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浩淼

<h3>——《我的叔叔于勒》课本剧</h3> <p class="ql-block">大千世界,包罗万象,而人类就是这天地间最灵动的存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方式,因而有着不同的人生:有人豁达,面对苦难也能放声大笑,将自己的人生活成跌宕起伏的诗;有人计较,付出点滴就苛求回报,将自己的人生活成无意义的流水账;有人无私,助人为乐只因心存善念;有人贪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人生百态,有的是个性使然,有的是生活所迫,有的是环境熏陶,但归根结底都取决于个人的选择——我们会选择善良(这里的善良既指自己的善良也有相信别人的善良)因为我以为善良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课堂只能是中规中矩?为什么考试过后就只能跟着分儿跑?今天我们吃好玩好,老师自掏腰包,请孩子们吃一个小饼,算是对大家起早睡晚成绩依然很焦的慰劳。</p> <p class="ql-block">新教育倡导: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我想,这一生有用的东西一定不是“唯分论”。我们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以为“行万里路”就是个人经历,是靠你自己一步一步去获得成长,而“读万卷书”就是借助其他人的生活经验增长知识。</p><p class="ql-block">小说,自然也是“万卷书”中的一员,而且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员,就这点来说,我觉得它比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更接地气,这大概也是好多人喜欢读小说的一个原因吧。</p><p class="ql-block">也有人说不喜欢读小说,因为都是虚构的,不可信、不真实。我觉得这根本不重要,只要它符合生活逻辑,一样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增长我们的智慧。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这铁定是虚构的,可为什么我们认同并从中得到“坚持、勤劳”可以战胜“懒惰、随性”的道理?——因为兔子跑得比乌龟快这一事实前提是符合逻辑的。而我们通过思考得到了基于符合逻辑虚构上的道理,是存在的,有意义的。</p><p class="ql-block">小说是虚构的,但伟大的小说让你感到虚构的“真实”。纪晓岚说鬼故事,总是说:“未必有此事,必然有此理”。</p><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经验积累,如果局限于“行万里路”带来的直接经验,则会非常闭塞、狭隘。读书少,间接经验匮乏的人,往往只生活在眼前世界,家长里短、无聊八卦,是一种极其庸俗的人。</p><p class="ql-block">一个人通古博今、学问超群、思维敏捷、见地深刻,主要来自间接经验。</p><p class="ql-block">各种风格不同的小说为我们单一的人生提供了千万种不同的生活经验。生为中国人,有没有可能体会到法国阶级社会的世态人情?读《我的叔叔于勒》可以;作为当代中国人,有没有可能体会到旧社会背景下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读《故乡》可以。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让我们无法获得这些直接经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读小说来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博学起来。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小说兴趣,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底色,教给学生一点有用的东西,结合九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几篇名家小说,利用晚自习时间举行了这次课本剧表演活动。</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当天布置,已是九年级的孩子们各门功课都不能耽误,所以其中参演的小刘同学不无遗憾地说:要是昨天布置的话,就能准备充分些了。老师想说:人生每天都是现场直播,遗憾不正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和意义?虽然他们台词不熟,错误百出,行为拘谨,可全是自编自导,我完全相信他们一定在成长与进步!</p> <p class="ql-block">演书中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多年后重翻这些照片与视频,会不会感慨曾经的幼稚与懵懂?能不能理解老师的期昐与祝福?这些珍贵的记忆老师不吝啬分毫,一一分享供大家保存收留。</p> <p class="ql-block">  小说里的“我”说:“这是我的叔叔,我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还是一个孩子,没有大人们的“思虑周全”,只知道他是自己的亲人,为什么落魄了就不能相认?如果长大意味着不再纯粹和善良,这世界岂不到处都是寒凉?今天的中国盛世,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国家从来都不缺乏善良! </p><p class="ql-block"> 历经风雨,方能看透人情冷暖世事真伪。欣之然,悦之性,放得下,想得开。抬首入世,低眉出尘,寻觅那份原有的本真——做善良的自己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