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p><p class="ql-block">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p> <p class="ql-block"> 黄花带露,细雨生寒,在这秋意虽未尽消,寒风凛然而至的立冬时节,息县第一小学西校区全体语文教师在王群校长的带领下,由胡婉娜主任主持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鲁晓莉老师的《金色的草地》一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本课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同时学会仔细观察事物并运用到实践。</p> <p class="ql-block"> 鲁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授课教师扎实的语文基础和语文素养,呈现了教师清晰、简明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聚焦重点段落来赏读课文,通过品味语句来感受文章情感,并能很巧妙地通过图片播放引导学生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呈现了一个完整优秀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这堂课值得嘉许的另一个地方是鲁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感受的设计: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归纳;小组讨论环节则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潘慧琼老师带来王维的《山居秋冥》一课。潘老师娓娓道来的教学风格和自身形象气质与本课风格十分相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非常有代入感的课堂氛围。潘老师在教学开始就把基调铺垫好了,让孩子从诗题的字眼出发,理解诗题,铺垫诗句,步步深入,循循善诱。她以课文标题中的“居”一字作为切入点,设计教学主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层次清晰,教学板书简洁明了。在老师的引导下,整节课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表现得恰到好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做到了把课堂建立在深厚的文本探究以及素养提升之上。</span></p> <p class="ql-block"> 语各有伦,而归于简。两位老师的课题内容不同,教学切入点自有选择,课堂构思各有特色,重点落实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力求教学目标的简约和教学内容的简明,异曲同工,殊途同归。</p> <p class="ql-block">学者之言,鞭辟入理</p><p class="ql-block"> 王校长最后引领听课组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准的评课。</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各抒己见,对两节课予以充分的肯定,也毫无保留的提出具体建议。</p><p class="ql-block">王校长对两节课进行的点评更是高屋建瓴,一语破的,精准深入,使与会教师拨云见日、如获至宝。</p> <p class="ql-block"> 总之,授课老师精彩绝妙的课堂展示、听课老师精辟入里的分析点评,使听课学生、与教师都受益满满,如沐春风,如饮甘醇。</p><p class="ql-block"> 正所谓:“与善人居,如闻芝兰,与之化焉。”此次教研活动进一步营造了“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建”的良好教学氛围。我们将以此次主题教研活动为契机,升华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师生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图文:姚晶</p><p class="ql-block">审核:胡婉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