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扎实、高效的生本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教师间课堂深入交流,2021年11月2日,实验小学南渡校区数学组在杨校长和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拉开了教研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分低、中、高三段进行。</p> 低段组 <p class="ql-block"> 周治梅老师带来的是二年级上册的《角的初步认识》。课前周老师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孩子自己制作一个角,加深了孩子们对角的认识,以及对角的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初浅理论。课堂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体现了教师教得快乐、孩子学得快乐的课改理念。</p><p class="ql-block"> 李庆老师在课堂中,围绕着教学目标,创设了一系列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学习材料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根据这些能找出条件并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且在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之间筑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p> 中段组 <p class="ql-block"> 刘甜甜老师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来教学《口算乘法》,课堂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也注意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从具体到抽象对教材进行处理,体现教学民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p><p class="ql-block"> 赵娅玲老师执教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放手让学生找出倍数关系,赵老师语言生动,条理清晰,举例充分恰当,对待学生严格要求, 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使课堂气氛积极热烈。</p> 高段组 <p class="ql-block"> 刘水清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在整个课堂中都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课以雪宝的年龄和班上同学杨睿的年龄之间的关系来探讨用字母表示一个数和数量关系,教学时以身边的同学为例,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课堂大多以小组讨论为主,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总结出结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易建华老师的《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课堂气氛活泼,师生互动良好。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指导着学生将圆进行剪拼再以课件的动态演示加以配合,将圆平均分割成8份、16份、32份,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了解将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将更近似于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的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不仅能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谢晓利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使百分数的引入水到渠成。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逐一、反复地说说收集的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不断促进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层层深入地挖掘数学内涵,帮助学生建构起较为丰实而稳固的知识结构。在问题思考与思维碰撞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充实而富有活力。</p> <p class="ql-block"> 王美玲老师带来的《百分数的认识》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理念的优越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充分体现了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语言简练,干净利落,运用多媒体和课前导学单相结合组织教学,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和习惯培养,训练设计针对性强,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活跃。</p><p class="ql-block"> 刘洋老师执教了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阴影部分的周长》,课堂教学设计严谨,板块清晰,有扶有放,探究内容层层递进,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理念。</p> 仿学生本 展风采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堂课是由前去广元南鹰学校学习回来的苟秋菊老师上的生本汇报研讨课。苟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这堂课,在对教学内容准确的把握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设置灵活多样的辅助教学形式。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生自学,展示“我的例子”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真正的实现了构建生本课堂,使讲台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口语表达、团结合作等多种能力。</p> 分段交流 <p class="ql-block"> 听课结束后,老师们分段聚集在小会议室,对每堂课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老师们积极点评,大家各抒己见,从教态、学情、课堂掌控等多个方面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课堂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增进了彼此间的思想交流,促进了数学生本课堂的进一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教导处杨浩主任提出:要相信我们的学生,要懂得放手,有困难找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践行生本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做实扎根的教育,全力写好教育事业的奋进之笔! </p><p class="ql-block"> “ 教无涯,研不尽。”教和研是教学的双翼,只要有教学就会有问题,就需要进行研究, 让我们在践行生本课堂的教研中奋力飞翔,让我们的教学和谐而充满生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肖 园</p><p class="ql-block">摄影:刘水清</p><p class="ql-block">审稿:杨 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