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把集体活动看作是幼儿的学习活动,因此,本班将种植活动有效渗透到班级教学活动中。</p> <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2日教师带领小一班的孩子们将一部分豌豆和蚕豆种在教学楼顶栅栏中,紧接着又将另一部分用瓶子和一次性手套装上种子,尝试水培,放在班级门口观察。</p> <p class="ql-block">楼顶土培</p> <p class="ql-block">水培</p> <p class="ql-block">水培</p> <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5日 珵皓小朋友走过来观察,并期待的问道:怎么还没长出来!</p> <p class="ql-block">老师并没有作答,只是走过去和孩子仔细观察。</p> <p class="ql-block">观察发现,一次性手套里的豌豆和蚕豆都开始出牙了。(都是冷水培植)</p> <p class="ql-block">同一容器(一次性手套)热水和冷水都发芽了,看上去牙长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瓶子内的种植纹丝不动,安静的躺着。</p> <p class="ql-block">泥土里有很多种子,大多数都没有发芽,百粒种植中找到了一粒发芽的豌豆。</p> <p class="ql-block">观察小结:</p><p class="ql-block">本次观察发现,同一容器的水培种子不受水温影响,发芽程度一样。当然,可能是因为热水温度不高,所以没有发挥作用。但是,不同容器内的种子发芽程度不一样。瓶子里的种子没有一次性手套的种子发芽快。我们思考,这跟空气接触面积有关。瓶子口太小,手套口相对大一些。</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11日 全班幼儿带着希望与好奇上楼观察种植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老师:发芽了!</p> <p class="ql-block">很多绿绿的豌豆芽摆弄着舞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一幕,孩子们笑得东倒西歪,口里不停的说:看!这里长出来啦!这里也有。</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发现豆芽的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微笑。</p> <p class="ql-block">不经意间,俊博把一粒种子拔起。这时,我耳边传来,老师他把豆芽弄坏了,另一个幼儿则发出“哇”!豆子下面长成这样,好长好长呀!瞬间,孩子们的聚焦点转移到泥土下植物的样子上。</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开始猜想其它植物土下的样子,讨论了起来。老师见状立马抓住教育契机:你们知道泥土植物的根,除了根泥土下还会长什么呢?大家都吃过的土豆、红薯、萝卜都是长在哪里的呢?我也很好奇,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一下资料,了解泥土下有哪些植物,回来和老师分享。</p> <p class="ql-block">大家观察一下,这土需要我们帮它干什么?</p><p class="ql-block">皓弈:需要浇水。于是,孩子们轮流浇水……</p> <p class="ql-block">水培</p><p class="ql-block">老师:豌豆和蚕豆的水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发芽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种下种植后第二次观察,孩子们发现土里的种子比水里的种子长得快。</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种植的快乐。通过集体观察、提问等对事物产生了兴趣,从而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