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秀山小学关于“双减”政策下的体育作业设计

Li-XY

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我校体育组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了集思广益,并且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创新与优化。 <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设计原则</b></h3><h3>1.安全性原则。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考虑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应对办法,尤其是露天无人管理的器材,活动前一定要检查。同时也要注意天气等影响,尽量不要在雨雪天进行户外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安全。</h3><h3>2.兴趣性原则。体育家庭作业在制订时力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学生平时喜爱的体育活动列入体育家庭作业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运动</h3><h3>3.简便性原则。器材简单轻便,场地要求不苛刻,练习形式不宜花哨,练习手段实用有效,练习方法简单易学。<br>4.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等,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应有所不同。针对耐力较差的学生,布置作业设计时就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针对腰腹力量较弱的学生,可安排每天做仰卧起坐或俯卧两头起练习;针对上肢力量较差的学生,可做哑铃系列练习或立卧撑、俯卧撑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如何针对学生差异布置体育作业</b></h3><div>1.学生身体素质差异<br>特异体质学生—参与进来<br>身体素质较弱学生—提高<br>身体素质较强学生—提高和发展<br>2.学生素质特点差异<br>有的耐力很好,但是协调性差——跳跃性运动为主<br>有的爆发力很好,但是耐力差——中长距离跑<br>有的力量性很好,但是技巧性差——球类运动等<br>有的腿部力量很好,但上肢力量差——俯卧撑、哑铃扩胸训练等<br>3.学生个性差异<br>学生自控力差,不听父母的——以学生自己感兴趣,比如,打羽毛球。<br>学生自控力差,父母没有时间陪伴——设计同伴完成的项目。比如,打篮球、足球<br>自主性教强,父母没有时间陪伴——针对性设计训练内容、运动量。比如,跳绳、游泳及力量练习等。<br>自主性教强,父母有时间陪伴——可以设置一些亲子活动,比如爬山、跑步。<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如何落实“双减”政策下的体育作业</b></h3><div>1.第一阶段<br>到达目标——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进来<br>设计的内容:不固定,可以是慢跑、跳绳、篮球、羽毛球等<br>设计的时间:10-60分不等<br>设计的运动量:能让自己坚持下来的运动量。<br>2.第二阶段<br>到达的效果——养成习惯 适当进步<br>设计的内容:不固定,可以是慢跑、跳绳、篮球、羽毛球等<br>设计的时间:10-60分不等<br>设计的运动量:对于中长跑适当的要求。<br>3.第三阶段<br>到达的目标——针对性提升自己弱项<br>设计的内容:针对个人,哪个项弱,身体素质哪方面弱就布置对应的作业。<br>设计的时间:20-60分不等<br>设计的运动量:根据练习的项目提出具体练习密度和强度。<br>4.第四阶段<br>到达的目标——突破自我 强化巩固<br>设计的内容:针对个人,哪个项弱,身体素质哪方面弱就布置对应的作业。设计的时间:30-60分不等<br>设计的运动量:根据练习的项目提出具体练习密度和强度适当增加,配合相应的辅助性训练。<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作业反馈</b></h3><div>1.APP打卡:天天跳绳<br><br></div> 2.微信群打卡:可发视频、运动路线图。 3.课堂检测:体育节阶段性测试(可参照国家健康体育测试)。 4.提交打卡反馈表:教师要做好登记并及时针对性的反馈和辅导。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课后评价</b></div>1.学生自我评价(对完成作业的感受评价)<br><br> 2.家长评价(对孩子完成态度评价)<br><br> 3.老师评价(过程新和结果性评价)

学生

设计

练习

体育

作业

运动量

身体素质

家庭作业

分不等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