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学无止境,心无所止。” ---这是我于 2021年11月7日――11月8日,有幸参加了“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线上培训”小学第三期,发自心底的感触。两天的培训,时间虽短,但聆听了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专家讲座,其内容丰富,学术水平甚高,充溢着对新时期思政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p> 开班解读 <p class="ql-block"> 11月7日8时30分,由辽宁教育学院教师发展培训中心王舒担任本次培训的班主任,她首先从培训主要目的、培训课程介绍、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在线直播的专题讲座--网络课程(异步课堂)--持续提升(任务驱动 自主研修)、培训管理方式、培训考核等方面解读了培训方案,为顺利完成此次培训理清了思路,同时也明确了全体参训教师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建设的重大意义,要强化思政教师队伍自身建设。</p> 精彩讲座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针对小学思政教育教学特点,分别开设《中小学课题研究的特点与过程要求》、《小学思政教师的使用写作指导》、《小学思政课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五育并举 推进德育实践课程高质量实施的思考》等专题直播课程。 </p><p class="ql-block"> 高屋建瓴的专题讲座首先指明了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与好处,一个教师要做好课题研究,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对面临的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考,对大大小小的问题整理、辨析,所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问题就是课题,实践就是研究,发展就是成果,课题的研究又是自我提高的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其次,</span>写作成为无数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的短板。著名学者肖川在《我们为什么要写作》中说过:“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促进专业成长,必须要坚持写作。培训中专家针对教育随笔、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通知文件、教育科研类论文等不同类型写作文体。分门别类进行讲解,教授方法、掌握写作要点、范文指导……对细微之处进行专业的培训。一边忙碌着写着笔记,一边不由的心里暗想:“当代著名的特级教师,像魏书生、李镇西、李希贵、窦桂梅等人,还有千千万万个正在教育一线上茁壮成长的名师,无不都是善于写作的高手,他们在坚持进行教育写作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都出版过多部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教育专著,而我们缺少这笔耕不辍的行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后,专家的讲座</span>使我了解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紧迫性,应该创造性使用思政课统编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法治教育大纲开展教学;理清单元结构,理顺版块内容的编写逻辑;紧密联系生活,用好统编教材,教学内容鲜活,有趣,生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转变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故事教学,寓理于例,深入浅出。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生活实际,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注重知行统一,落实,落细。精心设计和开展活动,采用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故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好教材中的活动,设置有思辨意义的问题,布置有探究意义的任务。</p> 学习体会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从实际出发</b></p><p class="ql-block"> 要理解教材的设计。事实上,教材已经为教师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供了某些指示。比如,教材中留白设计就是需要引导学生填补自己的生活经验,教材中有些省略号的设计,以及主持人的提问也都是如此; 做好教学目标的精细化工作,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其更有针对性;做好教材内容的转化工作,要了解本班学生实际生活和实际需求,并对教材进行取舍、扩充和改造,由此提升教学的针对性;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教材文本内容是不变的,但是,教学却是不断生成的。因此,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态度和反应,适时地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有效的活动</b></p><p class="ql-block">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好的教学活动可以保证学生主动、有效参与,在课堂上设计活动时可以先关注教材,比如,在教材中,编者统一使用了“交流园”“活动园”“阅读角”“知识窗”等图标指示,此外,还可以结合每课的特殊情况,个性化地使用某些活动,比如,“演一演”“找一找”“想一想”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对话成常态</b></p><p class="ql-block"> 儿童道德生活的构建是儿童不断获得、丰富、扩大道德生活经验的过程,它和知识的学习不同,它不是一个单项的传授和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体之间、主客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他们之间相互融合的过程。因此,我要改变以往“讲故事、讲知识、讲道理”的老套路,增加教学中的对话和学生的主动参与。这种对话包括教师和学生间的对话、学生和学生间的对话、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当然,也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提升个人素养</b></p><p class="ql-block"> 其实,关于思政课教师的多次培训期间各位专家已经给我们讲了很多,但有一点我觉得对自己和所带的学生和教授的课程来说绝对是锦上添花的,那就是关心时政。以前我们说“浓浓的语文味儿”,那有了思政味儿的思政课它不香吗?我觉得平时的日积月累也许哪一天就是厚积薄发,孩子们是这样,我们老师亦是如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具有良好品质的人。当一个人缺乏最基本的做人品质时,知识越多越反动。上好思政课,把思政课真正打造成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是作为思政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p><p class="ql-block"> 面对新的使命和责任,更要加强政治素养和自身能力提升。今后工作中我要努力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形成一套适合年级、班级学生实际的教学经验、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好把德育有机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争取时时有德育,课课有德育,育德于教;希望我们每一位思政课教师能践行在学科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学科知识的延伸,提高德育渗透的自觉性,把握德育渗透的可行性,注重德育渗透的反复性,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达到学科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从而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 </p><p class="ql-block"> 此次线上直播课程培训,伴着窗外凛冽的寒风,飘扬的大雪圆满结束了,精神的充实、教育信念的引领让我仍心怀感激、倍加珍惜,暗自笃定今后定将以饱满的热情、勤恳的作风、认真的态度投身学习之中,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用有所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