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11月9日上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创新街小学教育共同体在报告厅举行了语文学科集体教研活动,活动聚焦于“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部分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中,教导副主任李健楠从“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出发,认为教师作为作业的设计者和评价者,需要实现四个转向:1. 作业观转向:从“工具”到“发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本前提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作业分析转向:从“随意”到“严谨”。高质量的作业建立在教师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体现出对不同学生群体、学生不同能力类型和不同思维水平的关注。3.作业设计转向:从“割裂”到“整合”。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只是简单的叠加,而要从整合的角度设计作业。4.作业评价转向:从“判断”到“增值”。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知识体系、思维方法、学习态度和策略是否得到优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校教师谢赛赛和蒋子荷加入了管城区作业建设推广团队,在经过多次学习培训之后,她们在作业设计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并在活动中进行了分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赛赛老师强调作业的设计必须基于一定的评价标准。学生是处在发展中的独立个体,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是需要通过学校教学过程来完成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会让家长和学生都减少对成绩的依赖。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将原来的“育分”改变为“育人”。作业设计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谢赛赛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了自己在作业设计中的一些方法、技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子荷老师认为“减”的目的是为了提“质”。减少作业负担不意味着降低作业的水准,反而是要进行作业提质。“双减”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更加注重分层性、结构性。她根据过往参加培训学习的经历,向大家分享了省外学校及管城区部分学校在作业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列举了身边教师在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创新之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例如,我校六年级语文教师肖梅为了鼓励学生深度阅读,和学生一起制定月度读书计划,引导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梳理书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形式新颖,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的认识,达到了有效阅读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共同体教师共同商讨,努力实现作业设计的多元化,个性化。在作业设计上用足心思、下足功夫,真正做到有效减量增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