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上海与5位久未谋面的同窗好友欢聚后,原计划驾车从沈家湾码头乘渡轮去泗礁岛,可惜天公不作美,于是改道来到嘉兴南湖。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嘉兴南湖</h3> 近年来,南湖因为一条船而闻名遐迩。作为红色旅游基地,这里已成为免费5A景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湖红船</h3> 我们游湖时,恰逢阴雨天气。泛舟湖上,好一幅“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意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南湖</h3> 作为金庸武侠迷,来南湖自然一直惦记着自己心中的那两座“楼”。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射雕英雄传》中群英相聚“烟雨楼”</h3> 位于南湖湖心岛的烟雨楼是我此行念想的第一座楼,这里需搭乘游船才能抵达。《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东邪、西毒、北丐、老玩童、全真七子、江南七怪、白发魔女,众英雄中秋日大战烟雨楼,为这座千年名楼增添了无尽的迷人色彩。<br>如今的烟雨楼,由外面看,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望,都仿佛还能够感受到金庸先生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武林人物与场景。<br>及至登入楼内,才发现原来这里早已经物是人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烟雨楼内景</h3> 也难怪,《射雕英雄传》的烟雨楼应该是南宋年代的事了吧?而那个烟雨楼早已经在元朝末年嘉兴发生的“杨苗之乱”中毁于战火了。<br>不过,虽然烟雨楼历经千年兴衰,但这座远离城市喧嚣的水乡园林建筑,却自古便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为其歌咏赞叹。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竟然八次登临烟雨楼,并为这座楼赋诗14首。想来这位风雅皇帝喜欢烟雨楼是出自真心的,以至于他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里,还专门请人仿造了一座烟雨楼。<br>现如今,南湖烟雨楼东西两侧,有好事者专门为乾隆皇帝建亭立了诗碑。遗憾的是,乾隆皇帝所写的14首诗,我看后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所以这里不录他的诗句也罢,放两张诗碑的照片各位自己去品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乾隆烟雨楼诗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乾隆烟雨楼诗碑</h3> 烟雨楼的背面是清辉堂,建在高高的石阶之上,远远望去,颇有几分江湖中名门正派迎客的山门气势。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辉堂</h3> 站在清辉堂前的石阶之上,我突发奇想:若是当年乾隆皇帝也知道射雕众英雄大战烟雨楼,那他为烟雨楼所写的诗,我今天读来就不会找不到一点感觉了吧?<br>从烟雨楼乘船登岸,是位于景区北侧的南湖天地,一条仿照清末民初的商业街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湖天地</h3> 绕南湖半圈到会景园假山喷泉附近,发现有我们老校长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南湖”假山。郭校长上世纪60年代造访嘉兴,不仅留下“南湖”二字,还信心满满地帮当地鉴别了一块“血柏化石”,留下一段佳话,这块“血柏化石”如今就保存在南湖湖心岛上的烟雨楼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南湖”</h3> 绕过假山,就该我心目中的另一座楼隆重登场了!<br>《射雕英雄传》第二回写道:只见那矮胖子飞身下马,钻入一家店内。完颜洪烈快步走将过去,见店中直立着一块大木牌,写着“太白遗风”四字,却是一家酒楼,再抬头看时,楼头一块极大的金字招牌,写着“醉仙楼”三个大字,字迹劲秀,旁边写着“东坡居士书”五个小字,原来是苏东坡所题。<br>......<br>这醉仙楼正在南湖之旁,湖面轻烟薄雾,几艘小舟荡漾其间,半湖水面都浮着碧油油的菱叶,他放眼观赏,顿觉心旷神怡。<br>......<br>完颜洪烈眼前一花,只见了一个道人手中托了一口极大的铜缸,迈步走上楼来,定睛看时,只吓得心中突突乱跳,原来这道人正是长春子丘处机。<br>......<br><br>以上是《射雕英雄传》第二回描述的情形:牛家村惊变后,完颜洪烈这位“久慕南朝繁华”的大金国王子拐带着包惜弱一路来到嘉兴,在南湖边的醉仙楼遇上了各怀绝技的江南七怪。随后就是丘处机托着四百来斤的铜缸霸气登场,并与江南七怪开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斗酒……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湖岸边的“醉仙楼”</h3> 回到现实,现在的南湖假山右侧的“醉仙楼”,据说是园林部门根据《射雕英雄传》的故事情节在景区东南角建造的。<br>2003年10月26日,金庸先生在这里举行八十大寿,挥毫题名“醉仙楼”,如今“醉仙楼”外就有金庸先生的题名石。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庸先生题写的“醉仙楼”</h3> 有了进入烟雨楼后的经历,这“醉仙楼”我便没有进去,只是在门口探头张望,里面很是幽暗,右侧一面墙上画着江南七怪的像,左侧似是一排包厢。当年醉仙楼里方桌长凳店小二似乎都没了踪影。<br>退出“醉仙楼”大门,转到楼后侧,面向南湖水面的两层木结构建筑,从外表看倒是有几分神似当年丘道长与江南七怪斗酒之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醉仙楼左后侧外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醉仙楼右后侧外景</h3> “醉仙楼”虽为后人所建,但有金庸先生题名,也算是名副其实了。<br>而南湖,虽然这次只是我们不经意间路过,但有了烟雨楼和醉仙楼,也算是不虚此行,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