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明专家点评《烛泪》(全球华人网络文学一日一评)

园外仙子

<p class="ql-block">(全球华人网络文学一日一评No.544)</p><p class="ql-block"> 她让蜡烛诗“木秀于林”而无风可摧之</p><p class="ql-block"> ——评子涵(韩莉萍)的妙诗《烛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天评析子涵的诗歌《烛泪》。每一天可以重复昨天,日出日落或者下雨,但文学不能重复。一个作品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人相似能存在,文学不行。双胞胎可以相似到父母都很难辨认出来,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同一个单位上班,会闹出很多误会。即便如此,也绝不能因为这样高度的“重复”,而开除其中一个人的球籍。但文学作品不行,不要说重复到双胞胎不行,长得有一丁点像其中一个便可能是抄袭或模仿,便会受到读者的唾弃。</p><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发这番议论,是因为看到在古往今来那么多写烛泪的作品,一些甚至是大家的作品参天林立的情况下,子涵创作的《烛泪》竟能摇曳着她的美丽的光焰,从这林子里冒上来了一点树梢,太难为你了!写烛泪很有名的诗,如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都是千古名句,到了闻一多出了一本《红烛》诗集,吟出了照亮中国新文学的振聋发聩之作。</p><p class="ql-block">然而,子涵仍有胆量和才气写出了《烛泪》,她在诗中描写的一场情殇,哀婉缠绵,催人泪下。这是因为,作者有着一颗柔软而敏锐的诗心,随时能找到一种意象去表述某种生存状态;或者相反,能够将人的某种生存状态植入一种意象。这个意象就有了感情,这种生存状态就有了美的表达。</p><p class="ql-block">你瞧:第一节诗,一个很有修养的知性女子在失恋的煎煮中,即使痛苦万状,仍端坐案前怀着美好期许。她不愿离去,但又很有尊严,也不能前往。这种生存状态,作者给予了一个非常恰切而生动的意象表达:“如那支红烛/悄悄地燃烧着自己//”红烛的孤独、牺牲和一寸一寸地燃烧完自己的青春靓丽的意象,多像一位哀怨凄美的弃妇呀!作者的这两行诗一出手,局面焕然一新,使开篇有点儿山重水复沉闷抽象的描述立马“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但推出了抒情主人公“我”令人同情爱怜的形象,而且给了人物行动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开启了整首诗象征手法的运用和物我合一的意境。</p><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诗你便不能很清晰地剥离写人与写物的文字了,这正是子涵诗歌创作的熟稔巧妙之处!泪划过的既是红烛的身体,也是弃妇的身体,慢慢聚起的情既是人之怨,也是烛之恨,后两句女人红烛便都哭到了一起。作者善于运用现代主义象征等手法,从整体形象到许多细节都有象征在大显神通,纵横捭阖,遂使意象意境朴素迷离,朦胧多义。</p><p class="ql-block">第三节诗写谁点亮了蜡烛,人却不见了。象征你给了我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期许,我的年华和追求就在这儿一点点为你燃做灰烬,而你却消失在风里,此句特妙。因为风里是红烛去不得的地方,去了,“我的希冀”就会被风吹灭,我只剩了凝望而不知所以。</p><p class="ql-block">第三节诗仍然无法分清何为写红烛何为写弃妇的文字。作者擅长运用一语双关的表述,创造物我合一的境界,让诗既空灵飘逸,又意境深邃;既辞采优美,又激情洋溢。这节诗的物我合一的吟咏,让读者在享受美妙的艺术体验的同时,也把感情的天平更大幅度地向弃妇倾斜。</p><p class="ql-block">第四节诗更美,像写红烛之舞,踏着火焰,想象奇特。“挣不脱你的牵绊/拥抱着满屋的忧郁//”虽被弃仍然心还在你的网罗里挣不出来,最后一句特妙,抽象概念“忧郁”,被用数量概念“满屋”具化并夸张,而我要拥抱这么多的忧郁是怎样的沉重和悲苦啊!作者的想象力丰富而奇特,使她的诗隽语佳句不断绽放,新美意象的发现发掘层出不穷。继踏着火焰的之后,烛之舞深入到了灵魂层面。</p><p class="ql-block">第五节诗形成了全诗的华彩乐章:“舞动着万千眷念/一个人苦苦的追忆/摇曳着那首灼疼的恋曲/我困在了一滴泪里//”这节诗句句锦绣,字字珠玑,从烛光飘曳看到是舞动的万千眷念,摇曳的灼疼的恋曲,想落天外,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后来困在一滴硕大的烛泪里,眼看希冀甚至我的人生就要熄灭了。烛泪燃尽,我的泪也要尽了,奄奄一息仍绵绵不绝的还是对你的思念,捆缚住全身和整个心灵。</p><p class="ql-block">此诗构思巧妙,隽语迭出,意象瑰丽,意境幽美,是一首以象征手法咏物形式歌吟情殇的网络妙诗。试问如此咏烛佳作,虽秀出烛林,谁能摧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子涵《烛 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端坐在案前</p><p class="ql-block">默默的期许</p><p class="ql-block">我不能前往</p><p class="ql-block">亦不愿离去</p><p class="ql-block">如那支红烛</p><p class="ql-block">悄悄地燃烧着自己</p><p class="ql-block">泪划过身体</p><p class="ql-block">情慢慢聚起</p><p class="ql-block">点点幽咽</p><p class="ql-block">如诉如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谁点亮了我的希冀</p><p class="ql-block">自己却消失在风里</p><p class="ql-block">凝望着你离去的方向</p><p class="ql-block">我不知所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着跳动的火焰</p><p class="ql-block">蹁跹在忧伤的夜里</p><p class="ql-block">挣不脱你的牵绊</p><p class="ql-block">拥抱着满屋的忧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舞动着万千眷念</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苦苦的追忆</p><p class="ql-block">摇曳着那首灼疼的恋曲</p><p class="ql-block">我困在了一滴泪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点评专家:笔名,王贵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居陕西西安。吃了大半辈子文字饭,主任记者,安徽省新闻拔尖人才,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外汉教师,业余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自学英日俄三门外语,广泛涉猎消息、通信、报告文学、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和诗歌等多种体裁,有500多万字的作品刊载于人民日报、读者、中国诗歌网、长江诗歌、青年文摘、故事会、喜剧世界、今晚报、上海译报、淮北晨刊等60多家纸媒和网络媒体。出版了两部原创文学选集和一部翻译文学选萃。获市、省和国家级奖项20多个。 我的诗歌观点是,在诗歌融汇今古中外,与时代最新的具有活力的创作思潮接轨的同时,应尽可能多地拥抱受众。很少甚至一味不顾及受众的欣赏口味和水平,是诗歌的冒险主义;自我边缘化与自杀仅一步之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