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华盛顿博物馆文化很浓郁,各种各样的博物馆遍布市区纵横交汇的大路上。<br> 华盛顿大道800号,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国际间谍博物馆就是很有历史趣味的博物馆,而毗邻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大楼。<br> 国际间谍博物馆是由克利夫兰市的马尔莱特公司出资4000万美元,历时七年建成,马尔莱特公司之所以要兴建国际间谍博物馆,是因为该公司的创建人米尔顿·马尔兹曾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安全局官员,并分别负责破译密码和电子窃听工作。<br> 间谍博物馆2002年正式开放。<br> 博物馆藏品是从美国、加拿大、英国、以色列、前东德、西德、前苏联、捷克、乌克兰和波兰等地收集而来600多件间谍工具。部分装备见证了一些国家历史上最著名的间谍活动,尤其冷战时期。看看这些展品还是挺让人大开眼界的。里面还有高级情报官员和专家的第一人称视角的讲述,很生动。<br>除了藏品,博物馆布展也很好,灯光、展室设计别具一格,拍照也很酷。博物馆入口处还有一所纪念品店也很值得逛逛。</h3> <h3> 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被推崇为“美国间谍活动之父”,“当年他自己出钱建立了间谍网,为美国赢得独立战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创办者马尔茨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间谍对我们及世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中情局官员出身的馆长更是把谍报工作与国人的生死连在一起,“‘9·11’事件就是最好的说明”。<br> 不知是参观者因此改变了对间谍的看法,还是难以抑制对那些神秘武器的好奇,纷纷在博物馆专门提供的间谍仪器上一试身手。我也戴上窃听耳机,让夫人到很远的一间展厅去说话。按下窃听电钮,在嘈杂的环境中,我能清晰听见她所说的中文。再按下电钮,她的话已被录下。<br> 在“间谍”电脑前,我在键盘上随意敲一个地址,便在华盛顿众多建筑物中慢慢凸现出来,它越来越大,周围街道、邻舍和环境清晰可见。<br> 有矛就有盾。知道如何刺探别人,也就知道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博物馆不忘为参观者提供当一回FBI和反间谍特工的机会。在具有培训性质的展厅里,介绍了间谍的各种乔装术:男扮女,女扮男,让人真假难辨。然后看你能否识别间谍。电脑屏幕上出现一美女,提示:据报,女间谍唐娜今天下午到皇家旅馆转交情报,你必须把她抓获。接着摄像机推向旅馆大厅,人群混杂,搜索半天不见唐娜踪影。你怎么也不会想到,她竟然成了一个弯腰弓背、手持拐杖、满脸胡须的老翁。</h3> <h3> 对那些大名鼎鼎的间谍及他们的活动介绍频频出现在展厅中的电视屏幕、图片和文字说明上。堪称华盛顿左膀右臂的是一位世界级知名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位发明避雷针的北美绅士,除了是世界公认的杰出科学家,还是华盛顿手下名头最响的间谍。乔治·华盛顿时代的一位代号为“355”的美国女间谍,不仅是美国历史上最出色间谍的祖师,还被看成是拯救美国的英雄。据说在当时众多间谍中,她最受华盛顿赏识。“独立战争中,她提供了最重要的情报,帮助华盛顿揭开了美军叛变将领本尼狄克·阿诺德的真面目,此人曾妄图以2万英镑的价格将西点要塞出卖给英军。此外,她还单枪匹马擒获了英军情报首脑约翰·安德烈少校,使英军的情报网几乎陷于瘫痪,成功地帮助美国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然而,这么知名的间谍,却无人知晓她的真实姓名”。</h3> <h3>美国国际间谍博物馆是世界各国“间谍文化”的缩影。<br> 门厅的中央玻璃罩里还摆着一套中国“乾隆御书”的《孙子兵法》竹简,旁边是英文译本。其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名句。</h3> <h3> 有的间谍工具技术十分先进。藏有微缩胶片的刮胡刀、手提箱照相机、手表形状的窃听器,这些功能先进的间谍用品凝聚了一个时代的最新技术。一架小巧、高清晰度的米诺克斯照相机曾经被克格勃上校潘夫斯基使用,拍摄了大量苏联核机密。这种照相机的感光度和快门速度事先设定,相机上有一根简单实用的测距珠链。克格勃王牌间谍克格夫妇的一个化妆盒是一台利用了电子感光(CCD)原理的复印机,它设计精巧,使用方便,而类似的现代复印机在40年之后才使用了这个概念。<br>国际间谍博物馆”收集到的间谍工具只是间谍世界中很少一部分,大多数间谍工具仍处于绝密的状态,普通人根本难以一睹真容。</h3> <h3> 有一个展厅是专门介绍间谍名人的,其中包括厨师朱丽亚·奇尔德,她当年曾经在斯里兰卡为CIA的前身OSS——战略机构办公室搜集机密情报。博物馆的执行主管皮特·阿尼斯特说:“连她做的菜里都满是冒险的味道!”