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冬注译《朱子读书法》导读

北陆玄英(魏冬)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我注译的新书《朱子读书法》近期已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45·4万字,收录朱子《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读书之要》,以及《养正遗规》《四库全书》《朱子语类》各本的朱子读书法汇编校注,是目前收入内容最齐全、注解最完整的朱子读书法足本。在完成中华关学中国行《正蒙》系列讲座之后,我将适时开办“朱子读书法”学习讲座,给大家讲述朱子关于阅读体认中华文化经典的态度、经验、方法、智慧,敬请期待关注。[抱拳][抱拳][抱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作者导言:主题之外的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 据有关统计报道,我们这个民族的读书数量,在世界上与其他民族相比是令人担忧的。我曾经就读书学习的状态,将我们这个民族中不善于读书学习的人分为以下几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 </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第一类是自认为做事第一,整天忙碌而不学习的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第二类是较为重视学习,也自认为努力学习,但不重视读书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第三类是重视读书,也在努力读书,但不会读书的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第四类是努力读书也掌握一些读书方法,但只读书而不实践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在我看来,以上种种现象,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在面对读书学习时存在的病态,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精神生活中“亚健康”状态的表现。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大批“讲国学”的机构与专家、“大师”大咖涌现出来,民间也热衷于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热衷于各种形式的“听讲座”,似乎全民族迎来了国学热、传统热的新时代。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整个民族还停留在讲国学、听国学的状态,真正扑下身子去读书的人并不多,会读书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说读了书之后切实躬行实践的人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 在我看来,这里所谓的“听”“讲”,实际上多是“口耳之学”,多数人仅仅嘴上说说,耳里过过,完了该干啥干啥,并不见得在个人精神生活和行为上有多少改变。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命脉,更多是“身心之学”,它要求人不仅要把圣贤遗训收拾到心里,而且要落实到身上,即不仅心里能知道,而且身上也能做得来,这无疑要求人们首先要从读书做起,从对圣贤经典的学习做起。没有这点,一切弘扬传统文化之类的,都是空头口号,都是神马浮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 但由于全民族读书的“亚健康”状态并没有彻底改变,由于我们民族中的不少人还浮躁、很急切,还幻想有一种轻松愉悦就能得到真理的法门存在,还对传统文化经典之间的内在结构和次第关系不了解,所以我们的学习还停留在不读书、伪读书、瞎读书的状态;所以实际来看,我们民族弘扬中华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的现状还是令人担忧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 在我看来,现在很多人开始重视国学、重视传统,这固然是好的;但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期缺失和不足,不会读书,特别是不会读经典的人,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实际也是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的。说得严重一点,如果大家都是在口头上说说传统文化,在标语上写写传统文化,但不去读书、不会读书,不去真心实意地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这实际上也有可能是在毁灭优秀的传统,毁灭真正的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 所以如何读书,如何读经典?仍是我们这个民族令人担忧和值得重视的事情,仍是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好在我们的古人,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极为重视对读书经验的积累和方法的探讨,而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朱熹提出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读书法门”,更对我们今天对治这些病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