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广东省湛江市的标志建筑三帆广场,头帆、肚帆、尾帆高悬,象征着城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乘风破浪,三帆雕塑是广州美术学院的梁明诚教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创作的,取意唐诗《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p> <p class="ql-block"> △在霞山观海长廊远眺湛江军港,可隐约看见有075两栖攻击舰、071船坞登陆舰、054导弹护卫舰,南海舰队入役不久的新型医院船南医13号则看得比较清楚,最近几年新型舰艇列装海军的速度很快,估计2035年左右能在总吨位上追平美国海军。</p> <p class="ql-block"> △在湛江的红树林能时常看到一些珍稀鸟类,有珍禽黑面琵鹭、中华凤鸥等,甚至有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勺嘴鹬,图为栖息在红树林上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面琵鹭。</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栈道。</p> <p class="ql-block"> △红树林并不只是单指一片树林,它实际上是一个生态系统,包含生长有红树林植物的湿地以及多种生物,湛江的红树林植物有白骨壤、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等,广东省是中国红树林中面积最大的地区,其中近80%在湛江。</p> <p class="ql-block"> △霞山观海长廊的"人龙舞"雕塑,人龙舞是湛江地区特有的一项民俗喜庆表演,盛行于雷州半岛一带。</p> <p class="ql-block"> △沿着霞山观海长廊漫步,海风拂面,极为惬意。</p> <p class="ql-block"> △打卡后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 △去湛江博物馆打卡,可惜闭门谢客,无奈之余,拍了拍外景,话说湛江博物馆的主楼模仿的是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蛮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梧州市,广西东大门,古称苍梧、广信,历史悠久。</p> <p class="ql-block"> △梧州地处浔江、桂江、西江三江汇流之地,自古以来被称作"三江总汇",图为流经梧州市区的桂江。</p> <p class="ql-block"> △梧州物产丰富、水运便捷,清末民国时期,是仅次于广州的华南第二大城市,大批商铺、旅店、饭馆聚集于此,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百年商埠"之美誉,为经商而建造的骑楼</span>规模在两广数一数二,至今尚存有民国时期的大片骑楼群,图为梧州骑楼群牌坊。</p> <p class="ql-block"> △这些骑楼在抗战期间遭受日寇飞机的反复轰炸,毁损严重,残留下来的维护也不很得力,大都显得十分破败。</p> <p class="ql-block"> △当地也翻新了一些,但基本上只是门面光鲜,楼的主体结构没有太大的改善。</p> <p class="ql-block"> △翻新的门面自然是用来开店铺的。</p> <p class="ql-block"> △骑楼群的标志地段有孙中山的塑像,当年孙先生在广西除<span style="font-size: 18px;">辛亥革命时期策动镇南关起义外,大革命时期还在桂林成立大本营以督导北伐,其间时常</span>路过梧州,这组雕像是孙中山巡视梧州思达医院时与美籍院长毕济时、牧师李汤士在一起,思达医院前身是美国美南浸信教会医院,始建于1903年,是广西历史上最早的现代综合医院,现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p> <p class="ql-block"> △骑楼群中的历史坐标新西旅店,楼高七层,始建于1936年,最初叫西宁酒店,抗战时期因日机轰炸而一度停业,到1946年复业时改称为新西酒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它是梧州乃至两广首屈一指的豪华酒店,有装修豪华的客房六十余间,五楼餐厅能一次接待一百几十人就餐,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西江梧州城区段。西江是珠江水系干流之一,全长2214千米,为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流,西江干流各段在各地名称是不同的,源头至贵州省望谟县称南盘江,以下至广西来宾市称红水河,再以下至广西桂平市区称黔江,桂平市区至梧州市称浔江,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始称西江。</p> <p class="ql-block"> △以前梧州沿西江有通达香港、广州、南宁、珠海等地的客轮,因航程时间长,和现代人的时间观念不合,客源日渐枯竭,只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面停航,但货轮还是在穿梭往返,一片繁忙,确保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江航运量稳坐中国内河航运量的第二把交椅,仅次于长江。