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谦(1234—1312),字受益,号野斋,元代东平路东阿(今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镇东堂子村)人。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div> 说他是政治家,是因为他在朝为官,曾经辅佐元朝四位皇帝,堪称国之重臣。说他是文学家,是因为他少年时就学于东平府学,日记数千言,作赋很有名。说他是教育家,是因为他先后在东平府学教授学生,“生徒四集”,多有成就。<br> 虽然元朝疆域广大,横跨亚欧两洲,但这个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并没有永固万世,从1271年建立,到1368年灭亡。仅仅历时97年。在历史长河中,97年,不过是白驹过隙般短暂,真可谓短命王朝。这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元朝有11位皇帝。其中,李谦为元朝四代皇帝治国决策所倚重,他为国设宪、制定纲纪,为官至集贤殿大学士、荣禄大夫。<br> 在元朝,知识分子和汉人是最受压迫的时期,李谦被召入朝辅政,并受到忽必烈推崇,如果没有出色的政治才能,他是不会达到这样地步的。<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他,“东平四杰”之首 教书不收学费</b></h1> 李谦出生那年,正值蒙古攻下汴梁(开封),金哀宗自缢而死,一度雄踞北方的金朝灭亡。虽然是乱世,但出生在从医家庭的李谦天资聪慧,幼时就能用一天的工夫记住数千言诗文,还能写赋作诗。幼年的李谦已读过诸多儒家典籍,因此被称为才子。 <br> 东平,是处在京杭运河中心的重镇,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当时,严实领东平行台,他在东平路招揽名儒,兴学养士。<br> 当时,著名的儒士王磐、宋子贞、商挺、李昶、刘肃、张昉、徐世隆等人都到了东平,东平府学大儒云集,在当时成为国内名重一时的地方府学。元宪宗五年(1255年),东平府新学落成后,首批府学生员六十余人,迎元好问校试其文,选拔了李谦与徐琰、孟祺、阎复等四人,号称“东平四杰”,李谦凭借自己的才学居于首。“东平四杰”后来都成为著名学者,入仕以后皆为元初名臣。<br> 李谦在东平府学学成后,被选任东平府学教授,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累官至万户府经历之后,又回到东平任教授。在以前,教授没有俸禄,郡里从儒户那里征收一百两银子作为酬金,李谦辞谢说:“我家并不特别贫穷,怎么能够像积货经商那样做呢?”因此,他从不收学费。那时,穷人家的孩子哪读得起书,听说李谦不收学费,投其名下的学子像潮涌一般。<br> 李谦教书不收学费,学子们的家长也是明事理的人,况且,人家孔子教书还得收学生的“束修”。于是,有的学子家长就主动拿出银两,送到学馆里,但都被李谦一一婉拒了。<br> 他教学认真督促,生徒多有成就。其府学弟子王构,善词赋,弱冠以词赋中选,被授以东平行台掌书记,后官至济南路总管、翰林学士承旨(从一品),王构有文集三十卷。<br> 其府学弟子李之绍,在家乡平阴教书,一生“惟以教育人才为心”,后来为著名的教育家,曾被李谦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推荐到朝里,从事《纂修世祖实录》,后升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br> 其府学弟子曹伯启,成绩优异,后官至集贤学士,御史台御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李谦的培养和扶持,因此十分感念恩师的栽培,在其文集《汉泉漫稿》中,有多篇诗文写到李谦,其《寿李野斋学士》一诗,尽现了对恩师李谦学术与人品的双重美赞: 紫禁衣冠旧绮园,玉堂仪彩更清温。<div> 自然官职名何重,无事威严道愈尊。<br> 万里春融谁可继,一宗元气谅斯存。<br> 瓣香献寿梅花底,愿比岷山活水源。<br></div> 在古代诗词中,紫禁代指皇宫,绮园代指隐士,通读曹伯启此诗,可见他在恩师的寿辰到来之际,怀想李谦无论是在东平归隐之时,还是回到京城翰林院任学士,他都不以官职名声压制别人,而是以自己的学问治理才能傲然独立。李谦作为一代大儒,他自带一身儒学精华生成的风度,时时刻刻像万里春风带给人们成长与生机。曹伯启说在恩师寿辰之日,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深恩,继续跟随恩师学习儒学、历练人格,愿老师的事业如高山流水连绵不断。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他,才学出众 跻身翰林院</b></h1> 元世祖元年(1260年),忽必烈采纳大臣刘秉忠的建议。