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班【课程故事】,———《嗨!蜗牛》

夏县示范幼儿园

缘起 <p class="ql-block">  秋日雨后的一次散步,孩子们在幼儿园攀爬墙附近的草丛里、树叶下、墙上、柱子上发现了很多蜗牛,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p><p class="ql-block">👧:“快来看,我找到一个小蜗牛。”</p><p class="ql-block">🧒:“我找到了一个大蜗牛!”</p><p class="ql-block">👧:“蜗牛都爬到墙上了!”</p><p class="ql-block">🧑‍🦱:“蜗牛从壳里出来了。”</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它可以黏在叶子上不掉下来?”</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提到: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性目标。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对这些事物的探究最能激发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而与蜗牛的偶然邂逅,正是教师追随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欲望的好时机,于是我们决定走进蜗牛,来一场蜗牛大探秘。</p> 故事一:初识蜗牛 <p class="ql-block">吕书源:蜗牛爬在我胳膊上好痒~😄</p> <p class="ql-block">张跃清:我找了这么多蜗牛~</p> <p class="ql-block">张靖轩:蜗牛有黏液,粘粘的~</p> 蜗牛的秘密大调查 <p class="ql-block">  看到孩子们这么有兴趣,老师组织大家一起围绕蜗牛进行了问题讨论:</p><p class="ql-block">1、蜗牛的眼睛嘴巴在哪儿?</p><p class="ql-block">2、蜗牛为什么黏在墙上、树叶上不会掉下来</p><p class="ql-block">3、蜗牛怎么区分爸爸妈妈?蜗牛是怎么出生的?</p><p class="ql-block">4、蜗牛的黏液有什么用?</p><p class="ql-block">5、蜗牛什么时候会从壳里出来?</p><p class="ql-block">6、为什么有的蜗牛壳上有一层白白的像纸一样的膜,把蜗牛封在了壳里?</p><p class="ql-block">7、蜗牛喜欢生活在哪里?</p><p class="ql-block">8、蜗牛会变成鼻涕虫吗?</p><p class="ql-block"><br></p> 和爸爸妈妈一起初步调查 <p class="ql-block">  对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三个问题带回家进行了一次调查</p> <p class="ql-block">😋调查结果来分享~</p> 继续自主探索 <p class="ql-block">  通过连续几天的观察与了解,孩子们发现了蜗牛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蜗牛的壳上有一圈一圈螺旋线的花纹。</p><p class="ql-block">🧒:把蜗牛放在放大镜上,把放大镜反过来,可以看到蜗牛的腹部产生粘液。</p><p class="ql-block">👦🏼:蜗牛的壳很脆弱,我发现好几个蜗牛的壳上都有破洞,我们要保护它,蜗牛的壳是保护蜗牛的,是它的家,我们不能伤害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蜗牛喜欢住在湿湿的地方,晴天的时候很难找到蜗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碰到蜗牛触角的时候,蜗牛会往回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蜗牛在放大镜上爬得很慢,它们是怎么爬到房顶天花板上的,一定是很努力很努力地在坚持爬…</span></p> 和老师一起梳理经验 <p class="ql-block">蜗牛的身体结构~</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通过<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趣又好玩的图画书,</span>比如《蜗牛的日记》《诞生了,蜗牛!》以及网络图片等,和小朋友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蜗牛、以及有关蜗牛的各类趣事,激发了孩子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照顾蜗牛的意愿。</p> <p class="ql-block">  你知道吗?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  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孩子们通过使用放大镜观察、思考猜测、绘本阅读,收集记录对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孩子们探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观察力、探究力、表征能力都在不断发展。</p> 故事二:照顾蜗牛🐌 <p class="ql-block">  因为秋天多雨的原因,连着几天孩子们散步回来都找到很多蜗牛,👦🏼博洋问:老师,能不能把蜗牛带回家?” </p><p class="ql-block"> 于是领养照顾蜗牛的活动就开始了……</p> 蜗牛的家 <p class="ql-block">先给蜗牛🐌设计好房子~</p><p class="ql-block">孩子说干就干~</p><p class="ql-block">贺可怡:我是用奶箱子做的,上面有装饰,开了窗户。</p><p class="ql-block">徐梓卿:我是用一个纸盒子,然后里边给蜗牛布置了一个花园,还有纸杯做的卧室。</p><p class="ql-block">郭景睿:我的是一个铁罐子,里边放了土和西红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柴鑫洋:我是和姐姐一起做的房子,门口还有粘土做的蜗牛标志。</p><p class="ql-block">柴昊哲:我和妈妈一起用卡纸做的蜗牛家,还有一个门。</p> <p class="ql-block">张卓然:我的是一次性餐盒做的家,是透明的,方便观察。</p><p class="ql-block">贾皓雯:我的是用饼干盒子做的,里边的小盒子是蜗牛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相互交流,爱心满满~</p> <p class="ql-block">😊分享经验,同伴学习,接下来对自己的蜗牛家进行调整,以便让小蜗牛住的更舒适。</p> <p class="ql-block">贺可怡:我原来用纸盒子做的蜗牛房子,现在改造成透明的塑料盒子。