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关系,我早已认识江西达金律师事务所所长、律师、江西省红十字会志愿捐献之友萍乡分会会长叶琼穗女士。2016年我被调往萍乡市文联任副主席不久,她来我办公室拜访,隆重向我推荐了同行而来的她的父亲叶书麟。<br> 交谈中,我知道他是一位作家。临别时,他当着我的面询问我的名字中“薄”是薄还是簿?并在他早已准备好的著作《乡村里的那些事儿》、《是什么使你这么神往》上亲笔签书送给了我。这样的场合让我对他父女俩的好感油然而生,自然就开启了我和他的交往。<br> 叶书麟,1946年生,江西萍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3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飞天》、《散文选刊》、《读者》、《散文百家》、《福建乡土》、《当代小说》、《海外文摘》等省级以上报刊。有作品入选《中国散文大系》、《散文百家十年精选》、《2010我最喜爱的散文》、《2012中国最美的散文》、《中国散文排行榜》等多家选本。著有《乡村里的那些事儿》、《是什么使你这么神往》、《心中的风景》、《蒙面的萍乡》等散文集四部,已发表各类作品110多万字。<br> 他的作品《外婆的守望》获“首届西柏坡散文奖”二等奖、《人不留客火留客》获“《散文百家》千字文奖”、《“空中草甸”随想》获“中国当代散文奖”和“《散文选刊》全国散文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人不留客火留客》和《生死原来只刹那》前后于2012、2013年荣耀登榜“中国散文排行榜”。 <b><font color="#ed2308"> 他如此执着,竟对难以高攀的写作坚决追求</font></b><div><font color="#ed2308"><b><br></b></font> 2003年,工作了近40年的他从日夜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那个时期还没有退居二线一说,说白了就是工作单位改制,暂时没安排他新工作。贤惠的妻子每天将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还像往常一样细心的照顾着他,家里的事物也没什么需要他插上手的;聪慧的女儿,学业有成,自己干自己的事业,也不需他操多大的心。<br> 但几个月的生活下来,让他感到内心的空虚。此时,回忆成了他的日常,他甚至整天闷闷不乐。他在思考自己的下半辈子该干一些什么:去寻找一份新的工作,继续接受新工作、新工种、新岗位的挑战?身体硬朗、思维敏捷、经验丰富,社会人脉关系良好,这些都是他的长项,可以利用一些,或许真的可以换来较高的经济收入。但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尚好,并不缺那几个钱。经过了几乎一大半辈子的折腾,显然妻子身同感受,希望他能安定下来。女儿也不赞同他再去奔波与劳累。<br></div> 于是他潜下心来,读完自己一直想读的那几本书。他教过书、当过乡村基层干部、在市局机关工作多年、做过厂长、基层党支部书记,经常性的变化让他时刻有了接受新工作、新挑战的可能,也让他一直养成了读书和记录的好习惯。读着读着,他萌发了写作的念头。<div> 那一年,他57岁。<br> 他使出了自己过去惯用的策略:他在读江西农校时,还一个劲的跳到其他的专业里去借阅书籍,什么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种子学、农业技术、农林经济管理几乎都涉足,通读了一遍。后来在工作的过程中,他感觉知识的匮乏,又参加了江汉大学、江西农校等五个大中专院校的函授班,学了10余个专业。这一次又如法炮制,寻摸着报了中国作家协会直属的鲁迅文学院函授班。<div><br><br></div></div> 这期间,他有了自己的第一篇习作《外婆的守望》。写的是他的外婆,讲述的是他外公在读大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八一起义,后来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然而并不知情的外婆在此后数十年的岁月里一直苦苦等待丈夫的感人肺腑故事。<br> 据叶书麟自己说,他是流着眼泪写完这篇散文的。那一次,他去萍乡日报社投稿。