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瓦店乡杜庄村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东部平原地带,距市区20公里。全村共约1200人。被列为安阳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p><p class="ql-block">杜庄古村落,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特色。通过游览杜庄“八大景”,感受北方民居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第一景观:城门楼,也叫牌楼,它是古代建筑中具有纪念性和装饰性的门洞式建筑物,以木、砖、石头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门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承载游子念念不忘的精神之门。杜庄村门楼始建于明朝,后毁于战火。现在的门楼是在原址上,仿明清建筑风格修建而成的两层建筑。门楼牌匾上“杜庄”二字,它沉淀着历史的沧桑,散发着岁月的辉光。拾阶而上,二楼是庄严的毛主席铜像,让我们铭记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毛主席为我们缔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当家做了主人。门楼两侧对联,由中国书法学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会长段铁林题写:永远听毛主席话不忘初心,坚定跟共产党走牢记使命。门楼背面写有“远至而安”四个大字。意思是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寓意杜庄村民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杜庄的街区,按照一户一风景,一家一特色精心设计打造:有蓝瓦的矮墙,感受古风的遥远;有摇曳的枣树,苍劲的槐树、柿子树,汲取自然的风华;有青青草坪中的小道,探寻清宁的幽境;有古朴的院门和围墙……唤醒了人们童年岁月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第二景观:杜庄祠堂。是杜家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杜庄人的根、魂、精神的栖息地。里边供奉着杜氏先祖和杜氏族谱。每年正月初三或者清明节,全族男人齐集祠堂,由德高望重的族人主持,作礼设祭。然后分别至各房各家的墓地祭扫。通过祠堂祭祀,杜氏族人得以瞻仰先祖仪容,家族团结之情油然唤起。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形成心理和精神共同体,从而营造和睦、和谐、和乐的家族氛围。 </p><p class="ql-block"> 第三景观:莲湖。在祠堂的南边,有一个清澈的小湖。湖的形状,恰似一幅中国地图。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杜氏祠堂和“中国地图”南北呼应,寓意: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团圆,祖国统一,这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也是中华大地最美的风景。 </p><p class="ql-block"> 第四景观:乡村传统美食作坊和传统手工作坊。莲湖的东侧和“楼院”西侧,分布着代表农耕传统文化基因的美食作坊:石磨坊、香油坊、粉条坊。手工作坊:织布坊等。石磨坊、香油坊:石磨是把米、麦、豆、芝麻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石制工具,用人力或畜力作动力。 走不远就是粉条坊:是以红薯、马铃薯等为原料,经磨浆沉淀加工后,制成的丝条状干燥的特色传统食品。纯织布坊: 第五景观:云龙湖。沿着石磨坊向西走,约100米,就是云龙湖。安阳东部流行俗语:二月二,龙抬头,金子元宝往家流。所以,起名叫云龙湖。湖水是由村里面收集的生活废水,经过污水处理站净化后流入湖内。当湖水量达到峰值便可排出用以灌溉庄稼。如此循环,变废为宝,实现了废水再利用,体现了原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云龙湖畔有个小山,山上有亭,取名“状元亭”。这是杜庄村的最高处,登高望远,可以俯瞰杜庄古村落全貌。</p><p class="ql-block"> 第五景观:“楼院”风光。这是杜庄古村落的核心景区。 杜庄村人杰地灵,该楼院风光就是真实写照。清末,有杜氏兄弟二人同为秀才。哥哥杜法贵为文秀才,弟弟杜法富为武进士。村民口中的“大门台儿”,是村中地势最高的地方,也是杜庄村当时的中轴线。在杜庄村的中轴线上,至今保留着两位秀才、进士的院落。 “秀才楼院”在中轴线东侧,被村民称为“秀才楼院”,该建筑为九门相照院落,为文秀才杜法贵建造,该院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为清末知名风水先生杜学俭居住,2014年其孙子杜老四翻修为新住宅。第二进院落,为安阳县原供销社主任杜文秀居住,1998年其孙子杜庆丰翻修为新二层楼住宅。第三进院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原为九门相照布局,地势全村最高。该院落保持了清末的建筑风格。门头书写“清风明月”,彰显出文人的风骨。墙体厚度近一米,外墙为砖混结构,内墙为土坯结构,使得室内冬暖夏凉。室内一旧式楼梯,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扶梯而上,二楼古风依然,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重要领导人、国家副主席刘少奇曾在此短暂居住。