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过(七)

董建春

<p class="ql-block">继续着大山中生活</p><p class="ql-block"> 接着上一篇 我(六),黄豆苗在实验田中茁壮成长,从两片小豆芽破土的微笑,长成了健壮的枝杆和宽大茂盛的枝叶。老师教同学们把长在一起的几颗拔除,只留一株比较健壮的。这叫间苗,间苗可以保证一株的营养充足。经过间苗后,田中的黄豆秧整齐排列,就像军人的军姿,挺拔有序,朝气蓬勃。黄豆枝干在一天天的变粗,枝叶向四周伸展,每株之间的枝叶几乎都快连到了一起,放眼望去,田中一片墨绿色。各班级的试验田都做了班级标志,虽然说河边的山地高低不平,但每小块田地,同学们都是修理平整的,土地肥沃,黄豆长势非常好,随着时间的流逝,黄豆秧开始陆续长出豆角了。由少变多,每一株上都出现了豆角,悬挂于各个豆秧的枝杈上。一簇簇,一串串,看着真是喜人。豆角逐渐饱满起来,时间在继续,豆角由绿色慢慢变成了黄色,秋天到来了,丰收的季节到来了。同学们有的拿着镰刀,有的拿着剪刀,有的直接将豆秧拔起,收货后放到学校操场晾晒,豆角由黄色慢慢变成了黑色,在强烈阳光的暴晒下,豆角慢慢打开了自己的身体,圆鼓鼓,金黄色的豆子滚落出来,它们在向同学们微笑,感谢我们几个月来的辛勤劳作,奉献出他们一颗颗金灿灿的果实。 </p><p class="ql-block">搬家</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在五区住了一年左右时间。爸爸在八区上班,离家较远,后来就调整到六区小二楼居住。</p><p class="ql-block"> 在山区找一块较大的平地不容易,房子都是紧贴着山边。六区的三栋小二楼都是紧贴的山根,沿山势而建,不能排列整齐,楼的前面十几步远就是大山。三栋小二楼都是干打垒结构。楼的主体框架都是用砖垒成的,墙壁都是用土筑成,就是在两个柱子之间放上木板,形成一个模具槽,把槽中填满黄土,夯实后,再将木板向上提升,形成新的模具槽,再填土夯实,一层层向上累加,最后完成一面完整的土墙,这种建筑结构称为干打垒建筑。</p><p class="ql-block">【干打垒】的意思是:在《汉语大词典》第785页 第1卷 785干打垒 1. 夯土垒墙。一种简陋的房屋建筑方法。 丁玲《杜晚香》:「在一间刚盖好的干打垒的草房里安了家。」 2. 指夯土垒墙而盖成的简陋房屋。 李季《梅园青松•周总理啊,大庆儿女想念你》诗:「兴安岭高来松花江长,忘不了你在干打垒土坑上谈家常。」</p><p class="ql-block">土坯房</p><p class="ql-block"> 土坯房就是用泥土为墙的房子,墙的内外材料用的都是泥土,成墙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做好墙脚后(一般以石为墙脚)用木做的模具,置于上面,放入泥土模具内人工分段分层夯实成墙。二是手工做的土砖,(多指没经烧制的土砖)砌墙而成的房子。一般会选择粘土作为墙体材料,另外还会填充部分加筋材料,例如杉木的木纤维,狗尾草,稻草秸秆等,皆为当地易得的材料,这些加精材料可以较大的提高墙体的抗弯抗剪能力。</p><p class="ql-block"> 这种土坯干打垒建筑用料简单,建造相对容易,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不失为一种快速建筑方法。这种建筑的墙体非常厚,最大的优势就是冬暖夏凉。</p><p class="ql-block"> 小二楼就是二层土坯楼房,楼上楼下各住六户人家,楼两端的上下四户人家都是一间房,20平米左右,其余的八户人家都是一间半结构,大致30平米左右。楼下六户人家共用一个水池,楼上亦如此。三栋小二楼的人共用一个厕所,离得很远,晚上上厕所是很不方便的。我们一家五口人开始搬入的就是边上的房子,20平米左右,住了两年左右时间,才又搬入了中间的一间半结构,一家人在这30平米的住房里住了15年时间。条件虽然艰苦,但当适应稳定下来之后,山中的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听妈妈讲,从五区搬到六区时,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妥当,搬过来后才开始垒锅灶,当锅灶垒好,准备做饭早已过了中午吃饭时间,一天只有一顿饭充饥了,这就是大山中的生活,有时因为没有干柴,点不着火,饭还没做好,就又到了上班时间,只有吃块馒头,喝点水,各自上班上学了。</p><p class="ql-block">妈妈重新工作</p><p class="ql-block"> 有了幼儿园和学校,妈妈白天就可以腾出手来了,所厂需要一个缝纫组,解决全所厂职工的穿衣问题。1971年,那个年代成品衣物很少,绝大部分都是买布料制作。妈妈有这个做衣服的手艺,既可以解决全厂职工的穿衣问题,又可以重新工作,妈妈非常开心,和厂里的另外两名家属阿姨自带缝纫机就成立起了缝纫组。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缝纫组成了所厂后勤处的一个组成部分,妈妈也就成了所厂的正式职工。