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长+”发展共同体任长安工作室——“双减”背景下中学生实践作业交流研讨

临渭教育

<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名校长+”发展共同体任长安工作室开展“双减”背景下的中学生实践作业交流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工作室前期调研发现,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围绕春联征集、啄木鸟行动、家庭服务劳动、物理、地理、生物结构图制作等开展了实践性作业的探索实践,但对于实践性作业的内涵和外延、价值地位和如何落地等缺乏清晰的认知,为此确定“双减背景下中学生实践作业”为本次交流研讨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本次研讨活动,由朝阳路学校年卫利老师担任中心发言人。年老师以《重视实践作业,推进“第三课堂”》为题与大家分享交流了三个方面的内容。</p><p class="ql-block">她首先分享了,中学生实践作业对培养学生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中学生团队意识和帮助中学生树立报效祖国四个方面的积极意义。</p> <p class="ql-block">  其次,她介绍了朝阳路学校在实践作业方面的一些做法,学校通过实践研学、劳动教育和学科实践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最后,她分享了做好实践作业设计的思考。她认为,实践作业可以集体组织,也可以个性探究,只要引导孩子们走进社区、走进书海、走进自然,学会动手、学会合作、学会总结,不但可以开阔孩子们的眼界,还可以孕育孩子们对生命虔诚敬畏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华山路学校刘英老师认为,实践性作业要突出“小”“细”“实”。脚踏实地,贴近生活,以实践、探究、发现、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性作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p> <p class="ql-block">阳郭初中贺朋辉老师认为,实践作业按照其内容,可以划分为德育实践、学科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实践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实践目的,凸显实践作业的实践与参与功能;其次要结合校情学情,关注农村与城市的环境差异、经济差异以及认识水平的差异;第三要依据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弱,体现实践作业评价的层次化。</p> <p class="ql-block">实验初中吴发锋老师认为,实践出真知。学生对国家、社会、个人成长的认识,通过实践会得到比书本和说教更为深刻的理解感受。实践作业重在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与办学思想结合、与育人理念结合。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从中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件入手,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前进路初中张强老师认为,实践作业的设计,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老师们可以先从课堂教学蕴含的实践性作业入手、从学生容易上手的学科融合性实践作业入手,把学科阶段作业中的实践类作业作为探索的切入点。如学习了打折销售就可以到商场去体验原价与现价的差别并了解打折的秘密,学习了圆的周长与面积就可以尝试着测量自己家庭房屋的实际居住面积与各类家具摆设所需的空间,学习了植物的知识就可以尝试着观察植物发芽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本次研讨活动特别邀请了实验初中张琳爽、张琳和王小娟老师参加交流分享。她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工作实践和家长认同三个方面分别分享了自己对实践作业的认识。张琳爽认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体现“多元统筹、低负高效、以小见大、适时布置”的原则,引导中学生从小处着手,从身边实际的事情入手完成实践性作业。如中秋节,可以布置“积累关于月亮的诗句”“给亲人制作一个中秋贺卡”“办一份中秋节主题手抄报”,让学生自主选择,从小处入手,研究小问题,感悟大道理。王晓娟老师,以班主任的身份观察到,线上教学期间,不少孩子学会做饭,这不仅仅是一种动手能力的培养,更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她从家长的身份,谈到自己的孩子参与法庭民事案件旁听的成长过程。孩子在参与庭审旁听后,了解到了哪些案件可以旁听,法庭庭审的程序,如何与法庭工作人员交流,这些都是成长。</p> <p class="ql-block">工作室负责人任长安老师,对学科实践作业从小处入手分享了自己的四点认识。一是针对观察析理型实践作业,要找准教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结合点,引导中学生既要学会观察生活的细节,也要学会观察事物的整体,更要学会思考事物的内在联系,养成主动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二是针对参与交往型实践作业,既要引导中学生认识到“真诚和尊重”是交往的前提,也要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理性对待交往对象,遇到矛盾冲突保持冷静,要掌握一些必备的自我保护技能。三是针对阅读积累型实践作业,要引导中学生学会与生命对话,阅读并体验到《论语》里面住着孔子,朱自清在朗诵着《春》,《天演论》里我们听到严复的声音,敬爱的毛主席在北国写下了《沁园春•雪》,牛顿的《万有引力发现》源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四是针对体验改进型实践作业,要引导中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戴口罩雾气让眼睛潮湿怎么办、冬天室外拖地结冰容易让老师同学滑到怎么办”,也可以参加篆刻、陶艺、维修、小发明、小制作等操作实践,这些都可以让生活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工作室行政主持人韩晓斌老师作了总结发言,并提出四点要求。他认为,在当前国家正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选择中学生实践作业这一主题,对于改变教师教学重知识轻能力、课程资源利用重书本轻现实生活、作业形式重纸笔书写轻操作实践等倾向,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一是全面深入开展文献研究,准确把握实践作业的内涵、外延、功能、设计原则、方法。二是以自身和同事为调查对象,调查梳理已有的、可以借鉴的实践作业设计、实施和评价经验。三是依据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确定不同年级和学科学生实践作业的预期目标。四是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开发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为学生乐于参与、对学生动手操作和创造创新有促进作用的实践作业内容和形式。五是及时收集学生参与完成实践作业的效果信息,通过总结反思为改进作业设计提供一手资料。</p>

实践

作业

中学生

学生

实践性

老师

工作室

可以

学会

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