此外,这些女特工中还有德国出生的好莱性感影后玛琳·黛德丽,她竟然曾为OSS录制过宣传反德国纳粹的革命歌曲,实在是艺高胆大。</h3> <h3> 做成一支血红色唇膏样式的微型手枪,绰号叫做“死亡之吻”,这是克格勃女特工使用的防身手枪。<br> 美国中央情报局1949年发明的黑色钢笔样式的催泪枪。<br> 路边邮筒上的一个粉笔记号、电线杆底下一个空烟盒或者大树旁一个可乐罐,窗台上的一盆花、书架上的一本书或者书桌上的一个相框,则是随时在收听你谈话的窃听器。<br>一次性打火机样式的微型发报机。在展出的偷拍设备中,除了各种打火机式、戒指式、手表式、钢笔式照相机外,还有前苏联克格勃使用的纽扣相机。纽扣相机看上去与平常的纽扣无异,但只要启动口袋里的装置,假纽扣就会打开一条缝快速摄影。<br></h3> <h3>一种“鞋跟窃听器”是前苏联克格勃的产品,这是克格勃于上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期间发明的。在一个皮鞋的鞋跟内,被安装在里面的微型话筒、微型麦克风和电池等,这种“鞋跟窃听器”的使用通常是克格勃买通一名被窃听者的女仆或仆人,让其在主人的鞋跟内嵌上这种“窃听设备”,一旦窃听器被激活,这只鞋跟将会成为一座走动的“广播站”,它将把穿鞋者所有的谈话一字不漏地传输到附近的接收器上去。</h3> <h3>1978年,一名保加利亚特工利用这样的一把雨伞,在伦敦街头暗杀了保加利亚持不同政见者格奥吉-马尔科夫。技术人员对普通雨伞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装,只要一按机关,就能向目标喷射毒物。以马尔科夫为例,雨伞中射出的小球含有蓖麻毒素,这种小球肉眼几乎看不到。国际间谍博物馆展示了一把在莫斯科特制的毒雨伞复制品。</h3> <h3> 空中飞翔的和平鸽也可按装摄像机,这是无人飞机的刍型。</h3> <h3><br> 微型Model F-21相机在1970年左右由克格勃发明,可隐藏于扣眼中,有一个可由使用者从口袋按动的机关。只要挤压快门绳和假扣眼就能拍照。这种隐藏在扣眼的微型相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像政治家集会这样的公共活动中使用。博加特指出,曾在中情局情报部门工作多年的国际间谍博物馆馆长彼得-厄尼斯特就曾用过这样的间谍相机。中,有一个可由使用者从口袋按动的机关。只要挤压快门绳和假扣眼就能拍照。这种隐藏在扣眼的微型相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像政治家集会这样的公共活动中使用。博加特指出,曾在中情局情报部门工作多年的国际间谍博物馆馆长彼得-厄尼斯特就曾用过这样的间谍相机。</h3> <h3> 除了藏品,博物馆布展也很好,灯光、展室设计别具一格,拍照也很酷。博物馆入口处还有一所纪念品店也很值得逛逛。</h3> <h3>1964年007电影《金手指》中特工詹姆斯·邦德的座驾阿斯顿·马丁D85跑车。<br>这位英国军情六处特工虽属虚构,这辆美国造“谍车”却货真价实,据说还曾激发美国情报机构研发类似装置。</h3> <h3>特务们执行任务时戴的头套,很逼真,可以五分钟化妆成老人,年青人。</h3> <h3>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驻东欧的西方外交官都尽量避免在当地购买服装,他们更喜欢从西方邮购衣服和鞋子。在罗马尼亚,情报部门将西方外交官这一习惯当作了其秘密行动的一个优势,他们与邮政部门合作在鞋跟安设了发射机。博加特说,服务员在打扫房间中,无意中发现了这种录音设备,外交官回到房间,信号就会出现,而当他们全部离开,信号就消失了。</h3> <h3> 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美国著名间谍,鼹鼠”埃姆斯在冷战间谍史闻名遐迩。<br> 被视为“英雄”的间谍很多,但变节者也不少。美国中情局有史以来最大的“鼹鼠”埃姆斯,从其父开始就为中情局效劳。可他为贪得200多万美元,9年中至少向克格勃出卖了30名中情局在前苏联的秘密间谍同行,致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被处死。在美国联邦调查局负责反间谍活动的特工汉森,向俄罗斯出卖情报达15年之久,直到2001年2月才被捕。<br> 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间谍也有败露的时候。情报部门这些人早有安排:一是“溜”,二是“死”。美国中情局设计的“直肠工具套件”,全套器具都装在一个药丸大小的胶囊里,可以藏在人身上任何有孔的地方。一旦间谍被抓,想逃命可全指望胶囊里的那些小巧玲珑的特殊工具了。实在逃不了的,最后只能依靠小小的一片“致命药”,它由氰化物或其他剧毒药品制成,据说审讯前服用效果极好。<br> 参观至此,人们感到当间谍不仅神秘、而且残酷。难道世上非有间谍不可?带着沉思刚刚跨出“绝命药”展厅,另一扇门前赫然出现一段摘自圣经的话:耶和华让摩西派人去窥探迦南地,看那里的人是强是弱、是多是少,土地是肥是瘠……那意思好像是说搞情报是从上帝那里得到的旨意,天经地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