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坊里读经典

若真~星海

<p class="ql-block">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阅读的快乐不在人家告诉了你什么,而在于借此你的心灵得以舒展开来。书就像家庭中的成员一样,彼此互相影响着,他们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联系了起来,不管你从哪里念起,你都是把自己集于某一思想领域之中,最后,你不但能认清其中的人物和天地,也寻回了你自己。—塞福</p> <p class="ql-block">从小到大,也是喜欢看看书的,但大体上看的都是闲书。小时候各种连环画,稍大一点迷上三毛,尤今的游记和席慕容,徐志摩的诗歌,还有受父亲的影响,看了几乎所有金庸,梁羽生的书。青春的我是孤傲的,也是寂寞的,闲暇时光,大部分给了书,总是在黄昏的时候开一盏台灯,独自看书。没有觉得哪本书给了我生命的某种启示,但它们也的确成为了我性格中的一部分。成年后虽然时光打磨,脸容已缓缓老去,但是静下来还是有读诗的心,有仗剑天涯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生命走到靠近半百的时候,我有了新的困惑,生命除了这些简单的小情小调以为,应该有更大的目标与方向。而国学文化正好在两年开始蓬勃的兴起,大浪转起,混入其中。开始对经典文字有了好奇。陆续的读了常见的《大学》《中庸》《蒙子》《道德经》《金刚经》《论语》《千字文》《诗经》等等,有空也在喜马拉雅上听张庆祥老师和曾士强老师的讲解。朗读已经从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的熟练流利,但是就经典的印心来说,好像还不能有所体悟。彼时安仁坊国学班开课,因为本就是那里的义工,顺其自然的又开始了两年的国学班学习。很多优秀的老师飞机火车的从全国各地赶来给我们上课,课上开始听的激情澎湃,被老师们的人格魅力吸引。但是等课程结束,老师们仿佛又把那股能量带走了,两年很快毕业了,认真写了论文,拿到了毕业证书,但心里觉得经典还是经典,我还是我,没有能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光,我们的义工领导:柯建君老师倡导成立【安仁坊印心读书会】,我内心不以为然,觉得经典那么难懂,自己读读有何作用。再者网上那么多好老师,想听课多方便,何必没事找事呢,所以一直没有报名加入。直到有一天,柯老师说读书会需要国学班老同学们的扶持,你们自己在家可能是会自我学习,但是也有不会或者不愿意自我学习的人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一起开始对经典的探寻。我听懂了,于是当日报名加入了学习队伍。当然最开始完全是打卡模式,只是想为读书会凑个人气。但是慢慢随着参加次数的增多,我开始听见读友们精彩的讨论过程,开始看见义工们为组织读书会背后做的默默的付出。原来这个读书会不是为了弄懂经典的文字解释过程,而是把经典中已经能明白的部分来践行的过程。于是欣然融入期间,开始认真预先学习,参与讨论,微信圈分享读书会的内容,带动朋友先生来加入,而后在慢慢参与主持工作。一点点,经典里的有些火花在心里闪烁。文字有了新的视角。每次申请做主持的时候,我都会带着老花眼镜埋首书堆不觉时光流逝。这个工作本身给了我安心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这几个月的读书会,很多值得收藏的照片,但是文字里的领悟最重要,我很喜欢柯老师微信圈里的相关文字表达。觉得他完整的阐述了我们读书会宗旨和我们学习经典的目的,另外截取一段我们朗读经典的视频,以保留当日认真诵读的声音,因为它如今听来还是觉得正气满满。</p> <p class="ql-block">最近一期学习内容:</p> <p class="ql-block">安仁坊印心读书会不是专业的学术讨论,它只是我们同学和社会同好们一起基于经典开始的自我修习功课。毛姆说:人就像一朵花苞,读的书,做的事大都对你没有一点影响。可是某些特定的东西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你会因为这些东西一辨一辨地绽放,直到完全盛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