</span></p> <p class="ql-block"> △梧州市地处三江汇流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的时间长,特别是夏季降雨量大,洪涝灾害频繁,历史上百姓们为祈求风调雨顺、航运平安,对水神就有着特别的崇拜,作为水神之一的龙母是桂东粤西地区独有的信俗,来到梧州,自然要去龙母庙看看。</p>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龙母在公元前290年出生于梧州藤县,父姓温,出生时头发即长尺余,长大后成为百越地区一氏族首领,传说龙母下河捕鱼带回一枚其大如斗的石蛋,后来从石蛋中竟孵出五条小龙,龙母将小龙喂养大后放回江中,龙母之名由此而得。</p> <p class="ql-block"> △龙母庙中的五龙塑像。</p> <p class="ql-block"> △龙母历朝历代都受到过皇帝的敕封,秦始皇题敕"秦龙母永世留芳",汉高祖题敕"温氏程溪夫人永载史册",汉武帝题敕"秦龙母女娲氏之再生",唐太宗封"永安夫人",宋太祖封"温氏娘娘永济夫人",明太祖封"永宁夫人",清圣祖封"水府元君"。</p> <p class="ql-block"> △传说龙母生于农历五月初八,后来民间对西江水神的崇拜逐渐定格在龙母崇拜上,信俗之一就是每年五月初八盛大的"龙母诞",据专家考证,"龙母诞"滥觞于战国,形成于魏晋,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其历史文化十分悠久,活动形式以拜谒仪式、民间庆典、船舶江祭等活动为主,上图为迎接2007年"龙母诞"而塑造的龙母塑像,高三十八米,现已经成为梧州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 △在龙母庙俯瞰梧州市区,山脚的河流为桂江。</p> <p class="ql-block"> △奔驰在广西贺州大地上,极目之处,风光旖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别引人入胜,地级贺州市位于广西东北三省交界处,朝北行是湖南,往东去是广东。</p> <p class="ql-block"> △山如黛螺。</p> <p class="ql-block"> △一峰兀立,如擎天之柱。</p> <p class="ql-block"> △在贺州城区,也有这种拔地而起的石灰岩孤峰,图为沐浴着朝阳的贺州灵峰。</p> <p class="ql-block"> △灵峰石壁之上,有多幅摩崖石刻,这里的灵峰岩三字为民国时期桂系将领王赞斌所书。</p> <p class="ql-block"> △灵峰山麓,有留趣山古钟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馆内展示有铺门慧公寿塔,乃安葬会仙寺创始人智岩慧公的舍利塔,元至正四年(1344年)所立,为六角型三层亭阁式青石塔,塔上镌有铭文二百余字,石塔工艺精湛,造型优美。</p> <p class="ql-block"> △馆内有一弧型钟廊,陈列着十九口明清时的圆口铁钟,大多是附近寺庙的寺钟,搜集后集中于此处展示,可以看出,晚明和南明时铸造的工艺较粗陋,清康(熙)乾(隆)年间铸造的工艺较精细,铭文也讲究不少,国力的盛衰由此可见一斑,铁钟钟钮均是蒲牢造型(传说蒲牢是龙九子之一,好鸣),钟钮之中串锁诸钟的铁链为拉动原贺江渡船之链,亦是文物。</p> <p class="ql-block"> △馆内建有一座雕梁画栋的钟亭,专门安置着镇馆之宝"乾亨寺钟",此钟铸造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大宝四年(961年),钟高一米三三,钟重七百五十多千克,铜质,铸造工艺非常考究,全钟体态优美、古朴厚重且保存完好,钟体镌有铭文千余字。南汉是五代十国时的地方割据势力,十国之一,其地理位置位于现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历四帝,国祚仅五十五年,971年(南汉大宝十四年、北宋开宝四年)被宋军所灭。</p> <p class="ql-block"> △乾亨寺钟铭文(局部)。</p> <p class="ql-block"> △铭文全文碑刻。</p> <p class="ql-block"> △贺州园博园,是以"山水贺寿、诗意乡愁"为主题打造的园林园艺博览园,贺州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森林覆盖率高,全市九十岁以上老人超过8000人,百岁以上老人近500人,长寿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之高排在全国前列,是名符其实的长寿之乡。</p> <p class="ql-block"> △园博园的主体雕塑,取材出土于贺州市的青铜器麒麟尊,连同基座高约9.5米,彰显了贺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 △长寿阁。</p> <p class="ql-block"> △广西十四个地级市在园博园中都有自己的展园,自上而下分别是梧州园、贵港园、崇左园。</p> <p class="ql-block"> △园区内处处饰以嶙峋的山石、葱郁的林木、古韵的楼台、再配上一泓碧水,显得十分清幽雅致。</p> <p class="ql-block">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今贺州、昭平一带设置了临贺县,县治自那时起到1951年止一直在现今贺州市的贺街镇,两千年岁月沧桑肯定要在贺街留下一些痕迹,历代遗物总是有一点的,到了贺州地界,自然要去凭吊一番,图为贺江江畔的贺街镇一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双曲拱桥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 △临贺故城内的贺州文庙,该文庙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距今已有九百二十余年历史,文庙内有一棵大榕树,树龄有一千多年,历史书上自南宋起的每一页兴衰荣辱,这棵大榕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内的孔夫子和四圣,大殿的藻井有些出彩,但我觉得安徽旌德文庙的藻井更漂亮。