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年在川西甘南及青藏高原自驾游二个月的时间内,在西藏阿里一地就待了半个月,收获满满回上海后发布了多辑美篇,描述了阿里一路上的风光;但是唯独没有专门介绍一个至关重要的景点一一古格王国遗址。</p><p class="ql-block">其实十多年前,古格王国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自从考古工作者在此展开了一系列工作,收获巨大的考古发现以后,这个曾经强盛于藏南地区,但是350年前突然消亡的王国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行者来到阿里。</p><p class="ql-block">曾经很想写一集关于古格王国遗址的美篇,由于缺乏必要的历史资料,所以一拖再拖迟迟不敢落笔;时间很快一年过去了,疫情使得今年的旅行计划全部泡汤,近期显得更加空闲,而完成古格王国遗址美篇的念头也越来越強烈;编制神秘而震撼的古格王国美篇对于我来说是件力不从心的事情,仅管本美篇很粗糙,但是今天总算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西藏吐蕃王朝之后的600多年间,一个名为古格的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然而,350年前,古格王朝突然由盛而衰,瞬间消失于茫茫的沙海。偌大的王国仅留下恢弘的遗址和遗物——各类殿堂房屋445座,洞窟879孔,碉楼58座,各类佛塔28座,塔墙1道,防卫墙10道,隧道或暗道4条,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古格,从此成为西藏地域的神奇谜团,其遗址也成为了所有到阿里的旅友们非常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古国王国遗址在219国道(新藏线)的巴尔兵站西南方向88公里,此处海拔4500米至4700米,距离阿里扎达县城近18公里,距离阿里首府狮泉河镇大约有三百公里。向西直线距离五十公里便是中印边境线,附近的山麓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的中间。近几年随着219国道的路况越来越好,去古格王国遗址的道路全程舖装沥青公路,路况不再艰险,任何车型的车辆都能顺利到达古格王国遗址。</p> <p class="ql-block">9月12日我和朋友老杜以及唐山女侠夫妇共四人开着二辆车离开了国内最美景观大道318国道的终点附近定日珠峰北大门,沿着219国道一路向西400公里进入了阿里地区;首先游览了西藏著名的圣湖一玛旁雍措,这是几乎所有的进藏旅友都很向往的地方,而唯一通往圣湖边的通道旁却新增设了收费站,每人收费150元;好在玛旁雍措太大了,自驾游的好处是凭借旅行经验能够到处转,我们驾车沿着圣湖绕了十多公里,找到多次免费的观景佳处,拍摄了一路上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与淡水湖“玛旁雍措”仅仅一路相隔的“拉昂错”却是咸水湖,这个湖又称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这二个措的海拔均在4700米左右。为什么把“拉昂错”叫做“鬼湖“呢?有三种不同说法:第一种说湖水由于含有某种矿物质,因此人畜都无法饮用;第二种说法,这湖有许多灵异故事,与相邻的风平浪静的“玛旁雍措”不同,经常会突然出现风急浪高;第三种说法干脆讲这是藏民实施水葬的地方。究竟如何?本人没有考证过,在鬼湖畔我们也没有见到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p><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我们住在中国与尼泊尔的边境小镇普兰。</p> <p class="ql-block">九月十三日是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我们一早从中尼边境小城普兰出发,先走上S207省道,再次绕着玛旁雍措,隔着湛蓝的湖面,我们远远的观赏着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齐神山,这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白雪皑皑的顶峰有着钻石般的剔透晶莹,经历千辛万苦能够在此转山是藏民们一生的荣耀,有部纪实电影“冈仁波齐”曾经感动过无数人;我们与冈仁波齐神山擦肩而过。走上了我们行程中的主线,中国当下最漫长的边境公路219国道。</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冈底斯山脉横贯在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如一条巨龙卧在西藏西部阿里广阔的高原上。它高高扬起的头,如一座大金字塔,耸立在阿里普兰的高原上,这就是冈底斯山脉的的主峰、海拔6656米的冈仁波齐。</p> <p class="ql-block">在导航也无法提供服务的情况下,我们下午终于寻找到了扎达的霞义沟土林。</p><p class="ql-block">这里不用买门票,我们二辆车付给当地藏民六十元钱,便通过一条崎岖的村道驶进了浩瀚无垠的土林群。在这里似乎用什么样的文字都很难以描绘她的无比壮美。放眼望去,在落日的余晖下,霞义沟土林的光影变幻莫测,其形态有的像神话世界里的擎天巨柱,有的像成千上方个列队的士兵,有的像高高耸立着的威严庄重的城堡,有的像插入云霄的参大大树和造型奇特的磨茹,有的像不可逾越的一堵堵石墙………我们四人如同行走在外星球上,无不为这气势磅礴的景象而震撼。</p> <p class="ql-block">据说扎达地区数万年前这里是个大湖,后因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整个湖底升高,湖底经过长期的流水冲刷切割,又被风沙长期侵蚀,形成了如今酷似山林的石群。其实关于土林的形成我们也不想过多的去了解它;但是我们见到了霞义沟的土林是多么的壮美。我见过土耳其卡帕多奇亚和玻利维亚月亮谷的土林,也到过云南的元谋土林,但是总觉得那里的土林其规模和其壮美的程度,肯定是比不上扎达霞义沟土林群,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有着如此壮丽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只能在土林附近的藏民家里借宿,第二天一早我们便驾车行驶在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沿着象泉河谷前往向往已久的古格王国遗址。