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共研共享共成长(长兴湖小学数学组)

晓蓉老师

<p class="ql-block">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精准落实“双减”政策,夯实课堂管理成效,提升课堂质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浏阳市关口街道长兴湖小学于11月组织一年级数学组开展了“同课巧设计、异构显匠心”教学研讨活动。我们采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了深度教学研讨、观摩、听评课交流活动,赋能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优质、活力快速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选定同一个课题</b></p><p class="ql-block">本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长兴湖小学教学中心、数学教研组和一年级备课组在前期做了详细安排、周密部署和精心准备。四位授课老师分别是李慧凤老师、胡慧英老师、欧庆其老师、王帆老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同课异构展风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11月3日,上午第2节课,李慧凤老师执教</b></p><p class="ql-block">李老师这节课在帮小兔解决问题的情境下直接切到探究新知,分步呈现情境图,大括号,问号的形式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知识,通过个人说,分组说,整体说,小组说的形式使生对数学问题理解透彻,全程围绕解决问题的三大步骤使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愈加明朗。小结对比建模让生理解透彻,练习分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满足的同时,又发散了学生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提出的数学问题可能不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11月3日,第3节课,胡慧英老师执教</b></p><p class="ql-block">胡老师这节课开始,创设小猫钓鱼的课堂活动,通过复习6和7的加法,引入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小兔解决问题的情境下,分步呈现情境图,大括号,问号的形式让学生重点理解大括号,问号,以及组合一起是什么意思,通过学生当小老师说图意,带着其他学生完整表达的形式让生对数学问题有个清晰的理解,新授环节带着学生们围绕解决问题的三大步骤来解决问题。练习环节,层层深入,拔高练习我来当小老师进行设错--改正,让学生对这个数学问题理解更深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11月9日,第1节课,欧庆其老师执教</b></p><p class="ql-block">这节课先复习6和7的加减法,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是用来做什么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从而引出主题。以情境图引入小兔子的问题,并分步认识大括号、问号以大括号和问号结合的意思,为解释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图中有什么?做了详细的铺垫。通过个人说,集体说来加深对图中有什么的理解,全程围绕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的明朗透彻。经过巩固练习并总结三个解决问题的题的共同点来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位置关系是用加法计算。作业布置是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并设计分层作业,让不同层次面的学生得到满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11月9日,第3节课,王帆老师执教</b></p><p class="ql-block">这节课从复习关于六和七的加减法导入,引导学生用以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探究新知依次呈现情景图,大括号,问号的形式让学生有条理的找图中有什么。在说的过程中让学生加上手势动作来说,这样让学生对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更加印象深刻,并且可以让学生有条理地找到图中数学信息,全程围绕解决问题三大步骤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愈加明朗。在新知探究之后进行小结,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三大步骤有初步印象,在每个练习题之后再次复述解决问题的三大步骤,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三大步骤有了记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共研共享共成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数学组老师们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并和上课的老师们分享自己的听课想法。</span>一个人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之后,一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一个人一种思想,相互交换之后,一个人就有两种思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个性化作业布置</b></p><p class="ql-block">1、和爸爸妈妈分享今天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知识。</p><p class="ql-block">2、对照书本第46页例题中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完成第46页做一做,用三句话说说图意(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怎样解答(说算式)?解答正确吗(说检验方法)?</p><p class="ql-block">3、学有余力的孩子,尝试给自己出个数学问题并解答。</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解决问题教学总结</b></p><p class="ql-block">1.这次选的内容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在教材中出现用情境图呈现数学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图意。使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初步明确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p><p class="ql-block">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让学生充分经历“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这样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三个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p><p class="ql-block">3.课堂小结环节,带领孩子们仔细观察例题和习题的情境图,发现情境图的共同点,都有大括号,并且问号在大括号的下面,明确它们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解决,帮助学生建立简单求和的数学问题模型。</p> <p class="ql-block">同中求异,取长补短。此次活动,老师们高度重视,所有的课堂准备充分、设计精妙、过程精彩、特色鲜明、效果突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未来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为长兴湖教育添彩,为孩子未来助力!</p><p class="ql-block">我们期待下一次更精彩……</p>

解决问题

学生

大括号

数学

老师

情境

问号

步骤

三大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