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年二帝陵祭祖纪实(一)

涓涓细流

<p class="ql-block">农历十月初三,恰遇立冬日。北风夜袭,气温骤降,迎来初冬的第一场雪。纷飞的雪花夹杂着雨水不期而至,似乎是有意在为我们这一队即将踏上寻根问祖之路的人涤去尘埃。</p> <p class="ql-block">一行人三辆车,在雨雪中穿行,空气如此清新,大地如此洁净,道路如此宽广,心情如此兴奋。</p> <p class="ql-block">颛顼帝喾人文始祖,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百家姓氏之源头。我们怀着无比憧憬的心情一路徐行。沿途领略卫康叔之遗风、品读卫河之流长,跨越卫河大桥,接天地交泰之气,体民间生活之味,察灾后地貌之情,穿越时空我们来到向往己久的二帝陵。</p> <p class="ql-block">北风吹不散赤子的热心。陵园门口大家积极准备祭祖事宜。祭拜殿内大家恭敬己心,庄严己表,在融古轩古琴社社长李石全老师带领下祭奠二帝。</p> <p class="ql-block">李老师诵读祭文歌颂二帝,缅怀二帝之精神,感念二帝之创举,感恩祖德之深厚,并向二帝禀告日前我们生活在由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日益稳定富裕安康,祖国统一的伟大目标即将实现,虽然还有重重困难,但每一个真正中国人都是压不垮的擎天柱。并祈求二帝恩赐中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祈福世界各地人民早日过上平定安稳幸福安康的生活,祈福家家兴盛子嗣永昌。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最后我们齐诵《孝经》牢记祖训。琅琅的诵经声环绕殿堂,波及远方,响彻天空。礼成结束。</p> <p class="ql-block">雨后的太阳隐隐约约。大家放松心情,再次从门口开始一门一院,一殿一碑的瞻仰二帝陵的古韵。通过对二帝陵冢的瞻仰,使我们再次回顾二帝的伟业和千古不灭的英灵对我们的庇佑。在这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了解到我国最初的历法是《颛顼历》,我国最早的国歌是“乘云”曲。最后有幸与义务为大众讲解37年的乔院长相遇,为我们解密百家姓氏的源头。泱泱华夏,一脉相乘,根深叶茂,荫蔽子孙。</p> <p class="ql-block">找到自己姓氏的源头,大家更是亲如一家。香港的叉烧饭,“雪茹牌”的黄芪党参汤,一顿美美的午餐给大家增添了情趣,补充了能量。</p> <p class="ql-block">感谢内黄朋友的协调,为我们此次行程增添了意外收获。我们有幸参观了号称中国“庞贝”古城的“三杨庄汉代遗址”。该遗址是建筑在黄河古道旁的完整的汉代平民建筑,可以想象当时在该院落居住人的安逸生活。千年的信息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养育华夏儿女的母亲河~黄河,古道呈扇形的一再反复大摆动,不知给多少人带来灾难。但母亲就是母亲,她一次次的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来提示我们,来警醒我们。无奈不肖子孙不能自知,于是大掌一挥,重新洗牌,殃及百姓,母亲泪往肚里咽。如今中华儿女屹立在世界前锋,思为华夏人,索为地球人。一统华夏,共同繁荣。世界安定,乃中华人民之大愿。我们共祈!</p> <p class="ql-block">雨后初霁的晚霞格外的美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