当时他所认识的贺记者热情地接待了他,在看完这篇散文之后,夸奖这是一篇好文章,并鼓励他向正在征稿的由中国散文学会和河北省散文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届西柏坡散文大赛投稿,还说:怎么也能得一个入围奖。果然,在这项高手如云的比赛中,《外婆的守望》一举获得二等奖。真是喜出望外,这既是对亲人的一份情感的了结,并让他心里有所安慰;又是第一次小试牛刀,获此殊荣,是对他写作能力的一份肯定,让他惊喜兴奋;更是点燃了他的创作激情,并一发不可收拾,让他从此走上了写作的道路。2007年1月,他加入了萍乡市作家协会。<br> 然而,每个人写作的道路都不同。叶书麟看到自己认识的作家中,有不少凭借自身的天资和聪慧,就能在三十岁左右作品不断、佳作纷呈,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成员。现在,临近花甲的他要在写作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他深深的明白自己的短处,认识到唯有勤奋耕耘,才是他的最直接、也是最佳、甚至是唯一的办法。<br> 他扎下身段,像拼了老命似的,开始他的创作。他回忆起自己前半生也算是坎坷,有种田、拉车、下矿井等经历,出生在农村、毕业于农校、工作在农口系统,可以说他一辈子都在与农村、与农村的事、与农村的人打交道,闭着眼睛,他都能记忆起这些个点点滴滴。<br> 他了解黄鳝在春、夏两季不同气温下的不同活动习惯,知道黄鳝与农民种田的利害关系和捉黄鳝、吃黄鳝的利益关系,能够在不同环境下针对黄鳝大小而使用过火把照、手捉、钩钓等不同方式捕捉过黄鳝,而对于“煎太极图”和“打黄鳝”的不同烹饪方法不可不熟悉。于是他写出了《晃着火把照黄鳝》和《夏日乡味“打黄鳝”》两篇散文。<br> 有一次家里忽然来了客,老婆说来不及弄饭菜,干脆下馆子。服务员递上菜单,叶书麟提议每人点一份自己喜欢的菜,母亲和几位客人同时说要捞菜。他想起母亲和老婆做的捞菜和擦菜,受到启发而创作了散文《捞菜情》和《家乡擦菜情》。《捞菜情》在《散文百家》杂志上刊登,《家乡擦菜情》在《散文选刊》刊登,并入选《中国散文大系》和《2012中国最美的散文》。<br> 他将各种接春用品的代义写成《接春》,将起牙的步骤及对杀鸡祭牙的特别要求写成《起牙-起牙酒》,将各种草药的书名和地方土名、药性和生长习性写成《土凉茶》,将家乡的一种自治中药“凉茶”的详细纪录写成《土凉茶》,将家乡加入中草药的药粑粑的做法和流传在民间的动人传说写成《七月初七吃药粑》,等等。<br> 如此这般,他将自己在农村成长、生活、工作几十年的真实经历以及社会的一些时代内容话题,以散文的形式,渗透可读性,提升为大众艺术作品,将本土原生态的、接地气、鲜活的人和事一一述之于笔端,见之于报刊,展现给世人。他的努力与付出,有了进步和回报。2006年6月加入中国散文学会,2012年1月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在写作的道路上迈出了扎实的一步。<br> 2012年10月,民俗散文集《乡村里的那些事儿》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以散文的语言和手法,按春、夏、秋、冬四季分为四辑,描写各个季节里所发生的事与物,让人们了解萍乡,感受这里的淳厚民风、富庶资源,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br> 2013年7月,旅游散文集《是什么使你这样神往》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为红色游、绿色游、古色游、现代游、旅游随笔五个部分,红色游描写从北伐到抗日的一些名圣之地,绿色游描写祖国的美丽山山水水,古色游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古代文明,现代游描述了祖国的伟大和民族复兴的日新月异,旅游随笔是作者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抒发。该书被中国基础教育文库邀请,列为素质教育阅读版本。<div> 该书开章的第一篇即是抒情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烟雨迷蒙访“红船”》(2011年7月刊于《甘肃日报》)。第三篇《解读红色安源》(2005年刊于《中国当代散文大观》),文中在16年前即提出了“安源精神”是:“义无反顾”、“走在时代的前面”,可见他对本土红色文化的深度见解。书中的《四上武功山》和《“空中草甸”随想》(后一篇刊发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飞天》2011年6月号、入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是对武功山灵魂高度的另一种思考。