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由行(7):拉萨 朝圣与转经

淸爽

<h1><p><font color="#167efb"><b>  在西藏,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一说。已有1370年历史的大昭寺是拉萨市的地理中心,也是藏传佛教信众的朝圣中心。大昭寺在藏民心目中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br></b></font></p><p><font color="#167efb"><b> 转经是西藏以及川、滇、青、甘藏区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即围绕着某一特定路线行走、祈祷。藏民在拉萨转经的路线有3个环型:一环称为“廊廓”,围绕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二环称为“八廓”,是围绕大昭寺外墙的街道,即“八廓街”;三环称为“林廓”,是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围进来的环形路。</b></font></p><font color="#167efb"><b> 来拉萨一定要去大昭寺看一看,到围绕大昭寺的著名转经道八廓街转一转。</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h1> 大昭寺建于公元647年的吐蕃王朝时期,距今已有1370年历史。大昭寺是当年藏王松赞干布下令修建的藏传佛教寺院,以供奉文成公主入藏带来的释迦摩尼佛像。 大昭寺,藏语为“觉康”,又名“祖拉康”,是藏传佛教的宗教圣地,信众心中的朝圣中心,在藏传佛教中拥有极其崇高而圣洁的地位。 大昭寺正门前宽阔的广场。大昭寺是拉萨旧城区的中心。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 大昭寺前的转经人。络绎不绝。他们经过的“酥油灯堂”前也有磕长头的朝拜者。 大昭寺毗邻八廓街的殿墙。 大昭寺殿墙外虔诚的朝佛者。顶礼膜拜,五体投地。 带着万分虔诚的心朝佛。 磕长头,为自己,为众生。虔诚之心,感天撼地。 大昭寺庄重的正门。 大昭寺正门顶上的装饰。法轮两侧的一对跪鹿在聆听佛法。 西藏重大的节庆活动、法会佛事、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等都在大昭寺举行。 大昭寺全景图。大昭寺的布局方位与汉族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东面西的。布局结构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 进入大昭寺,先到千佛廊院。千佛廊院的大门。 门楣的装饰。五彩缤纷。 门内是威武的佛教护法天神“四大天王”塑像。 四大天王之一的“南方增长天王”塑像。 千佛廊院。自1409年每年举行拉萨传召大法会的地方。 千佛廊。木雕精湛,壁画绝美。 千佛廊院北侧是历辈达赖喇嘛宝座。里面不允许拍照。 廊廓,围绕寺中心释迦牟尼佛殿的转经道。 大昭寺建成后,经历了元、明、清历代修缮扩建,形成如今的建筑格局。 坛城院中的佛殿经堂。(资料照片。大昭寺佛殿内不允许拍照。) 大昭寺南院,即新惹大院,周围是讲经场(松曲惹)、厨房和仓库。 登上大昭寺的二层。下面是千佛廊院。 <p class="ql-block">环顾四周,金顶尽收眼底。</p> 在二层看大昭寺度母殿,即卓玛拉康。 大昭寺有5座金顶,108个佛殿。与西藏的多数寺院归属于某一教派不同,大昭寺是藏传佛教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 卓玛拉康的鎏金殿顶,金碧辉煌。 觉悟释迦牟尼主殿,大昭寺镇寺之宝,高四层,殿顶浮光耀金,光彩夺目。两侧列有配殿。 大昭寺主殿供奉的主尊是释迦牟尼12岁等身鎏金铜像。铜像系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 座座大殿红墙金顶,庄严而又神圣。 寺院内的佛殿主要有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等等。 在坛城院还有令人瞩目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偌大的诵经佛堂。 在大昭寺的三层拍摄金顶。 殿宇的外饰。斗拱繁复细准,神兽雕塑精美。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而后下到一层去坛城院,参观坛城院内著名的22座佛殿、佛堂。它们也是大昭寺的精华所在。坛城院内也是不允许拍照的。 大昭寺外的八廓街。矗立的经幡高杆,也称“塔钦”。 八廓街,一条围绕大昭寺的著名转经道。“八廓”藏语意为“绕行转经路”。朝佛的人来这里转寺。 八廓街又叫八角街,藏族人心目中的“圣路”。这条代表西藏民风民俗的古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古街的圣墙,满布佛龛、佛像、“六字真言”。 八廓街是一条历经世事迁移,见证沧桑历史的古街。街边散落的数十座古建筑大院,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 街边的“拉让宁巴” 藏式四合院,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3层古老宅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让”藏语意为活佛或者高僧居住地,“宁巴”为古旧的意思。现在是一家藏式餐厅。 