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此美篇内容由滑石小学141班的小可爱献上</p> <p class="ql-block"> “双减”就是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心灵,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p><p class="ql-block"> “双减”政策落地后,对老师,家长,学生都是一种考验和磨练,怎样让老师,家长,学生慢慢步入双减的道路,首先需要老师自修,自我改变。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要效率,老师要改革自身的教育观念。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积极投入教学研究中,研读教材,研读学生,研读”双减”。在课堂中,重点训练学生大胆画数学,表达数学,人人参与的教学模式。回家的家作形式多样,重点以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反思,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主的多种活动。</p> <p class="ql-block">一、画数学</p><p class="ql-block"> 孩子天生就是画家,天生会涂鸦,天生喜欢画画,针对儿童这一特点,我会根据教材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概括性的数学题让同学画数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画10</p> <p class="ql-block">设计意图: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10》的教学很重要,它是链接数王国的重要节点。教材上的10可以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5个5个数,渗透了10的分与合。我就在思考,还可以三个三个数,四个四个数,会引发学生怎样的思考。结合二年级的《认识乘法》,我引导学生3个3个画还剩1个,渗透画3个3还多1个,4个4个画还剩2个,渗透画2个4还剩2个。最后借助计数器上升到直接可以画一个10,激发了孩子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2、画5以内的加减法</p> <p class="ql-block">能把想的画出来是一种挑战,能把画的说出来,讲明白是一种突破。听听孩子们解读自己的画。</p> <p class="ql-block">55份充满童年味道的画,洋溢着孩子们对生活的理解,对数学的思考。孩子的思维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设计意图:《5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在熟练掌握了10以内分与合后,第一次正式认识加法和减法。苏教版的教材都是以切近儿童生活的情景图出示问题,让学生读图识信息,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基于这个灵感,我设计了孩子自己画《5以内的加减法》,让孩子自己顿悟加减法的意义,把看不见的思维画出来,鱼跃在纸上。避免了在计算减法算式时小数减去大数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3、画垃圾分类</p> <p class="ql-block">设计意图:基于创文知识的学习和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分一分》的思考,我设计了开放的,综合性的数学作业,画垃圾分类。在画画中浸润孩子在创文知识的理解,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而且也扩充了数学课本知识,将学习的分一分知识用在生活中,又一次巩固内化的数学课本内容。</p> <p class="ql-block">4、画图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设计意图:一年级看图解决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很难。前面学习的一个情景图片可以写2个加法算式或者2个减法算式或者4个算式(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而看图解决问题这节课,加入了新的数学元素“括线”和“?”,根据?出现的位置,一个情景图只可以列一个符合条件的算式。为了充分的理解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关系,我引导同学们自己画图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将前面的一幅图四个算式经过学生思维的加工过滤成为一个算式。为以后学习应用题和此类问题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数学学习,包含的意义是多元的,老师多了一份对教材的深度钻研,孩子多了一份童年难忘的学习历程。每个学习形式里都渗透着孩子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重组,让看不见的数学思维变成了听得见的声音,让看不见的思维变成美丽的图画,生活中的万物都自带数学的信息,数学的颜色,数学的味道,我们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最好的学习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发生,让孩子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让我们相信坚持的力量!希望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我们老师,我们学生都能成为幸福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