“状元楼院”在中轴线西侧,被村民称为“武状元楼院”,也是一个九门相照的院落,为弟弟杜法富建造。因其武艺高强,获得“武状元”。拾阶而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头牌匾“状元第”三个醒目的大字。1942年9月,刘少奇同志就是从这里进入楼院的。 </p><p class="ql-block"> “中”字图案:跨过“状元第”,地上呈现一个“中”字形图案,这个图案有三层寓意:一是中,就是状元高中的意思,二是河南人口中的“中”,三是代表中华民族。“中”字与周围蓝瓦和红色的石子组成了一组蝙蝠的图案,蝙蝠寓意“遍福”,蝠谐音“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希望、好运和幸福的象征。一只飞翔的蝙蝠通常寓意“福从天降”,“福运到来”。所以一群蝙蝠则代表了幸福,福气满满,延绵长久之意,也是子孙代代幸福吉祥之意。 “五福捧寿”:在五只蝙蝠中间雕一寿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福和合”:以五只蝙蝠与荷花、圆盒为伍.“荷”同“和(安宁、平和)”、同“合(投契、融洽)”。 “福寿双全”蝙蝠、寿桃、古钱.”钱”音近“全”,“二”义同“双”。 </p><p class="ql-block"> 进入楼院,右侧南边是一个戏台。在中国,北为正方,南为下位,戏楼的建筑都是避开正位而建造,大多坐南朝北。其木结构建筑,挑起的飞檐,传统古朴的雕梁,以及精细的彩绘、显示了这个家族的兴旺。在这个大院子里,游客可以品茶、观戏、看豫剧!</p><p class="ql-block"> 甜水井:在戏楼的东侧,有一口传说中的古井。井水清澈甘甜,沁人心脾。相传武状元母亲用这口井里的水治好了杜法富的病,于是在这个地方建了一座戏台,连唱三天大戏。杜法富病愈后身强力壮,武艺高强,一举夺得了“武状元”。不论现在的水位如何下降,这口老井的水始终常年涌动。</p><p class="ql-block">杜庄土地庙,有土地爷显灵的两个神秘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状元楼:院落的正北方,就是主建筑状元楼。门头上的“勤俭忍和”四个大字,代表了劳动人民朴素的道德思想。“勤俭”: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杜氏家训有“仁义礼智信,德能善孝忠,勤俭慎忍和,学谦爱省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忍” “和”:“忍”与“和”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处事法则,从古到今,都有现实意义。没有“忍”,也就没有“和”,这是一种并生的文化理念,“和为贵,忍为高”。该建筑是五间两层楼房。外墙为砖混结构,宽度达近一米,外墙蓝砖,内墙土坯。 “楼院”不仅建筑风格古朴,还有着红色基因的革命传奇:抗日战争期间,刘少奇曾在杜庄“楼院”休息居住。</p><p class="ql-block"> 第六景观:人民公社大食堂。1958年全国每个大队或者生产队都建立大食堂,大家统一劳动,统一吃饭,统一作息。“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劳动更积极,幸福万万年。品尝着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大锅饭,追忆着那历史的凝固“人民公社好,幸福万年长”又是一番乐趣。 </p><p class="ql-block"> 第七景观:北方民居“槐椿坊”(怀春坊)。 “楼院”建筑是当时富贵人家的建筑代表,而“槐椿坊”则代表了平民居住的房屋特点。这座长方形的四合院,展现了北方民居的特点: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四合院蕴晗着“井”和“中”的格局,体现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p><p class="ql-block"> 第八景观:农耕文化体验区。游客朋友们在此能够随时采摘到新鲜的应季水果,尽情体验收获的乐趣。并且可以自己动手把采摘的葡萄酿制成葡萄酒,还可以把采摘的食用玫瑰花加工制作成玫瑰花茶、玫瑰酱、玫瑰饼等各种甜品。园中果树品种繁多,66种果树依着季节、时令,渐次开花结果,可谓四时之景不同,果亦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美杜庄,让您忘记大都市的喧嚣,回归田园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记者采访</p> <p class="ql-block">石碾子</p> <p class="ql-block">石磨</p> <p class="ql-block">古法粉坊</p> <p class="ql-block">参观粉皮制作流程</p> <p class="ql-block">文状元家</p> <p class="ql-block">九门相照</p> <p class="ql-block">枯树新枝</p> <p class="ql-block">美食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武状元后院</p> <p class="ql-block">影壁墙</p> <p class="ql-block">古砖墙</p> <p class="ql-block">普通人家门头</p> <p class="ql-block">武状元练功房</p> <p class="ql-block">石碾透景</p> <p class="ql-block">四合院门头</p> <p class="ql-block">受到总理接见村民</p> <p class="ql-block">网红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