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增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深入分析考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高新区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开展小学数学教材培训第二期活动。各位骨干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让我们茅塞顿开,之前的困惑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现场的老师对这次培训都是赞不绝口。对于这种实实在在的培训,我们真的能够学到很多,期待更多这样的培训。对于在这次的培训内容可以用两个词来描述:精致、灵活,从中我也有了很多收获,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几位老师的分析都非常的细致、深入,但是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观察角度。</p> <p class="ql-block"> 首先,尚军老师在考点的研究上非常的广泛和透彻,看得出来尚老师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在考点的筛选与知识点的考察上非常的老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圆这一单元,知识复杂、多样、灵活,尚老师针对这一单元的问题和易错点,对各类题型进行了归纳整理,将重要公式进行总结。如:圆环的面积,外圆内方、外方内圆这两种情况下正方形与圆的面积之比,扇形的周长等。2、这一单元计算量较大且容易出错,针对这一点,尚老师指出可以让学生记住一些常用的平方数,帮助学生快速解题。3、对考点进行再补充。如用同样长的绳子,围成什么样的图形面积最大。补充:当面积一样大时,围成什么样的图形周长最大等等。</p><p class="ql-block"> 从这些例题的解析、总结和拓展等方面尚老师给出了非常深入的解答。虽然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我们在这方面稍显不足,但是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方向。首先,我们应该对课本、同步中的练习先做一做,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挖掘题目中的知识点,对例题中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并适当的引导学生总结。其次,做一做前几年的试题,分析题目,形成题库,便于今后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韩庆玲老师《百分数》这一单元的分析。韩老师在这一单元侧重了对教材教法的解读,引入了王永胜老师《认识百分数》这节课,并点出了这节课中较好的几个点,顿时让我眼前一亮。教材中对百分数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只是举了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样只是让学生在表面上认识了百分数,但是并不能准确地把握百分数的意义,王老师这节课通过多个举例,提问“这里的百分数是()和()相比的结果”,最终归纳出“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另外课本中没有解释为什么有的百分数的分子比100小,而有的分子比100大,通过列举例子让学生发现当部分与整体相比时,分子不超过100,而当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相比时,分子可能超过100。这样的一节课不仅让学生认识了百分数,更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了百分数,这才是真正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从韩老师的分析中,我不仅深刻的反思,数学课仅仅只是让学生学会做题吗,只是把知识点教给学生就够了吗?当然不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小学时数学成绩较好,到了初中后成绩难以跟上?为什么有的孩子只会做题不会讲题?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做单元测试时成绩很好,一做综合试题成绩下降很多?其实原因很简单,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给孩子一张纸,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张简单的纸,如果我们给他们提供材料和一些必要的说明,他们自己通过动手制作一张纸,那么当他们看到这张纸的时候,他们的脑子里还会闪现那些操作步骤以及隐含在纸背后的那些材料。他们将记忆深刻,理解深入。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将隐含的知识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适当推理等活动,让他们自主发现其中的知识。当然,对于那些程度较差、理解力、动手能力都不够的学生而言,我们的适当总结就会成为帮助他们的最佳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兼顾两者,既要重视教材中隐含的知识,设计好的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要适当归纳总结,帮助暂时落后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教材培训的最后,又迎来了高新区特有的“抽奖”环节,最终赵琳老师、王星月老师和魏丽老师幸运“获奖”。几位老师对本次培训都有很深的体会,表示这次培训的内容很丰富,含量很大,需要再次深入学习、领会。相信所有的老师都深深的体会到了坚持学习的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徐志花科长进行了会议总结,徐科长指出:一定要再次深入学习,不能辜负各位骨干老师的辛勤付出,同时我们也要自己多做一做课本和同步上的习题,在学生做之前做,想在学生之前,不仅要有下水卷,还要有下水题。努力学习,做更优秀的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