<br> 叶书麟硬是凭着自己的决心、毅力和狠劲,不断的追求,一步一台阶攀登, 2017年8月,他如愿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br> 这一年,他73岁。<br></div> <b><font color="#ed2308"> 他如此执着,竟对乡土文化的探究坚持不放</font></b><div><font color="#ed2308"><b><br></b></font> 在写作的过程中,叶书麟发现他的周边社会在变革,城市化进程在加快,时代在进步,许多乡土文化有的在改变,有的被淘汰,有的则濒临绝境。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记录萍乡的乡土文化,有义务用散文的方式传承萍乡的民俗风情,他甚至认为萍乡的有些乡土文化也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于是他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拿起自己的笔,开始对乡土文化的探究。<br> 历史上的萍乡,西周时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汉高祖刘邦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2000多年来有着自成特色的乡土文化。生于斯、长于斯的叶书麟无时不刻被这一文化体系所陶冶、所浸润、所同化,他情之所系、情之所依、情之所动。<br></div> 他开始梳理与萍乡相关的古建遗存、古树名木、山水风景、历史地理、家族族谱、村规民约、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名人传记、传统技艺、生活器物、手工艺品等,继续采用散文的手法,予以记录和描述。 《解读红色安源》、《儿时眼中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盛公祠感想》、《四登白鹤峰》、《难忘的番薯丝饭》、《华子和萍子的乐队》、《启子的矿井》、《门的随想》等近百篇散文大都真切记载乡风乡俗,反映萍乡的乡土文化。各篇作品思绪浓浓,情意浓浓,无不寄托叶书麟的相思与相恋,乡情与乡心。2006年8月,散文集《心中的风景》收集了其中的38篇,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如今读来,仍感兴奋,读之入境,品之情动,思之震撼。<br> 此后乃至到今天,叶书麟依然热衷于这类文章的撰写,继续叙述发生在萍乡这片红土地上特有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乡土风情。<br> 《七挖金八挖银》讲述了萍乡的一个民俗风情,他介绍“‘七挖金,八挖银,九冬十月了人情。’这是家乡的一首谚语,指的是每年挖油茶山的最佳时间是农历的七月和八月。到了九月寒露后,再去挖山已没有多大的效果,杂草、茅根、小竹鞭已经晒不死了,翻挖过来只是表面好看,等明年一开春照旧长出。九月十月挖茶山只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忽悠他人、忽悠自己、忽悠油茶树。”<br> 《农家杀猪饭》讲述了萍乡的另一个民俗风情,他介绍“吃杀猪饭”是村落文化中借以培养和联系乡亲关系的一个重要活动,对从“杀猪”到烹饪的全过程,他一一作出描述,最后归属于乡土文化: “菜肴虽然简单,但却非常鲜美可口,城里的大饭店是无法吃到这样地地道道的鲜肴。喝的酒虽然只是农家自蒸谷酒,喝酒气氛却异常热烈,席里杯间充满着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和灯红酒绿的大酒店里早已丧失殆尽的纯朴民风。我从主人的笑谈之间看出了他对自己辛苦一年的收成感到十分的满足,从邻里之间的敬酒罚酒之中看到了21世纪的农民仍然的那份朴实厚道。”<br> 《家乡传统“老三篇”》 讲述了萍乡的一个传统技艺,他介绍“家乡过年的果子,除了用各种蔬菜做的盐果子,家家户户做得最多的是番薯片、麻片、冻米糖。听婆婆说过,这三种果子是几百年来的传统当家果子,富人吃这个,穷人也吃这个,那家那户都是自己做。”,“大概是因为萍乡人历来把冻米糖切成长方形薄片,如是有人把番薯片、麻片、冻米糖这三种吃过千百年的传统果子统一取了个非常有意义的名字,叫“老三篇”。”