因为蜗牛喜欢潮湿土壤,这个可以放湿土也方便观察。</p> <p class="ql-block">  张靖轩:我原来用泡沫箱子做的房子,不方便观察,换成了透明盒子。</p> <p class="ql-block">  贾皓雯蜗牛的家改造方案:</p><p class="ql-block">1、原来的房子盒子里有沙子,我发现蜗牛拉的便便💩 看不到,不利于观察。</p><p class="ql-block">2、今天我把大盒子里的沙子倒了,把盒子洗干净,又放上新鲜的白菜。然后我和妈妈去地里挖了一些带小草的土,放到小木盒里面,再放到蜗牛家里。我发现蜗牛更喜欢吃田地里的小草✌&nbsp;</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  蜗牛适合住在怎样的“家”里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存在许多的教育契机。当小朋友带来的纸盒子,没盖子的盒子时,老师并没有直接否定孩子,而是通过同伴交流分享,相互学习,提高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 蜗牛的便便 <p class="ql-block">柴昊哲:老师,我看到蜗牛的便便了,像巧克力面条一样!😄</p> <p class="ql-block">杨雅婷:我看到吃了菜叶子的蜗牛拉的便便是绿色的,是不是吃了什么颜色的食物,就会拉什么颜色的便便呢?</p> <p class="ql-block">大家对雅婷的猜测很感兴趣,争先恐后地讨论:</p><p class="ql-block">👦🏼周仁恒:“我想给蜗牛喂西瓜🍉”</p><p class="ql-block">👧李谷溪:“我想给蜗牛喂叶子🍃”</p><p class="ql-block">🧑‍🦱曹皓睿:“我想给蜗牛喂柿子🥭”</p><p class="ql-block">🧒樊若妤:“我想给蜗牛喂蓝莓”</p><p class="ql-block">👧赵子乐:“我想给蜗牛喂火龙果”</p><p class="ql-block">🧑‍🦱刘睿涵:“我想给蜗牛喂石榴”</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给带回家的蜗牛,投放了不同的食物,验证自己的猜测,进行记录,并在班级群里积极分享。😊</p> <p class="ql-block">  喂养过程中,还收获到一个小惊喜,赵子乐小朋友发现了一只蜗牛宝宝,圆圆亮亮的像个小珠子,你能看到吗?😄</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关于蜗牛食物和便便的观察记录。</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  &nbsp;在喂养蜗牛的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到了极点,他们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不断猜想,积极验证,通过给蜗牛喂食物,清理小窝,进一步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心和爱心。</p> 故事三:“玩转”蜗牛 蜗牛爬爬赛 <p class="ql-block">  在每天对蜗牛的观察中,孩子们又有了新发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柴昊哲和韩晨博</span>一起在逗蜗牛,比比哪只蜗牛爬的快!不一会儿的时间,吸引来了好多的小观众围观。老师提议来一场“蜗牛爬爬赛”,得到了孩子们的赞同。</p> <p class="ql-block">  于是他们各自选好一只蜗牛参加爬爬赛,还为“蜗牛运动员”起了名字“小黑”和“小白”,并做好标记。😋围观的小朋友支持哪一方?就写上自己学号~</p> <p class="ql-block">  只听“小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就开始了。伴随着孩子们的“加油”声,最后“小黑”不负众望胜出啦!😋</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  在与蜗牛的朝夕相处中,小蜗牛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欢乐,蜗牛爬爬赛,看蜗牛“跳舞”,和蜗牛聊天,培养了孩子们积极的情绪情感。</p> 彩绘蜗牛壳 <p class="ql-block">  分享《蜗牛的日记》时,孩子们都很喜欢蜗牛彩绘大赛的情节,于是我们利用周末也收集了许多空的蜗牛壳。</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发现:空的蜗牛壳是白色的,照一下壳里有黑影的话就有蜗牛,或者有膜封住的话,壳里也会有蜗牛🐌</p> <p class="ql-block">公园、路边找一找。</p> <p class="ql-block">田间地头也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  因为有前期不同种类的蜗牛花纹不同的经验,进行蜗牛彩绘时,孩子们很享受创作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发挥创意,变变变~</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意,用多种形式表现蜗牛,大胆游戏表演,体验其中的乐趣,丰富了幼儿愉快的情感体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面对生活中的一只小小的蜗牛,引发了孩子们关于蜗牛的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面对幼儿的疑惑,我们真诚的接纳、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引导幼儿去做调查,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用自己的好奇心与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够积极参加探究,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与同伴交流分享,了解关于的蜗牛的结构和习性,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气温骤降,小蜗牛已开始冬眠,对于生命的探索之路我们还在继续,期待来年春天与蜗牛的再次相遇。</p> <p class="ql-block">  后记:立冬过后,气温骤降,小蜗牛开始冬眠,我们送小蜗牛回归大自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张跃清:小蜗牛,再见,明年春天再来看你!🙂</p> <p class="ql-block">  制作我们的小书《蜗牛的日记》,记录的是我们每天与蜗牛🐌一起的趣事,我们的新发现,欢迎来翻阅😊</p>

蜗牛

孩子

探究

幼儿

盒子

观察

壳里

发现

爬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