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时记忆里的垂钓逸趣

吴金火

<p class="ql-block"><b>  眼下,每天傍晚时分,我早已养成了跟多数都市生活人一样坚持健步的习惯,夕阳西下,微风习习,信步走在余晖映照下的沿河岸边,一边欣赏着红花绿草交相掩映的自然美景,一边尽情享受着有氧运动带来的神清气爽!</b></p> <p class="ql-block"><b>  随着国家对江河环境的重视和人们对自然保护意识的增强,现在,河水清了,花草绿了,人居环境也变得更美了。特别是春末秋初时节,河岸杨柳依依,江面波光粼粼,抬眼望去,常见有端坐于岸边的“姜太公”,他们时而满心欢喜地提竿换饵,时而全神贯注地屏气静候,每当此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倚靠在岸边的大理石护栏上静静地观望着,尽管多数时间也在从内心里佩服垂钓者的耐心,但有时还是能分享到垂钓者鱼获的开心和喜悦的。此时,可能会有人说:你这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啊!也有人可能会说:你“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啊!实际上,说起这些话来,倒也真的勾起我儿时记忆里的垂钓逸趣的往事来了。</b></p> <p class="ql-block"><b>  我从小就生活在乐安江边上的农村家庭,可以说是河边出生,河里长大,也许是“近山识鸟音,靠水知鱼性”吧,我记得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去河边钓鱼,从我有记忆的时候起,我总记得我的三哥是个钓鱼的高手,最开始我只是跟着他的后面帮忙提提篓子和递递鱼饵,在我稍大一点的时候,而三哥也要去学校读书了,我也就偷偷地开始学着去独自垂钓了。</b></p> <p class="ql-block"><b>  那时候,我也还没有学会游泳,所以不敢去离家有点远的乐安河里钓,因为买不起鱼线和鱼钩,刚开始时,我只能用妈妈给我们缝补衣服用的细线直接绑上饭粒而在离家很近的水塘里钓,夏日中午最热时分,我蹲在河边妈妈经常洗衣服的大石板上,用自己在家里竹扫帚里偷偷扯出来的稍粗一点的枝条支着细线,钓一种用我家乡话叫作“麻骨楞”的鱼,这种鱼全身麻刺刺的,嘴巴比鱼身子还大,又特别贪食,所以就特别好钓,虽然大的不到一寸,小的更是跟用作饵料的饭粒差不多,但是不用一、两个小时,也能钓到大半碗的鱼,虽然鱼的尾数很多,但它内脏少,容易清洗,且少刺,煎煮时,再佐以青椒、蒜头、姜末和食盐,便是上等的美味佳肴了!</b></p> <p class="ql-block"><b>  随着年龄的渐渐长大,我对钓鱼的喜爱和技艺也日有所长,那时候因为家里穷,根本买不起渔具,所有的渔具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比如:鱼竿,就是自己到山上去砍那种细长的竹子,遇到不直的节枝部位,就用煤油灯烧烫一下,再在板凳上逆向平直即可。鱼漂则是用鸡或鸭翅膀上羽毛的中芯部分,少数时间还会用麦秆代替,锡坠则是把旧牙膏瓶的底部剪下一圈,缠在离鱼钩约两寸不到的上面,尽管舍不得钱,但鱼线和鱼钩一般还是要买的,鱼饵则是蚯蚓、蛆虫和苍蝇等,那时候,河里的鱼又大又多,但钓鱼的人却很少,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很忙的缘故吧!见我每次钓了很多的鱼回家,妈妈还总是责骂我,说:钓这么鱼回家干什么?这些鱼不要油煎能吃得下去吗?我知道:原来家里平时连炒菜用的菜油都很少,而煎鱼,那是很费油的。所以,当我以后钓到很多鱼的时候,像那种餐条鱼,当时也只能以7分钱1斤的价格卖掉,卖鱼得钱后,便只会买点食盐回家供家常日用。</b></p> <p class="ql-block"><b>  还记得那时候,钓鱼最不开心的是无意中钓到了甲鱼,因为甲鱼会把鱼钩吞下去好深而根本无法顺利取出,再说,鱼钩可是得用2分钱1枚的价格去买的,如果取不出,当天的钓鱼活动就无法继续了,每当这时,我只能很气愤地把鱼竿连着鱼线在空中做离心式狂甩,希望能把钓到的甲鱼甩掉而保全到鱼钩,实在甩不掉,就只能悻悻地把它提回家,然后清蒸着吃,每当这时,我妈妈还会说:这甲鱼尽是壳,没有肉的。这在以前真的是事实,而对于现在人而言,这又会是一个多么大的笑话。</b></p> <p class="ql-block"><b>  现在钓鱼人的装备都已经是非常的精良了,比我小时候的渔具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光鱼竿就有抛竿和甩竿,而且都是便于携带的伸缩竿,鱼漂有直立漂、星点漂,夜钓还有夜光漂等,饵料更是五花八门,还有仿真鱼的路亚,如果再加上其他的抄网、鱼护、遮阳伞等,全套购置下来,斥资一般都要在千元以上。现如今,更有买豪华游艇而出海去海钓的,他们与我小时候的钓鱼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的。多数人可能会认为:现代人钓鱼是不计成本的,因为你即便有再多的鱼获,也是“入不敷出”和“得不偿失”的,而多数人肯定不知道的是:现在人钓的是寂寞,他们享受的是整个钓鱼的过程,而不一定要有多么宏大的目标和结果,在他们的心里,他们钓的才是真正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尽管现在是钓鱼的人多了,而河里的鱼少了,有时候,在岸边看别人钓鱼的人比端坐在河边钓鱼的人还多,我小时候提竿一般都有鱼,而现代人钓鱼时是频频提竿却少有鱼获,但他们依然总是日复一日地乐此不疲,在他们的心中,似乎钓不到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万一钓到了,那才是很大的意外惊喜!</b></p> <p class="ql-block"><b>  总之,钓鱼的结果并不重要,但能够享受到钓鱼的过程才是最开心的。现在我也依然还是喜欢钓鱼,也购置和拥有了数量和价格均不少的渔具,但不管现在钓鱼的装备有多精良,我却始终觉得我再也无法钓出我儿时往日的那种发自内心底的惊喜!</b></p> <p class="ql-block"><b>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特致谢!</b></p> <p class="ql-block"><b>作 者 简 介</b></p><p class="ql-block"><b>吴金火,男,江西乐平人,现居浮梁,供职于农行景德镇分行,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神州文艺》签约诗人、作家。近年,有多篇诗歌、散文见于《金融作协》《文化农行ABC》《当代散文诗歌精品选》《神州文艺》《书香神州》《瓷都晚报》《景德镇文艺》《景德镇金融》《景德镇银行业》等刊物及多个新媒体网络平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