<br> 在构思和撰写体现乡土文化气息的散文时,叶书麟需要收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拜访相关人士,经常深入乡村,有时一住就十来天。十余年来,他始终如一,不忘自己开初定下来的决心,坚持不懈,丝毫不轻言放弃。他也正是这么一个人,对自己认准了的事情便一头扎下去,牛都拉不回来,一定要探出个究竟来。<br> “我虽然出生在农村,生活和工作也在农村,似乎对农村的一切都有所了解,但真正上升到乡土文化的探究层面,我仍感觉自己还浮在表面,因此,我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深入老百姓之中。” 叶书麟对我表述了他平时写作求真的较劲状况。<br> “萍乡的乡土文化实在是太久远、太丰富、太广阔、太博大。” 叶书麟说,“相当多的乡土文化及遗存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有的被人们熟视无睹,有的已经被人们遗忘,有的正面临着被人们摧毁,有的已经处于绝迹的境遇。”说到这里,他显然有些激动。的确,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如今的社会急功近利的建设性破坏行为仍在大行其道,乡土文化仍旧无法摆脱弱势文化的地位。包括他在内的不少有识之士的呼吁似乎起的作用也微乎其微,短时间内建立正确的乡土文化观虽说迫在眉睫,但从长期来看任务仍然艰巨。<br> “当然,这本不是一名文人所能顾及得了的事,但是作为一名本土作家和文化研究者,必须有所担当!”说到这里,叶书麟显得有些激动,信心十足!<br> <b><font color="#ed2308"> 他如此执着,竟对民间文艺的传播坚定不移</font></b><div><font color="#ed2308"><b><br></b></font>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么一种规律:人生像走路一样的,有的走着走着就走直了,有的走着走着走歪了,有的走着走着就走出了新的境界。67岁的那一年,叶书麟也走了一条路,走到了一条对萍乡民间文艺传播的道路上,走着走着走出了新的境界。<br> 其实,叶书麟一直在做有关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及民俗文化探究和传播的基础工作,开初他并没有意识到,因为他并不知晓什么是民间文艺?也并不明白民间文艺究竟包含着哪些内容?<br></div><div> 但是,生长于乡村的叶书麟从小就接触并喜爱乡间的耍傩神、春锣、皮影、灯彩、故事……因为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使之几十年前那些乡村文化场景牢固地刻印在脑子里,是他永远写不完的宝贵题材!<br></div> 萍乡是“中国傩文化之乡”。“傩”起源于我国古代驱鬼逐疫的原始宗教活动仪式,后来演变成兼容祈祷与逐疫、娱神娱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态。“傩”原始古朴,扎根于群众土壤之中,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虽然夹杂着一些迷信色彩,却无损于其艺术灵气。傩文化的流传方式在萍乡各地各处都可找到踪迹,萍乡傩文化如同其他地域一样,也颇有本土特色。<br> 2014年,江西省文联在全省范围内部署文化散文丛书《走向田野》的稿件征集与撰写工作。萍乡市文联将任务落实到爱写、擅长写本土传统文化散文的作家叶书麟身上,要求他写一本最具萍乡特色的傩文化长篇散文,并为书取名为《蒙面的萍乡》。这是一个典型的“未养崽,先安名”的命题式行政操作手法。叶书麟“显然是被套路了”。但为了萍乡傩文化,他转而又兴奋地接受了创作任务。<br> 当时,他满以为自己从小就对萍乡傩熟悉,手头上又有前几年刚刚出版的两本写萍乡傩文化的书,心想:只需借助该书的成果,按图索骥,进行一些必要的实地采访,增加一些发现的素材,不就是写一写散文吗,这不就是瓮中捉鳖、碗中夹菜,嘴中吃肉吗?<br> 然而,当他下乡走访之后,发现自己的想法大错特错。原来萍乡的傩庙数量远不及实际存量的一半,傩的传人数量可观,傩舞及其服装,傩兵器、傩轿、傩苻、傩签、傩卦等,以及一脉秘传的口诀、歌词、法水、起师等,无不折射出萍乡民间傩文化内容并未深挖。<br> 于是,认真较劲、一定要拿到一手资料的叶书麟开启了他逐乡逐镇、挨村挨户走访寻觅,这一干竟长达六年。