着满车厢的旅客。成绩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大家开心健康。</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孙老师送我的资料上看到,太极始祖陈卜,善武艺,精拳械,设武学社于村中,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明朝末年,陈家第九世高祖陈王廷,在祖传拳械基础上,依据传统阴阳辩证哲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术,博采众家之长,创编出一套具有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缠丝连绵、松活弹抖,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并符合天地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系列拳术与器械。因其拳理阴阳,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自此以后,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相传。陈氏第十四高祖陈长兴,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等,并且打破门规局现,将太极拳传于河北杨露禅。杨露禅艺成之后,开始在北京授拳,在太极拳历史上开始了第一次大普及,为弘扬太极文化做出了贡献。陈长兴留下的拳架套路,后人称之为“老架”。以后,又发现增添了“小架”、“新架”。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演变,派生出杨式、吴氏、武式、孙氏等四大流派。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习练者达上亿之多。当地有句民谣:“喝喝陈沟水,都会敲敲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2007年10月,陈家沟被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现在,孙老师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还那么硬朗,每天的奔波还是那么从容。想起孙老师在练拳时,常常提到的话,练拳要“一遍生,二遍熟,三遍四遍长功夫”,“晨昏无间,寒暑不易”。是啊,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p><p class="ql-block"> 医学专家钟南山曾经讲过,太极拳对防治病毒,有很好的作用。比赛的经历,让我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希望自己能持之以恒,把太极拳练得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和太极拳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侯淑娟,女,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司法局退休干部,业余爱好读书写作,书法绘画。曾多次在省、市报刊以及杂志上发表作品,其中《感悟宋陵石刻》发表在《河洛潮》,受到好评。疫情期间,作品曾在市作协的微信群里发表。现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巩义市作协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