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求源   向学习深处漫溯-----骨干教师教师培训纪实

南阳市第三小学通讯员 李久梅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4日,山西太原第二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孙晓红在全体学员的万分期待中,为我们精彩开讲。</p> <p class="ql-block">  上午,孙老师以说课的方式分享了一节《圆的认识》。孙老师引用《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吸引同学们探究圆的来历。接着他以六次让学生们画圆为主线贯穿全课:第一次在没有任何讲解的情况下直接画圆,同学们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根据这一现象,老师及时引导“为什么会这样?”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圆心和半径的重要。第二次画圆:在定点、定长的情况下,同学们快速画出正确的圆。第三次是在老师让同学们读完课本上的定义之后画的,标出圆的各部分名称。这三次画圆层层递进,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初步认识圆。在认识圆后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挖掘圆各部分特点和关系。第四、五、六次画圆是在做练习时突出的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清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是半径和画圆的其他方法。整堂课环环相扣,趣味盎然,吸引同学们步步紧追,挖掘知识内涵,为后续学习圆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孙老师把音乐和世间美好的事物与数学联系起来,让同学们感受数学的内在美。课的结束语给了同学们无限遐想的空间,很自然的把课堂延伸到课下,激发了学生探讨数学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孙晓红老师在课堂上富有激情地讲解、引导,把学生带入一个非常“美丽”地数学世界,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究本课重点内容,挖出根本,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p> <p class="ql-block">  下午,孙老师带来了《向学习深处漫溯一课前研》的讲座。孙老师指出研教材、研学生是课前研的主题。老师要注重知识的本质和来源,提倡在数学教学中尽可能涉及数学史相关知识,不仅能够使课堂更有层次也能够使学生更加理解知识。孙老师围绕课前研研什么、怎么研、为什么研三方面,以前沿的理论做支撑,结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教师们带来了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深度思考,让教师们站位更高、思路更广、教法更活,收获满满。孙老师以其博学、笃学的品格向教师们发出了真学习,真思考,真研究的心灵呼唤!</p><p class="ql-block"> 全体学员且听且思,深感学无止境,必须与时俱进方能肩负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的使命。</p>

画圆

老师

同学

学生

数学

教师

知识

课堂

引导

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