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枝红蓼醉清秋——深秋话红蓼

柳絮飞飞

<p class="ql-block">早上遛狗的时候,突然发现草坪里长出了几簇蓼草,桃红色的花串特别的醒目,这个深秋的季节,颇能给人带来些振奋。同时也感叹其生命的旺盛,在这样小区的草坪里,为了追求整齐划一的美,对于杂草都是严防死守的,不仅有除草剂,还经常有工人们手动地来拔除,所以,能这样的长出来一小片,还如星星点点地一小串一小串地开出花来,那真是太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其实,对于蓼的认识,早在先秦时代,祖先们就已经很充分了。《诗·周颂·小毖》有这样的句子,“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前句大概意思是指,国家(家)已经多灾多难,已经不堪忍受了。后句中的“蓼”,就是蓼草,其味苦辣,此处以“集于蓼”来比喻陷入困境。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非常了解它,知道其习性,清楚它的味道苦辣</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祖先的世界里,蓼(一般指水蓼)从来都不是杂草,是较早人为种植的植物,有古人“种蓼为蔬”的记载。它的根和果实有药用价值,叶不仅可以直接当蔬菜吃,还因为它有辣味,在辣椒传入我国(明代后期)之前,都是重要的辛辣调味材料,为五辛之一。远古先民们烹煮鸡、猪、鱼、鳖时,“皆实蓼于其腹中”以去除腥味。《本草纲目》:“后世饮食不用,人亦不复栽,惟造酒曲者用其汁耳。”</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一种有颜值有味道还有药效,性价比超高的植物,在比较长的古代时间里,被广泛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那些个诗歌辉煌的时代里,自然也少不了被歌咏。“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唐·司空图《寓居有感三首》);“十年诗酒客刀洲,每为名花秉烛游。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宋·陆游《蓼花》);“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日西斜。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宋·黄庚《江村》)。</p> <p class="ql-block">这样深秋的时节,江岸堤边,红蓼花开出了自己绝美的风姿,极目远眺,“水乡占得秋多少,岸岸红云是蓼花”(宋·高翦《下塘》);水乡的傍晚,炊烟袅袅,灯影桨声之中,“橹声归去浪痕浅,摇动一滩红蓼花。“(元·朱德润《沙湖晚归》)。这样温暖的归去,绵延千年而来,伴着蓼花的平凡而坚韧的性格,留存在我们的心底。</p> <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人工种植蓼草岁月里,它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后缺的角色,<span style="font-size:18px;">蓼草中的蓼蓝</span>也可以从中提炼出绝好的植物染色剂,它叶子和根茎中含有靛蓝成分,通过特定的工艺处理后可以用于染色,长期以来,蓼都是是春秋两季的重要蔬菜,到了明代后期,可食用物种大大增加,蓼也退出了人工种植的行列。</p><p class="ql-block"> 但是,却仍然以一种极其常见的姿态,出现在溪边路旁。还记得我老家的那条小河,我们平时洗衣洗菜的小石板边,就常有蓼花摇曳,就那么不被注意地自生自长自灭着。后来到了城市生活,在整齐划一的绿化带和小区的草坪里,蓼自然属于野草,不在我们绿植种养范围内,自然就少见了它的身影,却不曾想今天在小区的草坪上看到几株,便欣喜地采了来装点我的书桌,以至于多出了这份思古怀旧之幽情,倒也是聊寄了一方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