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雪中即景》

烟波夕画

<p class="ql-block">  昨日立冬。老天爷倒是应景,前天晚上开始漫天撒落雪花。一天两夜,大雪一直酣畅地下着,仿佛一场旷世的华尔兹的狂欢。</p><p class="ql-block"> 如果非要把南方和北方做个比较的话,北方没有南方的温婉和精致。南方的小桥流水,北方是没有的;南方的烟雨蒙蒙,北方是没有的;南方的黛瓦白墙、青石板小巷,北方也是没有的。北方有着风沙的浸淫,多的是粗犷与豪放。但这并非说北方没有魅力。到了冬天,尤其是下雪的时候,北方便焕发了青春。雪后的北国,洁净,雄浑,大气磅礴,是文人墨客诗歌里经典的传唱。</p><p class="ql-block"> 提到雪,第一个跳出脑海的是毛主席的那首《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还有陈毅老总的那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北方的雪,不仅在景致上博人眼球,在境界上更是上佳。</p><p class="ql-block"> 早上六点半起床,望向窗外:哇!多年未见这么厚的积雪了,园子里几乎填满了皑皑白雪。新闻报道说,这场暴雪将超过07年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喜欢下雪,更喜欢踏雪的感觉。小时候,下雪天最开心的就是堆雪人、打雪仗了。现在年纪渐长,便将乐趣转移到拍照上面。</p><p class="ql-block"> 用电暖壶烧上水,想着清理下门前的积雪,再拍上几张雪景。家居服外边只简单套个牛仔裤,提拉上姑娘40码的单层中靴,穿上羽绒服,关门出去。到大门口,铲了几下雪,冻手,回来取手套。就这么个小插曲,再关门的时候把钥匙就忘屋里了。</p><p class="ql-block"> 一下子懵了––太––糟糕了!</p><p class="ql-block"> 单鞋,单裤,外边是冰冷的世界,屋里暖和还进不来!</p><p class="ql-block"> 也许班上的那把备用钥匙还在?碰碰运气吧。硬着头皮踩进厚厚的积雪里,趟起路来,还不忘默念鲁迅先生的那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p><p class="ql-block"> 大道上还好,昨天铲雪车处理过,雪还不太厚。拍掉靴子和腿上的雪,沿着车辙向单位进发。</p><p class="ql-block"> 不到七点,路上还没有多少行人。脚凉,腿冷,连跑带颠地匆匆赶路。二十多分钟后到了班上,翻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大约是前段时间单位搬家,把个人物品都拿家来了。</p><p class="ql-block"> 无奈只好给住在五厂的二哥语音,说去他家取钥匙,又“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风雪中。一个小时后,见到了路上迎我的二哥。钥匙拿在手上,恨不得亲上一口。</p><p class="ql-block"> 回来路过公园正门,寻思索性穿过公园回去吧,也能拍些公园的雪景。</p><p class="ql-block"> 一进去,好一个粉雕玉砌的世界!雪后的公园,绝美,惊艳,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我终于词穷。</p><p class="ql-block"> 只剩下拍照。</p><p class="ql-block"> 可惜我没有单反,拍不出更美的画面,但手机90多个电,被我不间断地拍,剩下不到30。</p><p class="ql-block"> 遇见美景,发呆地看着;有人走过的路没人走过的路都涉足靠前,拍进手机里。一路走走停停,跟头把式的,手套弄丢了一只,靴子里满是积雪,袜子也不可避免地浸湿了。</p><p class="ql-block"> 艰难地一步步穿过最后那片松林,身后的雪地里留下深深的脚印。想起林海雪原的抗联战士们,常年在深山老林里忍饥挨饿,在那样异常艰苦的环境里长期坚持抗战,心里再次油然而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终于到大道了,路上都是行人。还是没通公交,偶尔过来一辆出租––拼车拼的满满的。只好继续拖着40码的靴子,踩着湿袜子往回走。</p><p class="ql-block"> 六点四十多出门,十点一刻到家。雪中“漫步”三个半小时––都是钥匙惹的祸!</p><p class="ql-block"> 冲杯热豆奶灌进肚子,又包了几个饺子吃了,胃终于暖和过来。去浴池泡了半天木桶,感觉浑身的寒气驱散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吃过扑热息痛和大青叶,躺在被窝里翻看照片,回味在雪地里踉跄走过的路,想着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有坦途,有崎岖;有并肩,有独行。但不管怎样,你只能,一路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