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刚获得广东省书法最高奖项第三名,欣喜之余,匆匆参与了本省的学术提名展。</p><p class="ql-block">这个提名展赛事的参与资格是获得全国或全省最高奖的选手,或省中青展优秀奖以上,或“康有为奖”的创作奖以上。规格是比较高的。</p><p class="ql-block">我也抱着志在参与的心态去参与,写法上跟南雅奖的略有不同,从二王风格跳转到苏轼风格,有幸能入选这次提名展,并获得100名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称号,在这里感谢提名展的组委会,广东省羲之风文化有限公司,以及所有支持我的人。</p><p class="ql-block">以下展出部分获奖作品图片以及我的创作感言。</p> <p class="ql-block">广东书法院学术提名展创作感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旅途,永无止境。</p><p class="ql-block">在书法的长河里,我更愿意做一个旅行的人。在众多书风里,找到可以共鸣的人。曾感受钟太傅处于烽烟四起、羽檄纷飞的年代,感受他的沉稳,还有他内心深沉壮阔的状态。也曾感受王羲之笔触的爽朗和跳跃。也喜爱苏轼的豁达,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方式。不同的人,不同的字,字里行间都是不同的灵魂。</p><p class="ql-block">从18岁学习书法至今,忽然发现天赋和勤奋,似乎是一个伪命题。世上从无天赋事,只因勤奋不相同。学习之初,有些人勤于理论,先清晰书法的脉络,寻找一条更快捷的入手方法,再提笔以实验。而有些人更勤于手头实践,迷茫之后再返回到理论层面。其实是努力的方向不同罢了,而我属于前者,更勤奋于思想。其实历史上的很多大书法家已经告诉了答案,学习书法需要的是知行合一,见贤思齐,多一点感受还是好的。</p><p class="ql-block">这次的展览征稿,我用苏轼的大体感觉和苏轼文集的内容写了几页,期间还间杂了自己的一些习惯。整体以横取势,结以苏轼本人的无意于佳乃佳的理论去创作,也当作是一种尝试,感受苏轼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从而发现书法是一件既轻松又愉悦身心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这次的展览,征稿要求是作者的最强书风,在这里我不敢枉称最强书风,更多还是抱着学习和感受的心态来创作,因为,旅途永无止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梁斌</p><p class="ql-block">十月十六日</p> <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Thank y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