拉让宁巴是藏文的创制者、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最有名望的重臣吞米•桑布扎的府邸。15世纪西藏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曾在此居住。17世纪时是五世达赖喇嘛的寝宫。 街边的庙宇。庙宇四周围绕着转经筒。 人们也在寺周转经。 更多来自藏区各地的信众,以及游客、市民,是在八廓街转经祈福。 转经者以中老年为主,他们大多着传统藏服,手持转经筒或佛珠,边走边念诵经文。 转经是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是镌刻在时光里的文化印象。 信众手摇转经筒,沿着八廓街以顺时针方向转经祈福。 进出商店也手持转经筒和佛珠。 转经祈福禳灾,已成为藏传佛教信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也前后两天来到八廓街转街,与藏胞们一起祈祷国泰民安,感受信仰的力量。 在八廓街拍照留念的人很多。 转街累了,可以坐在街边的木椅上休息。 八廓街鳞次栉比的藏式建筑、宽敞平坦的转经路、独具特色的路灯,传递着古城的历史韵味。 八廓街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展现着西藏特色。 在八廓街极目四望,藏式古老建筑精雕细琢的屋檐、风格独特的窗子、精美的窗台、精心绘制的图案,都呈现着历史。 八廓街也是拉萨最著名的、充满民族特色的购物长廊,是西藏民族工艺品的集散地。 八廓街有各种各样的店铺,精美的传统饰品、色彩斑斓的唐卡、各式氆氇、西藏土特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八廓街融宗教、文化、旅游于一体。魅力独具。 <p class="ql-block">八廓街的保护和利用使其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藏式甜茶馆、藏式咖啡吧、藏式家庭旅馆点缀街头,古建风韵与现代元素完美相融。</p> “玛吉阿米”,一座古旧的土黄色小楼,坐落在八廓街的东南角。相传这里是当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 玛吉阿米,藏语中的意思是“未出嫁的少女”,出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她是仓央嘉措的情人。 仓央嘉措有很多诗作流传于世,玛吉阿米的美丽传说契合了现代人对至纯至美爱情的追寻。读过他诗的人,来到八廓街总要来这里感受感受。 这里现在是一处以尼泊尔、印度、西藏风味为主的餐厅。食客对玛吉阿米的向往,无疑是对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迷恋或好奇。 时间所限,我们在玛吉阿米未能排到座位,只好到隔壁的“必胜客”就餐,也借机品尝一下拉萨必胜客的味道。这里清静很多。 位于八廓街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设立于清雍正年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名为“冲赛康”,意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驻藏大臣可以从大院南楼的窗户近距离欣赏八廓街的繁华景象。 这里见证了藏汉团结一家亲的历史,是西藏与祖国内地血脉相连的古老印记。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记录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院落。 抚远绥疆。清政府的治藏策略。 院中有展馆。展览分5个部分,数百件展品默默诉说着数百年来唐、宋、元、明、清中央政府对西藏一以贯之、行之有效的管辖和治理。 1940年,国民政府官员在拉萨布达拉宫主持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仪式。 1949年,国民政府批准十世班禅在青海塔尔寺坐床。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兵分四路,从西康、云南、新疆、青海进军西藏,进驻西藏各边防要地。 传奇女性刘曼卿,1929年、1940年作为国民政府特使两次入藏。其著作是了解西藏的珍贵史料。 晚上在思金拉措庄园餐厅品尝地道的藏餐。 体验藏式餐厅。精致的藏式屏柜在进门处迎客。音乐舞蹈表演为食客助兴。 宽敞、整洁的餐厅。 我是当晩的年岁最长者,按习俗受到特别招待。他们献哈达,送饭菜,减少收费。再次体会了藏族人的热情。 “秘制煲仔藏香猪”、“青稞钵钵菜”、青稞酒都是西藏的传统民族美食。藏香猪是我国唯一的放牧型猪种,生活在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是西藏特有的古老畜种资源。享有“六个最”的美誉。 夜晚的八廓街。转经者的虔诚身影。 夜晚的大昭寺殿墙外。朝拜者一夜无眠。 夜晚转经祈福的人们。日日不落,年年不休。 <h1><b><font color="#167efb">  时光绵长,岁月悠悠。瞻望庄严神圣的大昭寺,行走在历史悠久的八廓街,感悟古朴淳厚的藏文化。</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 大昭寺是朝拜者的圣地,是藏传佛教信徒朝圣的终点;八廓街的转经道承载着信众禳灾祈福的期望。大昭寺和八廓街带给游客的震撼,只能亲自去感受,任何图片和文字的说明都苍白无力。</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