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岔沟的老头山

褚微娜

<p class="ql-block">  百度一下“老头山”,是在兴安盟突泉境内的一个打造优美的风景区,海拔1392.1米,很有名气,可是大家知道吗?兴安盟境内还有一座老头山,那就是五岔沟林业局西口林场辖区内的老头山望火楼,海拔1606米,这里地处偏远,除了本地人,鲜有人知,除了少数林业人,更是鲜有人登。</p> <p class="ql-block">  五岔沟林业局的望火楼,一共有8处,都是位于高山之巅,视野开阔,视线所及是百公里开外的各个山头林片,如果哪里发生火情、烟点会第一时间被护林员发现并上报,岗位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高山之巅的艰辛呢,可想而知。1989年之前,老头山望火楼是由森林警察部队驻守,之后由五岔沟林业局接管,建设了望火楼,委派了护林员,看守山林至今。</p> <p class="ql-block">  为了给一线护林员送物资送温暖,局领导带领机关干部职工组成了慰问组,到最偏远最艰苦的地方去,这一站我们踏上了登老头山的路,目前五岔沟林业局辖区内海拔最高的望火楼。 </p><p class="ql-block"> 去之前,大家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预想到这次登山一定非同寻常,因为听老一辈林业人说,那里山高坡陡,车只能开到山脚下,没有台阶,上山下山得按小半天儿估算……</p> <p class="ql-block">  到了山脚下就已经领略了山路的艰险,有一辆车陷进水坑里了,靠另一辆车拖拽才出来。大家拎着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一步步向山顶进军。好像没过几分钟就已经感觉到腿又酸又沉,前行的每一步都很艰难,刚望到一个山顶充满了希望,以为那就是终点,结果一个坡接一个坡,被它忽悠了五六次……越往上走,林地里的雪越多,十月,在这里已经分不清是秋天还是冬天。最后两个陡坡布满了乱石,每一块石头都是松动的,稍不注意就会崴脚或是绊倒,大家有的用木棍做拐杖,有的干脆四脚爬,此时每个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顾及不了什么行进方式只想着怎么安全顺利通过。</p> <p class="ql-block">  老头山望火楼的护林员王景才和田士军到半山腰迎接我们,他们说已经在另一侧山坡等我们两个多小时了。一见到他们,我们真的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爬了两个小时的山终于见到亲人啦!两位都是老护林员了,田士军在这里已工作八年,王景才在这里最久,1991年至今,真的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坚韧。爬一次山得多长时间啊?吃的喝的就这么往上扛吗?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啊?想过换工作吗?“我和场长说了,我啥时候干不动了告诉你!”王景才笑着说,这笑中有热情又有几分豪迈,他的话真的令我们大家瞬间感到惊讶,又在意料之中,这就是我们林业人最朴实无华的张扬,最掷地有声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  快到山顶了,终于到山顶了,三根石头垒出来的石柱就是山顶的标志。回望来路,真的是自己一步一步爬上来的,眺望远方,林海浩瀚,山峦起伏。此时,对美景的陶醉已经抹平了攀爬的辛苦,对护林员的理解也已淹没了自己的娇惰。“这些年来,真希望你们能上来看看我们,来了就知道我们这里是什么样了。”在这里工作十年的站长杨志强动情地说。是啊,上来就知道了,真的感受到了你们的不易和辛苦,这海拔1606米的高山,轻装上来一次都得近两个小时,如果背上吃的喝的就得四五个小时。站员高文军给我们介绍说:“我们平时吃的多是不用水的饭菜,米饭还得洗米太费水,平时以馒头为主,菜都是尽量不用水洗的菜。防火期我们不敢用火,就吃些凉的对付一下……”他们说得云淡风轻,可我们听得却是厚重深沉。</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慰问组为他们送上了物资慰问品和学习书籍,还奉上了一台精彩的小节目,唱歌、乐器演奏和双簧表演。看着他们幸福的笑颜,听着他们激动的话语,我们感觉相处的时间太短了,慰问的心情还没有完全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在下山那一刻却悄悄地变成了歉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难,在下山的一个半小时里体会得淋漓尽致,每个人的腿都抖得厉害,从大腿到膝盖、小腿,再到大拇脚趾头,没一处不疼的……</p> <p class="ql-block">  慰问结束了,可我的心情久久未能平复,带着对老头山的敬畏,我打听到了一位在老头山望火楼最早工作过的护林员之一——西口林场白铁桩,今年已经57岁了,1990年-1997年间他在山上坚守了八年,第一年他刚刚结婚,第二年儿子出生他也只在家中陪护妻儿七天就又上山了。谈及那段岁月,他意味深长:那时候山上面的房子是板夹泥,四面透风,屋里也就五平米,有一个铁炉子和两张床,那时候场里资金紧张,一个月就发三包洋蜡,入冬就在房子外面钉上塑料布算是做保暖,冬天化雪水用,春夏就上小河沟里洗把脸,背水上来。和林业局、各林场通讯联系用的是手摇马达的15瓦单边带报话机,报送信息时需要背着天线在山上找信号,后来到了1995年换成了插转台对讲机,可以随身携带了,可以定时汇报了,但电瓶怕冻,山上必须一直有人值守,不能断人。山上的那三根石柱就是他们几人最初堆垒而成的,取名“塔林”。白铁桩还写了一首小诗:巍巍兴安老头山,俯首西口在眼前,狂风伴奏松做舞,我为护林愿吃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白铁桩在老头山(拍摄于199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现在的管护站</span></p> <p class="ql-block">老头山,这里书写着五岔沟林业局的历史,汇聚了五岔沟林业人的精神; </p><p class="ql-block">这里,除了山上的管护房、太阳能板和瞭望塔外,再无人工痕迹;</p><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悠久的传说,只有平凡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这里,四季,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这里,塔林,就是林业人的丰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