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这场“飞行会议”,</strong><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让中国工农红军有了新通道</strong></h1> 【铭刻】<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负责人在通道召开紧急军事会议,采纳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作出通道转兵的决策。通道转兵揭开了红军长征伟大转折的序幕,避免了红军北上湘西可能遭受的毁灭命运,为党和红军的长征开辟了一条新的生路。</p><p style="text-indent: 2em;"> 【追寻】</p><p style="text-indent: 2em;">3月初,来到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罗蒙山下的通道转兵纪念馆,广场上一座群雕格外吸引游客视线。只见位于正中的毛泽东手指前方,意气风发,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神色凝重,五人群雕栩栩如生,似在向来者讲述当年的故事。</p><p style="text-indent: 2em;">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境内时,曾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为了纪念这场会议,当地政府在此修建了通道转兵纪念馆,群雕就位于纪念馆正前方的广场上。</p><p style="text-indent: 2em;"> 时间回到87年前,从江西瑞金出发的中央红军,准备沿赣、粤、湘、桂边境到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这项计划被蒋介石察觉,他调集几十万军队在通道以北的城步、绥宁等多地,构筑工事,张网以待,准备全歼红军。</p><p style="text-indent: 2em;"> 其时正是冬天,寒风渐紧。到达通道的红军刚经历壮烈的湘江战役,8万精锐之师锐减到3万,大家极度疲劳,战斗力空前减弱。远离根据地、长距离奔波征战、前途尚不明朗……这一切都让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p><p style="text-indent: 2em;"> 所有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红军向何处去?</p><p style="text-indent: 2em;">“左”倾领导者博古、李德等人不顾实际情况,坚持要按照原计划从通道北上。</p><p style="text-indent: 2em;"> 长征初期,毛泽东由于长期患病未愈,体力太弱,坐着担架行军,恰与被敌机炸伤的王稼祥及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同行、同住。毛泽东抓住机会,同他们一路交谈,坦陈己见。</p><p style="text-indent: 2em;"> 一路上,毛泽东回顾分析了1934年春广昌战役以后红军屡战不支的原因,分析了长征以来红军由于采取逃跑主义、搬家主义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和危难困境。</p><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以来损失惨重的事实面前,王稼祥等中央领导都认识到李德等人的军事错误不能再继续下去,他们急切地希望毛泽东重新指挥,让红军转危为安,打几场痛快淋漓的大胜仗。</p><p style="text-indent: 2em;"> 为了解决红军向何处去的问题,1934年12月12日傍晚,中央红军在通道境内临时动议,召开了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p><p style="text-indent: 2em;"> 会议讨论得十分激烈。李德坚持要按原定战略方针,立即北出湘西。毛泽东则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敌我形势,据理力争,建议放弃北上湘西的原计划,改变进军路线,西进贵州,进攻力量薄弱的黔军,让部队获得喘息时间。</p><p style="text-indent: 2em;"> 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得到了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的赞同和支持。当晚7时许,以中革军委名义发出西入贵州的“万万火急”进军电报。次日,军委又再次发出电报。中央红军分两路转兵西向,进军贵州。一场改变中央红军命运的转兵就此拉开序幕,史称“通道转兵”。</p><p style="text-indent: 2em;"> 由于红军在通道县停留时间不长,开完会议后便急急赶路,会议迅速而短暂,人称“飞行会议”。从“通道会议”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逐步转为党内多数领导人的共识。</p><p style="text-indent: 2em;"> 【感言】</p><p style="text-indent: 2em;"> 重温通道转兵历史,深感“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是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事实证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