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动起来,课堂更精彩——南阳市第三十三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岁月静好

<p class="ql-block">  11月10日上午第一节,肖雪老师在三年级五班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p> <p class="ql-block">  肖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现美的形象,努力做到语文美育具体化。根据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以美的熏陶感染为目的,把“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把“见都没有见过想都想不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鱼”把“颜色艳丽,形状奇特的珊瑚”把“千奇百怪的贝壳”,把“成百上千的海鸟”以及“庞大的海龟”“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等等,都用唯美图片形象的展现在学生们眼前,从而增强了美的感染力。使学生在欣赏中去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p> <p class="ql-block">  整个课堂,“读”贯穿了全课时的始终,引导学生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词语。采用个别读、齐读、默读、配音乐配画面读、互相听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在读文中去体味、去感受、去琢磨。比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描写鱼多、鱼美的优美句子的同时,进行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子训练,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谴词造句的艺术。通过学生上台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理解,使学生们在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的氛围中去学习和体会,更加深了对西沙群岛的印象,也更增加了孩子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肖老师以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引领着学生们去欣赏,去朗诵,去表演,去体会,去感悟,不以乏味的说教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口去读,用自己的脑去想,给了学生自由感受的空间。同时,还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起来。这样才更有利于对知识的领悟,同时更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p> <p class="ql-block">  肖老师这节课,做到了有效的语文教学,无论从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教学的理念,教师的基本功,语文的听说读写训练……都做到了扎扎实实,不走过场、真正的让语文课堂的教学省力有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接触文本,感知其形象;再运用多媒体教学图片,重点展现西沙群岛海里形态各异的鱼儿,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以及海滩上的鸟。由形象的画面理解再度升华到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自始自终地调动着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p>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时,老师们一致好评,称赞肖老师虽然年轻,但备课认真,下真功夫。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 ,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 ,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p>

学生

教学

美的

老师

感悟

西沙群岛

语文

课堂

读中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