</p> <p class="ql-block"> △贺州文庙虽然自北宋始建,但历朝屡建屡毁,现在的建筑是2017年迁建的,所以贺州文庙并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贺故城才是,但贺城文庙现在临贺故城内,所以加一个"之"字就可以大沾其光了。</p> <p class="ql-block"> △本来以为是祭祀唐漳郡侯陈元光的,一看却不是,是纪念唐初一位书生的,一说陈姓,一说王姓,传说这位书生不愿入仕隐居在此处,在贺江上设义渡帮助百姓,后来为纪念他建造了陈王庙,离此处不远的浮山寺上亦有陈王祠,也是纪念他的,只是不知道为何称陈王,也不知道庙门对联如何用开漳圣王,开漳圣王是特指陈元光的,他在唐代有开漳兴闽之功,与这书生显然不是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 △临贺故城内有二十多处宗族祠堂,如廖姓、李姓、黄姓、罗姓、岑姓、王姓、刘姓、谢姓等,祠堂多为老房子,也有翻新的,图片自上而下分别是罗氏宗祠,王氏宗祠和刘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图为临贺故城残留的城墙。西汉年间,临贺县城常遇水患,所以从东汉时迁移到此处另建新城,新城东面是贺江,可以倚此作为天然屏障,西、南、北三面则于建武元年(25年)夯筑高六七米的城垣,周长达四千余米,南汉时开始在城垣内衬砌印花红砖,至南宋时又在城垣内外包砌青色城砖,因战乱影响,绝大部分城墙在民国时期被拆毁,只剩下如今这一段南城墙,另外,临贺城故城原建有的文庙、赤帝宫、都司府、万寿宫、魁星楼、桂花井、文笔塔以及一批寺庙建筑,如今大部分已难觅踪迹。</p> <p class="ql-block"> △临贺故城文笔塔。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文笔塔,一般在城市的东面或南面选址,为祈愿当地文运昌盛而建,临贺故城文笔塔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 ,塔为五层,高二十七米,塔身呈六角形,用大青砖包砌,塔顶覆盖绿色琉璃瓦,塔的最上层原有一口大名鼎鼎的乾亨寺铜钟,后移至留趣山古钟展览馆保存,临贺故城文笔塔的整体造型宛如毛笔,塔刹如笔之毫锋,直刺苍穹,想必是想凝天地正气、蕴日月精华吧。</p> <p class="ql-block"> △贺州境内有一遐迩闻名的古镇黄姚,一直想来却没能成行,这次捞着机会了,目标,黄姚,走着!</p> <p class="ql-block"> △黄姚古镇四周群峰环伺,地理位置相对封闭,镇上居民以姚、黄两姓居多,古镇因此而得名,黄姚古镇在北宋开宝年间就已成型,明代沿江扩建拓展了规模,至清代达到鼎盛。</p> <p class="ql-block"> △黄姚著名的景点龙爪榕,树龄八百五十多年,古镇中最古老的榕树之一,因其枝干从半空倒垂而下,仿佛神龙探爪而得其名。</p> <p class="ql-block"> △龙门榕,树枝弯曲盘旋生长后竟然形成一天然的树门,树冠与龙爪榕交织成为黄姚近千年冠以"龙"名的两护卫,这风水端的是不凡。</p> <p class="ql-block"> △睡仙榕,虬枝不伸向苍天却向地面舒展,传说是吕洞宾醉卧其上三百年,然后树就长成了这般模样。</p> <p class="ql-block"> △黄姚的寺观庙祠现保存有二十多处。</p> <p class="ql-block"> △仙人井是黄姚居民的主水源,井分五池,均有专司,有的是饮用的,有的是淘米洗菜的,有的是洗衣服的,有的是洗农具的,当地居民从不会弄错,真是井然有序、井井有条。</p> <p class="ql-block"> △黄姚的一处古宅"司马第",主人莫霭然在清代做过同知,时人称之莫司马,现此宅仍由其后人住着,所以只能在门外看看,"司马第"沿地势建造,房屋垫高后由石阶进门,此外后厅又比前厅高,寓意步步高升,石阶边的石鼓和旗杆石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黄姚古街的铺路石是黑石,岁月的摩挲洗涮使得这些石块润滑晶莹,仿佛是块块墨玉,图中状如魚形的铺街石称为鲤鱼石,为黄姚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黄姚又一著名景点带龙桥,带龙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578年)重修,此桥的石块连结不用任何粘合剂,是用特制的铁卯固定的,2016年5月19日,中国邮政发行第二套中国古镇特种邮票六枚,黄姚古镇入选,代表黄姚形象的就是带龙桥。</p> <p class="ql-block"> △图中的守望楼、东门楼、亦孔之固均是黄姚的防御寨门,亦孔之固,语出《诗经.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有祈福之意。</p> <p class="ql-block"> △千年黄姚,历经沧桑,但韵味长存,华夏大地上有众多的古镇,黄姚能够从这些古镇中脱颖而吸引住游客,就是她独特的韵味,这韵味一是古朴,老屋老街老井老桥,古江古树古庙古匾,无一不流溢着古趣;二是清雅,古镇背倚苍翠秀丽的酒壶山,面临清波微漾的姚江,处处晴翠接天,举目小桥流水,水墨画一般的清幽雅致,何人至此能不被撩拨出盎然的游兴?斯景斯情,如歌如诉,如诗如画,美哉黄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