设立中书省总揽政务,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权,设立御史台掌管司法。一个游牧民族完成了嬗变。<br> 东平是当时的文化中心,也是国内传播儒学的重要基地。当时,东平人在学术界和文学界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商挺被忽必烈征召到朝廷后,提倡儒学,使儒学又前进了一步。后来,王鹗推荐王磐、李昶、徐世隆为翰林学士。至元十二年(1275年)翰林学士王磐推荐李谦成为应奉翰林文字(正六品)。应奉翰林文字相当于现在的秘书,负责起草诏令,或者奉旨撰写文字。当时朝廷的诏令,多出自李谦之手。<br> 至元十五年(1278年),李谦晋升为翰林待制(正五品)。忽必烈到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上都与大都并称两都,都是元朝皇帝军政最高级指挥中枢。李谦作为侍从随忽必烈出行。这次出行,李谦给忽必烈留下的印象不错,忽必烈赐给了他银壶和藤枕。<br> 至元十八年(1281年),李谦被擢升为翰林直学士(从三品),跻身翰林院中高级文职官员之列。后官累至翰林学士承旨,在翰林院任职十五年。“野斋才德高,闻望江河驰。翰林十五载,中外无异词。”好友张之翰写诗赞美李谦才德盖世,就像江河流水,虽在翰林院任职15年,但一直是“清流”的楷模,赢得了朝廷内外的交口称赞。<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他,辅佐多位皇帝 成为元朝重臣</b></h1> 至元十八年(1281年),李谦升任翰林直学士后,为太子左谕德。给太子当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谦在东宫与元世祖当时立的太子真金(裕宗)住在一起,形影不离。在此期间,李谦向元世祖及太子进呈了要做的十件事:即正心诚意、和睦亲族、崇尚节俭、委婉劝谏、停止兵战、亲近贤能、尊崇儒学、制定法律、辨正名分、革除弊政。元世祖看到李谦提出的治国十条后,对李谦很赞赏,立即逐一颁布施行。<br> 李谦教的第一个太子裕宗(真金太子),身患重病,没等到接班临朝执政就不幸去世了。裕宗去世,李谦非常悲痛,原因是李谦每时每刻教育裕宗要当个宽宏大量、不歧视汉人、各族共和的好皇帝,裕宗听到老师的教导虚心接受,所以裕宗遭到不幸,李谦一时心情难以平静。<br> 裕宗死后,忽必烈又让他辅佐尚未确立太子名分的铁穆耳,即后来的成宗皇帝。李谦对他讲汉人的风俗习惯,讲汉人历朝治国得失。元世祖和太子,不但没有反感,且更加赞赏李谦,升侍读学士。<br> 忽必烈虽然为了便于统治,把都城搬到了北京,但他留恋故土,经常去上都的皇宫里住。在上都,元世祖忽必烈招群臣商讨国事之余,赐宴大臣。在宴席上,元世祖特别照顾李谦,说:“我知道你酒量不行,那就赐给你一杯葡萄酒,你饮后,可以去休息”,于是,忽必烈便令近侍三人扶李谦到卧室休息。你看,忽必烈对李谦多体贴,让身为臣子的李谦感动啊!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李谦因足疾辞归。<br>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元成宗即位,用驿车把李谦召回上都辅政。见面后,皇帝慰劳他说:“我知道你有病,但京师和你家相距不远,而且有很多高明的医生,能够治愈你的病。你应该和我一起谋划国家大政,其他的事情就不再让你做了。”提升他为翰林学士。元贞元年(1295年)因病回家。<br> 大德六年(1302年),皇帝再次诏请李谦回朝,赐封翰林承旨,李谦在朝一段时间,认为自己年事已高,请求辞职,这一年,他已经71岁了。大德九年(1305年),李谦又被召回朝里,皇帝仍要求李谦在朝辅政,看来皇帝离了李谦辅佐还真不行。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李谦因身体欠佳不适,辞归乡里。<br> 仁宗被立皇太子时,征李谦为太子少傅,回朝教太子,李谦身体不佳,再次提出辞职,告老还乡。至大四年三月(1311年),仁宗即位,特谕诏16人赴上都同议军国大政,李谦居首位。李谦提出了九条建议,大略是:端正心术以矫正各级官吏的行为,崇尚孝治以作为全国的表率,选择贤能的人以居宰相之位,广开言路以了解民情,救济贫困的人以维护国家的根本,督促农耕纺织以丰富衣食的来源,兴办学校以广开人才之路,颁布法令以使百姓遵纪守法安居乐业,训练士兵以居安思危。至于整肃法纪、纠察百官、负责监察的官员更要选那些一向有清廉的名望、深明治国的大体、不斤斤计较小事的人来担任。仁宗皇帝全部采纳,并将李谦诏迁集贤殿大学士、荣禄大夫(从一品),并赐银一百五十两,金织币及帛各三匹。此时的李谦达到他人生的辉煌顶峰。<br> 皇庆元年(1312年),告老还乡的李谦卒于家中,走完了79年的人生历程。