<br> 这六年中,他几乎每天早上6点多就出发、晚上6点多才回,有时干脆就地落宿;平日里,他乘公交、换班线,到达乡镇后搭租摩托车跑村庄;周末和假日里,他的三个子女和多个亲朋好友被他对萍乡文化的执着而深受感动,挤出休息时间为他免费出车下乡。尤其是女儿琼穗,凭借曾函授江西师大汉语言文学的功底和对萍乡文化的热爱,不但常陪父亲下乡调研,并且常抽空研讨和改稿。<br> 这六年中,他不找县区单位、不找乡镇干部,一篙子直插村庄,下到村落问民众,一个一个村庒里去寻觅,一座一座傩庙去考察,一本一本族谱去核对,一位一位傩文化工作者去访谈。<div> 这六年中,他一个人新发现傩庙74座,使萍乡傩庙数量由原统计48座增加为122座庙;他对萍乡傩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第一个对萍乡傩史和各傩庙历史作出了客观的判定;第一个提出萍乡傩文化五宝(傩庙、傩仪、傩面具、傩舞、傩医傩药)俱全;第一个客观地对萍乡傩面具雕刻人进行评价;第一个立足中国傩史,结合田野调研而对萍乡傩舞进行分类和评价。<br> 这六年中,他拍照取证,复印核对,采访过超500位农村里的傩文化管理人和傩艺人及有关老傩人,为萍乡122处傩庙拍了“全家福”,为上千尊傩面具拍了“标准照”,为萍乡傩拍下了超万张珍贵“艺术照”。<br> 说起这六年中的甜酸苦辣、辛苦劳累,叶书麟对我说,“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干就是六年,现在回忆起自己走过的2000多个日子,记忆犹新。”他白天走访查资料,晚上还要整理书写,这日子既充实踏实,又费脑烧脑。亲人们看着他的劳累,日晒雨淋,寝食不稳,心生珍爱之情,但大家都无奈,都知道谁也拧不过这个老头的倔犟。他就是这么一个执着的人。<br> 叶书麟转过话题,高兴地讲了个笑话:曾在好几个傩庙,负责的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傩神终于派你来了,你还不来,我们可能要把这些宝具傩事带到地下去了!我笑着回答说:‘那我会化作傩神到地下找你们调查’”。<br></div> 《蒙面的萍乡》一书虽然已经如期完成,创作过程历时近两年,也确确实实“交了上方的差”,但是叶书麟在调查与走访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萍乡傩文化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一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人进一步去挖掘和研究。<br> 在看到《蒙面的萍乡》一书后,有关单位和个人都希望叶书麟继续坚持把萍乡傩文化的家底搞清楚,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萍于2015年要求他再完成一本“每庙二图一文”的傩著作《萍乡傩庙大全(宣传部暂定名)》,为萍乡傩文化立传传世。并将本书列入萍发〔2015〕17号文件《中共萍乡市委 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一批文化工程的意见》的重点文化工程)。于是,这才有了他后期坚持再用4年时间作进一步深入田野调研。并在田野调研基础上,以学术研究的角度写作。此书完稿于2018年,而田野调研直至现在2021年仍在继续。<br> 傩文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中国的傩,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以服务对象、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划分,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四种。萍乡傩文化的特色究竟还有哪些还没有提炼出来呢?萍乡傩文化博大精深究竟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如何进一步保护、传承与推广萍乡傩文化? <br> 带着这些问题,叶书麟边思考、边探索、边研究,边书写。为了有新的突破,他仍然采取老的办法,2018年,他相继加入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中国民俗学会,有了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学习、交流、探讨的机会。