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桥轶事

壮宝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世间,有河便有桥,没有了桥,就没有了便利与畅达,也没了风情和味道。桥,是地域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市县文化的投射。光绪版《吉县全志》记载旧时吉州城内有四座古桥,依次为扶风桥、河东桥、小水桥、淇水桥。这些古桥,蕴含着独特的乡土文化,组合成秀美的自然景观。古桥中历史最为悠久,并且见于文献记载、流传有序的桥首推扶风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扶风桥是一座七孔石拱桥,县上人叫大桥,桥身由当地青红石混砌而成。虽经朝朝代代风雨洗礼,仍墩如磐石,身似金刚,挽狂澜于中流,荡冰雪而轩昂。经查新旧县志,均记载扶风桥系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州张灿筑建。張灿是奉天正黄旗人,康熙三十七年以监生知州事,莅任七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爱新觉罗-玄烨是1662年登基当皇帝,定年号为康熙。那么,公元1662年就是康熙元年。张灿无疑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至康熙四十三年(1706)莅位吉州这七年期间主持筑修的枎风桥,距离现在应有320余年了。张灿建桥有功,福泽州民,为谢其恩,州中黎民百姓镌刻“张侯去思碑”一统,是为感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灿始建扶风桥为五孔,雍正二年知州杨魁甲(1724)重修,雍正十一年(1733)知州甘士英扩建为七孔,道光元年知州呂瑞玉(1821)又一次重修,同治七年六月(1868)太原提督军门张树屏独资重修,光绪元年(1875)再次加固装饰。新县志载建国后1963年铺设水泥桥面,随后对桥面和栏杆还进行过几次维修。扶风桥长67.6米,宽4.9米,高10米,经测定可载重13吨,通行拖车60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扶风桥南是桥南村民委员会所在地,进水洞沟,上立马原坡,经山垢、平原村直达乡宁县城。右拐又濒临河东桥和卦甲山。河东桥即吉州八景之一的小桥流水桥,清代吉州诗人白汝驺作诗一首道:“几处桥梁构接山,石岩作枕涧溪环。天移鳌背来清海,地拥虹腰跨碧湾。锦鲤听雷腾浪里,袖龙吐雾向波间。纵横车骑同周道,过往行人不告艰。”可见当时的小桥流水景致非同一般。而卦甲山更是久负盛名,旧志记唐尉迟敬德从征过此,曾挂甲其巅,故名挂甲山。后人见此山春光明媚,花草菁葱,宛若列锦之屏,又取名锦屏山。改革开放后锦屏山经过历届县委、政府重视修缮,按照恢复明清风貌、配套现代游园的思路进行了多次整修建设,已初具规模,既为县城群众提供了一个新的休闲娱乐埸所 ,也为外地游客搭建了一个了解吉县的窗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扶风桥北端,近在咫尺,又一个吉县著名景观,即饮马泉。饮马泉发源于旧文庙下,露头于清水河畔扶风桥边。因旧志记有“唐尉迟敬德,经此饮马而得名”,“其水味甘芳烈,酿酒制醋最佳;煎药堪延寿,煮茶可浣肠”。近些年,又在此处修建了休闲长廊、假山凉亭、灵石滴水等多处景点,从而使饮马泉锦上添花,更具观赏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扶风桥下东侧,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贸骡马市场。过去县城每逢农历初三、十三、二十三;初八、十八、二十八逢集时,四面八方的赶集人,常把这一大片河滩挤得满满的。河滩上人流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有卖买骡马牛羊的,有卖买粮食柴炭的,还有出售自产自摘土特产的;给骡马钉掌的,给小猪娃子去势的,袄巾子底下勾掌讨价还价的,穿梭闲逛的……。人们的吆喝声、牲畜的鸣叫声连成一片、浑然一体,共同织成了扶风桥下一道特有的人文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扶风桥上,历来都是人们物资交易的重要集散中心。每逢集日,桥面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每年腊月,十里八乡的人置办年货赶集,成群结队的人挤到桥上,便经常出现拥堵,一时半会不得通畅。现在,虽然县城街道经过多年的扩建改建,拥有了诸如东关广场、桥南市场、西街等多处物资交易市场,但历来吉县人心目中的中心仍然是桥头市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桥便有河,说桥必说河,写桥必写河。扶风桥下流淌的是一条名字美丽的河,即淸水河。淸水河,是吉县人的母亲河,呈东西走向,蜿蜒曲折、奔腾向西注入黄河。清水河原名羊求河,是指从高天山北麓发源由南向北在车城口转西,流经现今的兰家河村、吉昌镇、从东城与柏山寺两乡之间注入黄河这一段。但县人习惯称谓之的淸水河是指从柳卜湾至黄河一段河,而将小府村口左侧以上河叫龙王河,将小府村口右侧以上河叫马家河。马家河以马家河村得其名,发源于高天山西北麓,经贺尖、柏木、小府村汇入淸水河。另外城北街圪针沟流域叫小河,发源于庖山和宏曲村,环城注入淸水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府村口是三条河流汇入淸水河的交汇处,现在流经小府桥、背崖桥、扶风桥、一中桥、新医院桥进入城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水河春季温顺平静,在落日的余晖下,满河闪烁着耀眼的金辉,象一条玉链,缠绕在小城的腰间。到了夏季,暴雨从天而降,千沟百壑中倾泄而下的洪水,夹带着泥沙,裹卷着柴草,呼啸着沿河滚滚而来,人们管这叫“下山水”。一般情况下,上游一条河发“山水”形不成气势,也不会遭灾,怕就怕马家河、龙王河和小河三河同发“山水”,在小府村口汇合一处顺流而下问题就大了。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次发大水,滚滚的黄涛如千百匹野马向前奔腾,似万千头雄狮咆哮怒吼。漫过了扶风桥,溢上了桥南和西街。街上满是泥水,不少街面商铺遭了灾。人们奔跑着,惊叫着,生怕不慎怕被洪水卷走。一些胆大的人竟还敢站在洪峰边沿“捞柴”。那时人们生活艰苦,一年四季以燒柴做饭取暖为主,忙时耕作,闲时上山砍柴。发大水漂浮下来的柴禾,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一般情况下“捞柴”者多多少少都有收获;运气好的,还能从洪水中捞起大树木梁、鸡鸭猪羊、瓜果梨桃之类的值钱物品。山水过后,大人们肩担车拉忙着往家拾掇捞下的柴禾,小孩们却三五成群在河滩上奔走,在柴禾堆寻觅“明火柴”。此“朋火柴”是一种不知何故会发莹莹白光的柴棍,小孩们非常喜欢,都以捡得一根为荣。明火柴很坚硬,通体十分光滑、洁净,一般当晚发光,到第二天便渐渐暗淡了。要想得到明火柴,只能到下一次山水来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今的淸水河,己今非昔比,多年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流域治理,植被面积逐年扩大,水从山上下来都被鱼鳞坑、水平沟、淤地坝拦截并很快被树草吸收,清水河已不再发“山水”,也沒有大量泥沙带入黄河,淸水河真正名符其实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各地都建有各式各样新颖别致的、极富时代感的现代大桥,县城也陆续建立起上面提到的五座大桥,但人们依旧喜欢家乡这古朴沧桑的高龄扶风桥。那退休赋闲下来的老者,那归乡探视的亲人,那返乡休假的学子,以及闲暇游玩的县人,无事总想站在扶风桥头,日观繁华街景,夜瞅璀璨路灯。想来这也是一种恋乡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字/壮宝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网上配图(均为本县照片,感谢原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