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9月15日,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长平乡中学留守学生课题组和萍乡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联合长平乡团委、妇联、萍乡市文化馆、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诗词楹联学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节日•中秋——爱暖中秋 情润童心”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本次活动在上栗县长平中学成功举办,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祝福。活动得到萍乡市总工会权益部、萍乡市教研室的指导和小善大爱文化大院的大力支持。</h3> <h3>一、学春锣 赞中秋 留乡愁~我是春锣小将士<br> “月饼几香,日子几甜,盛世和谐感党恩。“守望之家”活动室传出阵阵歌声,留守学生现场领略了萍乡春锣第六代传承人彭利萍、易国华老师的激昂又接地气表演,近距离感受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萍乡春锣的独特魅力。</h3> <h3>在学唱春锣小课堂上,老师引导孩子们用生动流畅、通俗易懂的萍乡方言歌颂家乡、歌颂美好生活。 孩子们还在老师精心教导下学唱春锣,并纷纷上台表演《唱中秋 赞月饼》,现场气氛热烈,不时爆发出掌声和喝彩声。 <br><br>二、学校歌 唱红心 颂党恩~我是乡音小歌手 <br> 通过通俗易懂的音乐素养练习,从声音概念、发声技巧、咬字吐字、情感处理等方面进行简单讲述,让学生了解了怎样唱好一首歌曲。在音乐素养培训课上,老师带领孩子们学唱了校歌,不仅陶冶了情操,更激发了孩子们热爱校园和家乡的热情。 <br> 市文化馆副馆长钟文萍、文艺骨干涂茜为学生们授课,老师带领孩子们学唱了校歌,不仅陶冶了情操,更激发了孩子们热爱校园和家乡的热情。同时,两位老师也是我们的文艺志愿者,她们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发挥文艺引领作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3> <h3>三、拍抖音 做美食 品月饼~我是月饼小吃货 <br><br> 眼下正值长平老月饼销售旺季,关爱留守学生课题组负责人陈丽提前组织召开留守学生会议,布置研学任务、分工合作准备搜集关于我们的节日——中秋的研学资料,编订研学手册。志愿者林小菊、陈勇、喻露、黄笑等老师带领学生走进长平街月饼作坊,现场体验和了解月饼的制作工艺,动手设计月饼包装和品尝香甜的月饼,拍摄他们的抖音首秀,让孩子们为长平的特色美食“硬核”代言,让他们感受到了中秋节带来的快乐和甜蜜。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用文字、图片、绘图、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研学成果。 </h3> <h3>四、描漫画 学诗词 写对联~我是诗画小艺人<br><br> 萍乡知名漫画家、蒲公英志愿者协会爱心志愿者邱玉强先生在圆梦蒲公英爱心书屋,给留守学生现场作画肖像漫画,赠送漫画作品。 作家宁武莲老师为同学们赠送了其创作出版的诗文专著《涟漪(二)》。<br> 书法家喻增萍在月饼工作坊现场书写中秋对联,带领孩子们学习诗词楹联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h3> <h3>五、流动展 进校园 弘非遗~我是非遗传承人<br><br> 精美的图文展览吸引了大家驻足参观学习,并时不时在展板前交流着。 非遗展览进校园活动,拉近了孩子们与非遗的距离,引导孩子们欣赏非遗、热爱非遗,从而有意识地保护非遗、传播非遗,让孩子们在感知、体验中了解非遗。活动中,围绕传统文化、抗疫事迹、红色故事、爱校爱国等进行培训,通过新颖、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送上了丰富多彩的公益课,开拓留守儿童眼界。</h3> <h3> “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60多名,占学生总数的17%。今天的活动是一次有意义的的教育方式新探索,有助于留守儿童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心,帮助他们获得成长的力量。”长平中学校长柳钰说到。<br><br> 七(6)班留守学生谢茹怡说: 不仅了解到了更多非遗文化知识、春锣文化、中秋节知识、习俗、诗词;还学唱歌曲等,“老月饼是传统美食,中秋节是传统节日,让家乡的特产能够遍布全世界!” 很多孩子们表示:这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学会分享,学会合作,也体验到为长平老月饼拍抖音活动带来的乐趣。还对中国这一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是我永难忘怀的一次研学实践。最爱家乡,我要努力学习,一定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h3> <h3> 课题组组长、蒲公英志愿者协会会长陈丽说到:“ 此次主题活动成功举办是《依托萍乡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开展留守学生研学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的又一大创新之举,是积极推动非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见证,蒲公英协会始终秉承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传承。”</h3> <h3>本稿件由长平乡中学留守学生课题组成员黄笑编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