缝纫组的工作也不轻松,制作成衣的工作占比不是太大,补衣服和改衣服的人很多。那时都是纯棉布服装,很不耐穿又掉色,很多都是袖口,领口,膝盖,胳膊肘处破损,需要用同样颜色的布料补好。要找完全相同的颜色还是很不容易的,只能是大致相仿罢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绝大部分人的衣服都有补丁。条件的艰苦也磨灭不了人们的爱美之心,妈妈她们缝纫组想着办法把补丁补在磨破的衣服里面,用同样颜色的线缝合好,这样以来外面看着不是很明显,衣服就好看整齐多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大山中成长 </p><p class="ql-block"> 我的整个少年时代直到青年都是在大山中度过的,我爱大山,爱大山中的寂静生活,爱大山中的山山水水,爱大山中的一草一木。这些不是虚假的表述,我们家从69年进山到86年搬出,在山中生活了整整17年。大山养育了我们,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我们这一代三线航天建设者子女在山中长大,对大山感情至深,这是别人无法理解的。</p><p class="ql-block"> 建厂初期,道路都是土路,遇到下雨天气泥泞难行,夏天还好说,穿的都是塑料凉鞋,挽起裤腿,把满脚的泥土用水一冲就可以了。其他季节则艰苦异常,满是泥水的鞋,连替换的都没有,第二天只能湿漉漉的再穿上继续着生活。</p><p class="ql-block"> 艰苦的生活环境并不意味着苦难,大家精神乐观,积极向上。全所厂从一区到九区,虽然拉的战线很长,但都装有高音喇叭,到上班号声响起时,路上已经基本没有行人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几乎没有通讯设备,高音喇叭是全厂联络信息的唯一通道。早晨六点半先是起床号声,紧接着就是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上班下班都有号声,晚八点准时新闻联播。通知找人,放电影,厂里从山外拉来了货物,需要拿购货本或者肉票购买,都是在大喇叭里广播一番。喇叭的作用可大呢,现在有时看到这种高音喇叭时,还是非常亲切的,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p><p class="ql-block">看电影</p><p class="ql-block"> 放电影都是在露天放映,前面说起过,就是在我们学校两栋楼的之间,前一栋楼从二楼楼上垂下幕布,后一栋楼的楼梯间作为放映室。放电影时常常先放一些幻灯片,幻灯片多数是自制的,以配合厂里的工作和配合当时的形式。如抓革命促生产,斗私批修之类的。电影主要是八个样板戏轮番放映,很多场次大家都能模仿,尽管这样,大多数人还是看得精精有味儿。后来在学校旁边有一块较大的空地,平整出来后,用做学校的操场,围着长方形操场一周是200米。学校的几次开运动会都在这操场进行。这也是所厂唯一的一块较平整面积较大的地块,也就作为后来的露天电影场使用。广场横向一侧建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放映室,比刚建厂时的小型放映机先进多了,可以放宽银幕电影。横向广场的另一侧有两个很高的沙杆,用以悬挂银幕。(纱杆就是一种非常高的纱树树干,细高挺拔,韧性非常好。在没发明脚手架前常作为高大建筑的辅助支撑结构使用。)一直到80年代初期我工作后,我还参与制作了银幕自动升降机构。就是电机轴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涡轮既有减速作用,涡轮又可以自锁,涡轮和轮盘连接可以使银幕升降,这个装置是我和师傅共同组装完成的。每次放电影看到银幕能够自动升降,就有一种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时看电影,经常串片。一部片子有好多盘胶片,附近的几个单位都要同时放电影,协商好谁先放第一盘带,单位派一个吉普车来回取送,有时一盘带放完要等半小时才能看第二盘带也是常事儿。和我们相邻的较近的一个单位代号812,是第五机械工业部的单位,几经变革现在叫电子工业总公司。还有一个单位代号271,是第二机械工业部的单位,现在是核工业总公司。和这两个单位大概十几公里远,都不在同一个方向,大致是个等边三角形,各相距十公里以上。又是在晚上,夜路,山路,所以来回取胶片还是很不方便的。还有就是067基地,我们是一个单位,但离我们有30多公里远,和基地串片就更不容易了。很多次都是晚上十点以后电影才能开演,但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几乎全所厂的职工家属都在等待。有一次观看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串片比较晚,等到夜里两点才开始放映,看完后都已到了凌晨。也有早的时候,下班后六点半电影要开演,那是在夏天,六点半天还很亮,无法在露天放映,有一个较大的食堂,可以在那里放映。