他还前往湖南及本省南丰、婺源、万載、宜春等多地调研傩文化,几年下来,他的视野再次被打开,对傩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入,他不再是一名单纯的作家,而俨然成了一名研究地方文化的学者、傩文化专家。<br> 为了进一步了解萍乡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及民俗文化,方便自己参加各级各类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以及艺术展览、文艺演出、民间文艺节会活动,有利于自己进一步考察、采集、保护、传承萍乡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及民俗文化成果,叶书麟凭借自己长期来练就的实力,陆续申请加入了萍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2019年7月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这一系列的骚操作,让他迅速成为了一名民间文艺家,如虎添翼,更让他对傩文化研究、对民间文艺的传播不但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更有了底气和信心。 连续6年的调查与走访总算没白费,叶书麟已经摸清了萍乡傩文化的存量和底蕴。他在女儿琼穗的协助下,不但已将《萍乡傩庙大全(或名萍乡傩史傩庙)》和《萍乡傩故事》两书完稿,而且正在同时写作《萍乡傩仪和傩舞》、《萍乡非遗傩面具》两本书。他的意愿是通过把萍乡傩文化的家底实实在在亮出来,为萍乡傩文化的传承保护,为萍乡的文化自信尽到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作家+文艺家+地方文化学者的职责,付出自己的努力、心血与奉献。<br> 在研究萍乡傩文化的过程中,叶书麟发现傩文化在发展、延续、传承的一系列生存环境中,与多元宗教相互产生影响,他不得不挤出时间和精力对宗教文化进行一些必要的研究与探讨。被市文联得知后,动员他为萍发〔2015〕17号文件的重点文化工程编写《萍乡宗教文化》。他知道这是个辣手的事,提出只负责写《萍乡傩庙大全》,当时市文联分管副主席要求先写宗教后写傩。接任务后他马不停蹄爬山越岭进行田野调研。多次出入杨岐山、武功山等佛道名山,也步行登过当时未通车的九龙山、高天崖、六市婆婆岩等千米以上山峰调研。该书于2017年完稿,并于当年即通过了萍乡市宗教局的审稿上交。该书内容来源于田野调研,结合史籍进行对照研究,挖掘补充了不少和尚塔及古碑古史,对原来一些史实不符之事进行了论证,得到了多位学者与专家的好评,是萍乡宗教有史以来的一本全面、系统的,客观反映萍乡宗教四教史实的,并可传世的著作。但是能否出版发行还要等待机会,希望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这算是他和萍乡四教的一个共同心愿吧。<br> 叶书麟在田野调研萍乡傩和地方传统文化时,发现其中很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简称非遗),也发现农村的艺人们大多没有非遗的概念,有些艺人虽然知道自己的技艺可能是非遗,也不了解怎么申报、参评、保护?为什么要保护?为响应党中央对非遗工作的重视。他从2014年开始陆续购买大量非遗专著,对非遗进行系统学习,下乡时自觉对本土非遗进行宣传、调查和研究,外出听国家级非遗专家讲座,2021年又参加了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并通过考核颁发结业证。2020年初,他和女儿叶琼穗俩人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萍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研集》(暂取名)和《以傩和民间文艺为例论萍乡非遗保护和开发》(暂取名)二部非遗著作。这是他给自己对保护萍乡非遗而增加的一项重要而繁重的任务。 2021年中秋节前夕,在西藏进行法律援助一整年凯旋回萍的叶书麟女儿琼穗律师经过一个多月时差和体能适合调整,加上她本身律师所的工作繁忙,终于答应于9月18号下午邀请我们几位去她家,主题是听她讲述在西藏的一些经历和故事。<br> 如此,我自然要先行拜会同在一栋楼居住的叶书麟……<br> 文/摄影:黄薄双。感谢叶书麟提供文中的相关资料及图片。 2021年9月,本人与叶书麟在其住处院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