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四方动 笔落惊瘟神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 胡川学区为了引导全体教师学习在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彰显正能量,记录身边亲人抗疫故事,讲述感人事迹,呼吁人们关注疫情,传递“抗疫”正能量,增强社会战胜疫情的信心,胡川学区党总支书记苏孝义同志用心谋划,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疫情期间“以文抗疫”征文活动。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号召,踊跃创作,用文字抒发对抗疫英雄的致敬,对无畏生死逆行者的感谢,对无私值守的志愿者的尊重和对防控疫情的自觉。截止目前,已创作90篇美文佳作,引来群里点赞无数。</p> <p class="ql-block">  做为开门之作,苏校长创作的《“疫”起同行 共度时艰》,讲述了对抗疫必胜的坚定信念,同时也是充满了对全体教师的谆谆教导,叮嘱大家科学防疫,强调“身体健康是船,心里健康是帆”,体现了苏校长浓浓的家国情怀和同事间的深厚情谊。大家深受感染,纷纷拿起笔墨,写下一行行对英雄的赞歌。</p> <p class="ql-block"> 大家的文章里有对英雄的感谢,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感慨,有男儿“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豪迈,有女子“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的柔情。一串串字符,犹如一枚枚发光的星星,汇聚成了一束耀眼的光,照进我们的生活,驱散了疫情带来的阴霾。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才是老师该有的样子,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这次居家抗疫,为大家提供了创作的机遇,也得益于苏校长的精心谋划,让大家有机会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此次活动作品数量繁多,题材各异,形式新颖,不拘一格。抒情散文,作品文字细腻,感情表达真挚,语言文字优美。诗歌也出现了别具一格的菱形体,令人耳目一新。记叙文的文章,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娓娓道来。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的作品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也为我们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宝贵经验。</p> <p class="ql-block">  读着这些发光的文字,我们的内心洒满了阳光,大家也在微信群里畅说感受,把因为疫情带来的阴霾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的感恩,对亲人同事的感谢,对遇见的珍惜。一串串字符,犹如一朵朵争相开放的花朵,把寒冷的冬天挡在身后,把对生活的热爱洒遍阿阳。</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彰显了胡川学区“向上向善”的育人理念,引导全体教师成为善文化的培育人和实践者,激发全体教师向上向善的意愿和情感,在育人的过程中不断践行爱与善,让善文化成为人生底色,形成共赞善人,共做善事,共传善情的舆论氛围。最后,引用苏校长的“写在最后”的话,给本次活动做一小结:</p><p class="ql-block"> 虽然是疫情期间,于我而言,每一天都是灿烂的日子,而这些灿烂来自于我的同仁们。大家的才华和爆发力超出了我的想象,对我的感动和鼓舞超出了我的预期。在这里我不一一细说,咱们的同事刘鑫的一篇小文我身同感受,写在这里,算是对这次活动的小结。</p><p class="ql-block"> 立冬时节,寒风袭来,蜗居家中,幸于阅读仁者之文,倍感温馨与温暖,心中阴霾随之一空,如星光落于心间,寂寥之心荡然无存。 </p><p class="ql-block"> 品一杯茶香,眺望故里,吾之心切,怅然之!于微信群中,品读同仁之美文,文风尽显家国情怀,责任与担当;情真意切,流畅自如;风格独特,内蕴深厚,真可谓“文关言时务,篇章见国风”,其文中感恩坚守于疫情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公安干警与乡镇、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常叹曰:“岁月静好,乃诸位负重前行!”吾辈期盼山河无恙、人间皆安!</p><p class="ql-block"> 诗人屈原曰:“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之心感天动地,疫情临至时,吾辈当尽绵薄之力。师者亦为读书人,诸位以文点亮抗疫之心魄,以文传递思想之火光,以文赓续精神之耀光,以文为前线战士呐喊助威,以文弘扬社会正能量,以文担育人之初心,静如水,动如风!</p><p class="ql-block">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怀壮志者人恒敬之。子曰:“温故而知新”,信念之航帆与诸君思想交汇,愿吾辈执念立德树人之使命,铸造立志强国之雄风,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