高音喇叭通知今晚在食堂放映,大家搬起凳子都往食堂跑,可等到八点多,片子还没到,食堂中比较拥挤,夏天比较热,又通知改在操场放映,大家又搬起凳子往操场跑,速度快点,想占个好的位置,刚刚坐定在等着片子到来,这时又下起了大雨,通知改在食堂放映,为了看场电影,真是费尽周折。每个月都有电影计划表,每次看电影都是提前好几天占位置,开始时使用木棍画个框作为自己的领地,有时谁先来了不认同这个领地,就把凳子放进去,发生口角造成矛盾。索性提前几天就把凳子摆在广场上,在山中文化娱乐节目匮乏,大家对电影的热爱,热衷真是到了极点。记得连续三年在年三十晚上放电影芭蕾舞剧《白毛女》,看的人都挤满了食堂。为了看电影,妈妈还专门请人做了一个长条凳,我们兄弟三人同时坐上还有富裕,平时看电影作为小板凳使用,当没有好位置,坐在后排时,两个大方櫈放于两边,这个长条櫈的边比较宽,很牢固的可以支在两个方櫈之间。一家五口人坐于同一排上观看,其乐融融。夏天露天电影比较舒适,山中的夏天到了晚上很凉爽,什么时候都要多带一件衣服,只穿一件衬衣,晚上是很冷的。遇到下雨时,大家都打着雨伞观看。有时冬天已经很冷了,还在露天放映,脚冻的难受,只要一个人开始跺脚,全场就开始了跺脚活动。有些电影看过很多遍,大家还是喜欢凑热闹。看电影趣事多多,有几次电影都散场了,有个别人还在操场趴着睡觉。搞笑不已。每次放电影前都要放一些新闻记录片,看电影,大家可以了解山外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看电影的故事还有很多,电影几乎是大家唯一的文化娱乐项目。那时电影的年产量不多。基本上出的新片大家都看过。一部电影大家能议论很长时间,电影中的很多对话,大家都能记住,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引用一句电影中的对话,引得大家爆笑不已。现在我还是喜欢看露天电影,但那都已经是遥远的过去,已经是一个记忆了。</p><p class="ql-block"> 前面已经提到过,我们单位在杨家庄和李家庄之间,有时农村电影队在村庄放映电影,很多人也兴致勃勃的前去观看。村上有时放皮影戏,大家也前去凑热闹,浓重的地方秦腔根本一句也听不懂,只听得是大声喊叫,铜锣等乐器敲得震天响,热闹非凡。当地的农民朋友听得津津有味儿,特别是上了些年纪的老年人蹲在屋檐下,闭着眼睛,面部表情随着唱腔的变化而变化着,时而眉头紧皱,时而露出微笑。我们仿佛不是去看戏,而是去看看戏的人。他们有的端着一碗玉米稀饭边吃边看,有的吃完稀饭,端着一个空碗,还在聚精会神的听着,很多人不是去看戏,而是去听戏。孩子们更是热闹,有上到树上的,有趴在墙头上的,他们似乎也不是去看戏,而是凑在一起嘻戏打闹。当地的农民朋友都很善良,对我们都很友好,当我们走到他们门前时,都是很热情的让我们进去坐坐。我们在山中近二十年时间,从未和我们发生过摩擦矛盾。</p><p class="ql-block">通天河 </p><p class="ql-block"> 通天河是嘉陵江的支流,纵贯整个所厂,由东向西流淌,水量相对充沛,河水清澈,鱼儿很多,螃蟹也很多,在三线建设前,沿河农民都以这条河为水源。由所厂一路向东走几公里远,有一个叫三岔河的地方,地名起得非常贴切,就是两条河流到此会合成为一条大河流,继续向西流去。河流的起点应该是秦岭山中的山泉溪水,大小石头占满了河道。下雨后,河水猛涨,河道加宽,河水不再清澈见底,汹涌的河水夹杂着泥沙,变成土黄色,一路狂奔。雨后几天,河水又恢复到原来的清澈,只是河中的石头都变了位置,在大水的寝润冲刷下,石头不仅变得圆润光滑,而且靓丽洁净。有个别大的石头,两个人环抱还不能将其围拢,可想而知,河水的冲击力是何等的巨大。石头多为白色,一眼望去,河道中大小石头错落有致,河水在大小石缝中流淌,落差较大的河段水流湍急,在长期水流的冲击下,下方往往是一个较深的水潭,水潭大小不一,深度有几米深不等,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高耸的山体和丰茂的植被。我们所厂居住的那一段河流,就有一个较深的水潭了,我们称之为大潭,水面宽度有几百平米,最深处可能有四五米深吧,我们大山中的孩子游泳大部分都是从那儿学会的。学游泳在后面的记录中还会讲到,现在还是主要讲咱们的通天河。河道沿山势而行,往往一端是山,另一端是河岸,河两端植被丰富,有些喜水植物长在河道中间,一有山洪大水,植物则完全被冲走,他们的毅力顽强,洪水过后,他们又顽强的再生长出来。冬天在河面平缓的地段完全结上厚厚的冰层,冬天滑冰是我们儿时不可缺少的活动项目。通天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它承载着我们儿时的无限欢乐,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美好记忆。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p>

电影

大山

放映

我们

干打垒

所厂

放电影

大家

操场

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