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

<p class="ql-block">  在周礼平烈士陈列馆里有一张普通的“家庭”合影,攝于1947年,中间的老者是潮汕大地盛譽的革命母亲李梨英,右边是她的“三女儿”陈锦,左边是“二女儿”张明,前面依偎着她的是周礼平的遗腹子二岁的周海俊。这是一个不同姓氏、不同血脉的人组成的家庭,是革命把他们串联在一起。像所有的共产党员一样,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8号,周礼平壮烈牺牲了。党组织立刻派革命母亲李梨英来到张明身边,照顾待产的张明和生病的陈锦。74天以后,周礼平的遗腹子呱呱落地。是李梨英亲手接生,时任潮汕工委书记陈焕新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包住了这孩子,抱着他与李梨英相对而泣。李梨英说:共产党就像大海上的英雄俊杰,这孩子就叫海俊吧。从此这祖孙三代人组成了一个小家庭,为党的地下联络点。</p><p class="ql-block"> 革命母亲李梨英,原为普通的农家妇女,在旧社会和地主恶霸的残酷压迫下,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全家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是党的秘密交通员 ,是隐藏在烏山上红军医院的“阿姆“,45岁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献出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毛主席两次接见她并为她敬酒。1961年李梨英临终前,远在北京治病的她,还时刻惦记着海俊,寄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给海俊留下了遗言,希望他认真阅读,学习革命先辈的无产阶级高贵品质,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树立共产主义风格和伟大理想,做毛主席的好学生。病重时“大女儿”郑瑁,“二女儿”张明一直守护在她身边。病逝后,时任中央侨务工作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方方同志为她写的挽联:“10年游击战,10年地下工,匪特,汉奸,日寇在你眼下,堪称智勇;为党献一生,为国献三子,挫折、伤亡、失败,信心永不摇,无愧忠贞。”</p><p class="ql-block"> “三女儿”陈锦的舅舅是周礼平的同学,从小经常听他们讲革命道理,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党的地下交通员和机要员。19岁那年她在送一份情报的时候遇上敌人,她机智的把纸条放到嘴里嚼碎吞下,敌人发现后把她抓起来,严刑拷打。当敌人拿起烧红的烙铁,要烫她的大腿时,她从容地说,等我把裤子卷起来,别把我的裤子烫坏了(70多年后,我看到她大腿上依然留着那骇人的伤疤)。她始终怒目对着敌人,据理力争。恼羞成怒的敌人一拳打在她的左耳,瘦小的她碰撞到墙上吊马灯的铁钉,血流满面,左耳聋了,右脑也受了伤,监禁的两个多月里,她始终没有吐露半点党的机密;她的丈夫陈应锐为刺杀叛徒姚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她累坏了身体而致终身不孕。</p><p class="ql-block"> “二女儿”张明在堂姐张瑞芝夫妇(两人均为烈士)的引导下,15岁参加了党的宣传队,17岁就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在游击队里,她是坚强的战士,忙碌的卫生员,参加了活抓日本中佐特务长伊藤始助等的战斗;她奉命与周礼平假扮夫妻,建立地下联络点,照顾他的身体和生活,由此产生了革命感情,成为周礼平的爱人。她以卖针线杂货为生,维持党活动的经费,淳朴善良勤劳的品格获得邻里乡亲们的好评,保障了地下联络站的安全。时隔50多年后,我们和《忠魂》作者一起回到乡里探访时,乡亲们仍然叫得出她的名字;汕头临解放前,她接受任务从普宁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翻山越岭,把攻城的要事及国旗的样品(夾在热水瓶的夹缝里),通过层层岗哨,带进汕头市交给地下党组织,又将隐藏在伪警察局里的内线所获得的汕头城防图及兵力分佈的情况带回,让部队做好攻城的准备。她一直将周礼平的遗腹子周海俊带在身边,爱护有加,教育和培养他成长。</p><p class="ql-block"> 海俊 作为烈士的后代,他时刻不敢忘记自己传承革命的使命。这20年来,他协助省、市党史办重新再版了《革命母亲李梨英》、协助撰写《忠魂~周礼平和他的战友们》及再版,他骑着摩托車跑遍了潮汕地区100多个中小学,鼓励青少年多读革命书籍;他赠送《春暉赋》《忠魂》给全国地市级以上的图书馆以珍藏,留给后人;在网络盛行的当今,他编写了《李梨英的小故事》10篇;《潮汕烈士谱》介绍了68位烈士;把陈锦同志接受市电视台采访的口述《回忆周礼平》整理为文字62篇;整理亲历者抗战纪实《逃出汕头》9篇;把36万字的《潮汕革命史》浓缩为1.5万字的简读本共10篇,在网络发表,还多次在各类报刊、杂志,省老游击队联谊会、市老游击队战士、老年大学校刋等发表文章,以简短精悍易懂的故事来宣传革命道理,他是党的义务宣传员,以他的微薄之力,报答党的哺乳之情,宣誓对党的无限忠诚。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习近平主席邀请周礼平烈士之子周海俊,代表英烈子女接受检阅,他也是粤东地区唯一参加阅兵仪式的英烈子女家属代表。</p><p class="ql-block"> 周礼平烈士的英雄业绩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成千上万为国家作出贡献和牺牲的英烈们。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一张普通的家庭照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张普通的家庭照片,攝于1947年。左起:张明,周海俊,李梨英,陈锦。</p> <p class="ql-block">中共汕头市委党史办老干部秦梓高登文</p> <p class="ql-block">革命母亲李梨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接见</p> <p class="ql-block">李梨英奶奶临终前送给海俊的书《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p> <p class="ql-block">书扉页的遗言</p> <p class="ql-block">张明,身着汕头解放时进城的军装。</p> <p class="ql-block">2001年7月1日刊登于《汕头日报》</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4日,刊登在《汕头都市报》。</p> <p class="ql-block">获得抗战70年纪念奖</p> <p class="ql-block">陈锦</p> <p class="ql-block">  2015年9月3日,海俊参加阅兵式。</p> <p class="ql-block">检阅车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周礼平烈士</p> <p class="ql-block">1952年毛主席颁发的烈士证</p> <p class="ql-block">潮州登塘烈士纪念碑,这里长眠着周礼平和他的25位亲密战友。</p> <p class="ql-block">天伦之乐(李梨英母亲、孙子周海俊、孙女林得时、女儿张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