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陈往事》摄影部分

许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西陈往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摄影部分</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序 </p><p class="ql-block"> 拜读了吴建群同学的《西合营那点事》,很有感触。</p><p class="ql-block"> 恰在几年前,我曾将附中教职工和部分同学去部队农场的一些情况,写过一篇拙文《西陈往事》。特请许涿同学转发,与同学们交流交流。</p><p class="ql-block"> 许涿同学由此开始,在许多老师、同学的热情帮助下,收集了不少珍贵的老照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那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一大收获。</p><p class="ql-block"> 这段历史没有人提及,也不会进入校庆的纪念册。但是,我认为,辉煌和欢乐是历史,昏暗和磨难也应是历史,而且是无法忘记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有人讲:欢乐是肤浅的,痛苦是深刻的。</p><p class="ql-block"> 这段历史,没有浮华,只有沉重……还有的,就是刚刚从阴霾中走出来的一丝慰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姚重庆 </p><p class="ql-block"> 2012年 岁初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 我从杨红太老师家借回这张135的黑白底片,迫不及待地放到扫描仪上,在屏幕上顿时出现了40年前,我们曾经熟悉的那些老师、同学。这是他们种菜班在大白菜地的合影。 杨红太摄</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马常利、张清和、丁士中、纪经中、刘梦云、战士、卫祖荫、陆保、李华、黄锦玗。前排左起:索维圻、王玉崑、高潮、杨连根、史洪九、罗尔纯。</p> <p class="ql-block">2 8班承担着10亩地的种菜任务,也叫种菜班,马常利老师是班长。据他说,美院的一位模特老佟来自北京郊区,很懂得如何种菜,由他指导我们何时翻地,何时种什么,如何下种,如何上肥……我们曾经种过很多种菜。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3 为搜集老照片,我打电话给杨红太老师,他说:“当年他有一台苏制‘佐尔基’135相机,虽不多但也拍了一些照片”。</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十分认真地找出了一些照片小样及底片。几天后,我到通州他家借回,将底片一一扫描,在电脑上出现的张张影像使我眼前一亮,再现出当年熟悉的老师、同学,及父老乡亲、部队干部、场景。仿佛时光倒流,使我激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我们能看到这些40年前的照片,要特别感谢杨老师,将十分珍贵的照片保留到今天。</p><p class="ql-block"> (许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据王玉崑回忆,当时种菜需要施肥,于是种菜组平时要经常四处拾粪。每两人分成一个拾粪组,杨红太和肖和俊老师被分配为一组。他俩前后用一条扁担抬着一个粪筐,教体育的肖老师块大体壮,有的是力气,走很远的路拾粪也不嫌累。而杨老师瘦弱多病,跟他一路被拖得筋疲力尽,结果得了肝炎。</p> <p class="ql-block">4 黄锦玗与卫祖荫老师在白菜地合影。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5 这是史洪九与李华老师在白菜地的合影。据王玉崑回忆,有一次连里举行“庆八一”联欢会,我们班出了一个节目,是由李华老师编剧兼导演,全班师生上台表演,内容是种菜的各种动作。记得史洪九在台上表演的动作可有意思了,老人家是背着个手,用脚一步一步地挪步,踩撒过种子的土沟。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6 丁士中老师与张清和老师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7 王玉崑说:“高潮老师和我是一组。拾粪时,我们是挑一副担子,一路轮流挑,这样每人还能换着歇一会儿。 ”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8 来自湖南的肖和俊老师曾是北京体院体操专业毕业,受过苏联专家的培养,下乡</p><p class="ql-block">体力劳动对他真不算什么,跟玩儿似的。 </p><p class="ql-block">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9 秦士平是种菜班的副班长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10 王玉崑说:“我们驻地离菜地很远,每天上工要走5里路,早上天不亮,4点钟出发,干到下午回村吃饭,完事再学习、搞运动。我们没有牲口,从村里往菜地运肥,是借老乡的一辆大排子车(马车)。马常利是班长,由他驾辕,大家连推带拉运到菜地。这是我和地里最大的一颗大白菜合的影。”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11 赵友萍是我们的理发师</p><p class="ql-block"> 张中心是二秘</p><p class="ql-block"> 老胖(宋淑兰)是一秘</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赵友萍给我们起的外号</p><p class="ql-block"> 班长是温葆</p><p class="ql-block"> 1972年夏 陈志摄</p> <p class="ql-block">12(照片背面)</p> <p class="ql-block">13 我打电话问张中心老师,有没有在乡下的画和照片?她马上说:“有!当时陈志(张老师的丈夫)来连队探亲时拍了几张,有和温葆、宋淑兰一起照的,还有我给房东喂鸡的,还有几张画。因为陈志是人民日报记者,还为部队干部拍了几张。”</p><p class="ql-block"> 找到后我去她家,拍了画,照片还是借回家扫描。(许涿)</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1972年秋,张中心老师在去灵寿县城买核桃、大枣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当时虽在获鹿县,但我们连队住的村距离灵寿县城更近。 </p><p class="ql-block"> 陈志摄</p> <p class="ql-block">14 张中心老师在喂鸡</p> <p class="ql-block">15 1972年,邵晶坤、张大国老师被派到河北磁县文化馆,辅导业余美术训练班的学员。这是邵晶坤老师在为他们示范。</p> <p class="ql-block">16 祁增海师傅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17 张志恒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18 董俊茹与儿童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19 全家福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20 全家福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21 全家福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22 全家福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23 全家福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24 合影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25 五姐妹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26 连队干部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27 连队干部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28 连队干部与老乡 杨红太摄</p> <p class="ql-block">29 刘彦东、姚重庆、赵允安老师、陶咏白老师、董俊茹</p> <p class="ql-block">30 写生归来的赵友萍老师</p> <p class="ql-block">31 张小平、高潮老师、姚重庆、董俊茹、赵友萍老师、丁士中老师</p> <p class="ql-block">32 丁士中老师、董俊茹、赵允安老师、姚重庆、赵友萍老师、张小平、</p> <p class="ql-block">33 赵允安老师与姚重庆</p> <p class="ql-block">34 多年前,张小平送我一本他的作品集,记得其中有几幅油画风景是在河北接受再教育时画的。这次我找出来扫描用上了,我想他还应该有在画册上没用的吧。于是我给他打电话,他说:“有 ! 还有头像,还有老师的画。”我又问有没有当年拍的老照片?他说有!我说那太好了。</p><p class="ql-block"> 几天后,他把几张珍贵的照片请单位的同志扫描,刻成光盘,专程送到我家。我看后问他:“还有没有其他老师同学的照片?”他说:“有,我还以为只要有我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于是回家后,又从网上将几张照片让女儿发到我的邮箱。我收到后,打电话感谢他,他一再说:“应该的!应该的!” (许涿)</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张小平在写生。</p> <p class="ql-block">35 张小平与姚重庆</p> <p class="ql-block">36 刘彦东与张小平</p> <p class="ql-block">37 张小平、姚重庆、刘彦东</p> <p class="ql-block">38 王玲接我的电话,听说要在乡下的画和照片,兴奋地说:“我当时带了一架日本尼康相机,因为我是复员兵,连队干部也不怎么管我,我拍了好多,可惜后来找不着了。”</p><p class="ql-block"> 一提起在连队时的故事,王玲就如同打开了话匣子,异常兴奋,在电话中说起来没个完。我一听,还真有意思,怕忘了赶紧拿笔记。他说得快,我的笔一会儿就跟不上了,赶紧拦他:“慢点!我写完这段你再接着说!” </p><p class="ql-block"> 他说有时间时,打算把那时的故事一段段的都写出来。 (许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上图为张小平与王玲</p> <p class="ql-block">39 张小平与姜旗</p> <p class="ql-block">40 我给刘彦东打电话征稿,他正开着车。</p><p class="ql-block"> 听说要征集当年下乡时的画和老照片,顿时兴奋起来。马上说:“有!我有一张同学分配工作后临行前和丁校长的合影,记得是中午一起聚餐后照的。”我说你回去找找,发到我的邮箱!接着我把我的邮箱地址发到他的手机上。</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很快发到我的邮箱,我一见大喜。</p><p class="ql-block"> 据王玲说这张照片是他拍的,并说你看那照片上没我。</p><p class="ql-block"> (许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上图为刘彦东、丁井文校长、张小平。 </p><p class="ql-block"> 王玲摄</p> <p class="ql-block">41 1973年春,在河北省获鹿县东篦村。同学们分配工作,聚餐后临上汽车前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张清和老师、董俊茹、陆保、李木、刘彦东、王福祥、丁井文校长、王玉崑、张小平、</p><p class="ql-block">余亚林、姜旗、张志恒、杨刚、黄锦玗 王玲摄</p> <p class="ql-block">42 1973年春,在河北省获鹿县东篦村。同学们分配工作,聚餐后临上汽车前的合影。王福祥、杨刚、王玉崑、张清和老师、李木、姜旗、丁井文校长、余亚林、张小平、陆保、黄锦玗、张志恒。 王玲摄</p> <p class="ql-block">43 1973年春,学生分配工作后,李木、董俊茹、王鲁桓、张小平、刘彦东等待上车。</p> <p class="ql-block">44 1973年春,学生分配工作后,临行前原美院党委书记陈播及项自竑老师(前)送行。</p> <p class="ql-block">45 返京后几位老师在美术馆前的一幅合影,正值飘雪,应飞雪迎春之意。</p><p class="ql-block">赵友萍、赵允安、江黎(陶咏白之女)、张智馨、陶咏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观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许 涿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 制作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12-1</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