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 <p class="ql-block"> 为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引进的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尝试应对职业学校课堂教学难题。林西县职业中学“人人一节公开课”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学前教育组全体老师们在本次活动中相互听课,切磋交流,表现出高涨的热情。</p> 教学设计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学共体?简单来说学共体就是翻转课堂——学共体未进入课堂之前,“教”是“告诉”,学是“倾听”;学共体进入课堂之后,“教”是“倾听”,“学”是“告诉”。怎样实现翻转?以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建设为指导,吴杨老师以“分享、倾听与反刍”为主题设计了教学方案。</p><p class="ql-block"> 首先,u字型两两学习是“学习共同体”课堂最初步的组合形式,是为了形成同伴之间相互关照、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的关系,四人小组是真正实现深入的协同学习的组合形式。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七组,课桌摆列成U字型,七人为一组开始协调合作学习。</p><p class="ql-block"> 其次,翻转课堂对学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和挑战。课堂中学生转变为小老师,所以课前预习及“备课”就格外重要 。我先把课件发给学生,让学生开始自主预习。各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担负起不同的任务,为自己小组能够留下“精彩瞬间”贡献自己的力量。</p> 学习共同体课堂 <p class="ql-block"> 11月9日上午第三节课,李校长带领学前教育组全体教师走进了高一(7)班吴杨老师的课堂。本课学习内容是《幼儿教育心理》第三课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幼儿教学特殊性的具体表现,主要分为三个环节。</p> <p class="ql-block">第一环节:回顾</p><p class="ql-block"> 吴杨老师以随机点名的形式抽取个别名同学回顾前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本环节采取小组加分制,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极强,踊跃地回答问题。这一过程,不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印象,便于长时记忆。</p> <p class="ql-block">第二环节:分享与倾听</p><p class="ql-block"> 本环节,课堂变成小老师们的主场,她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想把最好的自己展示给大家。在分享过程中,她们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每位小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讲课风格。如幽默风趣的“尹老师”,以生动形象的案例完美地讲述了“幼儿学习即活动”。成熟稳重的“任老师”,有意识的联系教材前后知识点,让同学们重新认识“幼儿园教材的广泛性”。课堂中,全体同学和吴老师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课堂中,认真倾听,<span style="font-size:18px;">并及时提问和补充内容,真</span>正实现生生倾听及师生倾听。</p> <p class="ql-block">第三环节:反刍</p><p class="ql-block"> 在同学们和吴老师的集体合作下,我们对“幼儿教学特殊性的具体表现”做了深入探讨。接下来到了同学们的“消化”环节。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及存在的困惑,并请同学主动回答。讨论过程中每位成员都积极投入其中,李洪洋同学积极踊跃总结了本堂课的重点知识,并提出困惑—幼儿的背景经验具体指什么?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一一解惑。本堂课也在同学们认真完成随堂练习中接近尾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