<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他,尊崇儒学 成为一代文士</b></h1> 李谦曾专门从李昶学《春秋》,而在府学又从康晔学《书经》,从李桢学《大学》,其经学修养是相当高的。从他写于至元三十年(1293)和元贞元年(1295)的三篇学记里可以确知他的理学思想。在元贞元年《平原县修庙学记》中他说:<br> 窃惟人性根于天,未始有今昔之异;而学随世变,则有今昔之不同。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人所有也,其相与之理,各有攸当,非为之长上者开导训迪,将失其本始,不知有教导之实。人之所以学,师之所以教,圣贤之所以传,以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此外无他说。今之学者则不然,呻其占毕作为辞章,驰骋辩说簧鼓一世,以为儒学极致,求之古人之学,相去远矣。……为士子者,所当体承明府美意,朝夕警省,讲明实用,以究夫为己之学。<br> 文中讲道“人性根于天”,要从初学抓起,使学子从小要明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忠诚孝悌的伦理,认为学术之旨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根本是“究夫为己之学”。李谦的以上几句话将宋代理学的思想清晰而透彻地表述了出来。李谦认为15岁以下的“成童”应知“室家长幼之节”,15岁以上的则应知“朝廷君臣之礼”了。他指出:“人之所以学,师之所以教,圣贤之所以传,以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此外无他说。”而要实现这个理想,学者就要“朝夕警省,讲明实用,以穷夫为己之学”为己之学,就是学天之道、圣人立身之本,以仁义礼智和纲常伦理成己之心、立己之命,就是说修成一个圣贤之躯。这是修齐治平的第一步,也是根本性的一步。所以,《礼记•大学》中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之说。<br> 为推动地方教育发展,李谦积极参与地方庙学的兴建,不计报酬为附近庙学撰写碑文,成为元朝山东儒学碑刻撰写最多的文士,如《重修高唐庙学记》《重修成武庙学记》《冠州庙学记》《重修济州庙学记》《重修泰安州庙学碑记》《肇建肥城庙学记》等近 20 篇,对家乡教育殷殷关切,寄望甚高,可见李谦在山东地区的威望相当高。<br> 李谦以文章著名于世,为文醇厚古朴,不尚浮华,为学士所宗。他著有大量诗文,皆存《野斋集》。其著作还有《授时历议》3卷、《古今历参校》等。<br> 在清朝四库全书《山东通志•艺文志》中,可见李谦《过徐君墓》一诗,对其诗风可见一斑:<br> 瘠卤丰茅管,荒林翳荆棘。<br> 此地果何地,云有徐君域。<br> 当年吴公子,过此聘上国。<br> 心交固已许,一剑非可惜。<br> 岂期轺车还,君已掩窀穸。<br> 抚摩三尺铁,欲交知无及。<br> 惟有挂剑树,此恨庸可释。<br> 精诚达泉壤,千载未容息。<br> 至今地效灵,化为异草碧。<br> 采采不忍去,观此疑今昔。<br> 今人交面颜,昔人示胸臆。<br> 胸臆久益坚,面颜徒外饰。<br> 我诗志其墓,匪独吊陈迹。<br> 百世闻高风,衰俗庶可激。<br> <br> 李谦此《过徐君墓》一诗,内容主要是赞颂了春秋时公子季札仁义之举: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他根据吴王之命北上徐国(今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拜访徐君,看到徐君喜欢自己的宝剑,可是还要佩剑出使齐、鲁、晋等国,于是季札打算出使归来再把此剑赠送徐君。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等到季札出使完毕回到徐国,徐君却已因病去世,季札无奈,就将宝佩剑挂在徐君坟旁的树上,哭祭一番后返回吴国。李谦居住的东堂子村临近阳谷,季札赠剑之事为千古美谈,他到徐君墓祭拜并写诗抒怀,可见李谦的处世理念与人生追求。在《元朝东平学派》一书中,颜建国先生曾高度评价说:在此诗中,李谦赞美了季札的赤诚和忠义,同时批评了元朝官绅之间的虚伪和造作,他决心要做季札那样的诚信之人,以此纠正不良世风,再造盛世,可见李谦确实是一个高风亮节的文士。<br> 另外,作为一代名士,李谦还擅长绘画和书法,现在曲阜孔庙、邹城孟庙、平阴云翠山均有其书碑存世,字体有楷书、篆书,他还为张文谦、张弘范等众多名人官宦书写墓碑。《古今图书集成》书法部记载,《石墨镌华元篆书》:《道德经碑》高翿书,李谦称翿善于古篆,此书杂出颉籀款识古文,大小二篆。由此可见李谦还很擅长书法鉴赏和批评。 参考文献:<br> 1.宋濂等《元史•李谦传》<br> 2.颜建国《元朝东平学派》<br> 3.《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