这是302省道,一路上气势恢宏的土质莽林连续不断地映入眼帘。再一次领略到了扎达的众多土林群是多么的恢弘和壮观。</p><p class="ql-block">远古时期湖泊及河床经过漫长时期的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遍布整个扎达地区,方圆数百平方公里。在朝霞和夕阳的映照下,山纹明暗有致,色调金黄,河边的土林群在暮色之中神秘而庄重,前往古格王国遗址的50公里范围内我们都穿行在奇妙壮观的土林群中,如同行走在神话世界,或许这是这辈子观赏土林最过瘾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我们一行终于到达了古格王国遗址,远远望去,一座造型独特的城堡如同一座土黄色的山丘高高地耸立在我们的面前,她同周边连绵起伏的土林群融合为一体,在高原湛蓝天空的映衬下,古格王国遗址彰显出庄重而神秘。</p><p class="ql-block">啊!这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古格王国遗址,她如同在藏南高原守望了千年的一位先人,远远的拱手欢迎我们这些经过一万公里跋涉远道而来的历史崇拜者。</p> <p class="ql-block">西藏吐蕃王朝之后的600多年间,一个名为古格的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然而,350年前,古格王朝突然由盛而衰,瞬间消失于茫茫沙海。偌大的王国仅留下恢弘的遗址和遗物——各类殿堂房屋445座,洞窟879孔,碉楼58座,各类佛塔28座,塔墙1道,防卫墙10道,隧道或暗道4条,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古格,从此成为西藏神奇地域的谜中之谜。</p> <p class="ql-block">从山脚的入口沿着小径走,首先要经过4间古殿,即红庙、白庙、度母殿和轮回庙。山顶有一座坛城殿,要参观古寺需由工作人员打开门锁。寺内保存有许多精美的壁画,一些壁画上的金漆依然闪亮发光、光彩夺目。几间寺里以白庙规模最大,叫“拉康嘎波”。一些小洞窑内放着盘子大小的泥印佛像,是喇嘛到此修建时做的。据说除泥土之外,还混合了很多圣物。</p><p class="ql-block">白庙和红庙的面积差不多大,约各为300平方米左右,庙内墙上绘满了各种不同题材的壁画。白庙内有一幅吐蕃历代赞普和古格国王世系的壁画,非常珍贵。红庙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1038年阿里王意希沃迎请古印度佛学大师阿底峡的壁画,画中一队舞女翩翩起舞,旁边有人击鼓吹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些壁画虽时隔数百年,色泽仍很鲜艳。</p><p class="ql-block">所有的壁画都禁止拍照,但是由于游客稀少,殿堂楼阁很少有人管理,我匆匆拍摄几张照片,遗憾的是特别珍贵的几幅壁画也就不好意思去拍摄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遗址是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金戈铁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整个遗址被土林环抱其中,遗址本身就是用取自周围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筑的,所以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使人难以分辨究竟何为城堡何为土林。站在古格遗址前,我想如果朝霞初起或夕阳余晖临近之时,古格遗址在土林的映衬下会透射出一种残缺和悲壮美,如果我是位专业摄影师一定会拍出这些震撼场景,遗憾的我仅仅是位匆匆的过客。</p><p class="ql-block">据当地史料记载,在公元10世纪到17世纪,这里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然而神秘的古格王朝在350年前却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留给我们的只有那记录了古格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的古格王朝遗址。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建筑由上而下,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整个遗址彰显出了这里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山腰中有两条隧道连接,直通山顶。北面悬崖边上的通道,仍堆放着不少鹅卵石,残留着当年抗敌的痕迹。在遗址下端,有一个不显眼的小门。沿台阶可深入山内。山内的通道很陡,只容一人上下。下行几十米后山洞扩展开来,有大小几十间房屋,多数只有1.8米左右高。最外层透气、透光,类似阳台,比较开阔。这里就是当年古格王冬天避寒之地,不过如今里面已经空无一物了;虽说是一大片断墙残壁的废墟,但是层层叠叠向上延伸,这些震撼人心的一幕向后人们诉说着昔日这里曾经的辉煌。</p><p class="ql-block">在4700米高海拔的古遗址中攀登穿越,没有指路牌更没有向导,确实需要高强度的体力和意志,更是怀着对这一片静谧的神秘世界的探索和期盼;后来经查阅有关资料,才得知古格王国遗址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1200米,占地总面积72万平方米。从遗址山脚到山顶高300余米,有房屋、佛塔和洞窟600余座,这是何等样规模的庞大古建筑群啊!游览古格王国遗址无疑是对自己体力的一种挑战。</p> <p class="ql-block">据说高踞山顶的红宫是当年古格王朝的议事厅,是古格王朝中最为华丽和高级的建筑,差不多有一个篮球场大,目前仅存围墙,让人遥想其间曾有过的繁华、礼仪与纷争。</p><p class="ql-block">像众多王朝的历史一样,古格王朝也一定充斥着权力纷争、兄弟反目、巧取豪夺;当然,这个王国也有繁荣的边境贸易,娴熟的金属冶炼术和权威的佛教文化。可是,如此灿烂的文明,在浩大的命运面前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给后人遗留下空空如也的庙宇和千疮百孔的碉楼和断壁残垣的城堡,真的让人留下无尽的暇想。</p> <p class="ql-block">从地面到山顶的王宫差不多有300多米,层层叠叠的洞穴很多,游客非常稀少,又没有专门讲解,甚至有文字介绍的指路牌之类也没有,在一派神秘的氛围中,我们的穿行是小心翼翼的,光线幽暗,海拔又高,我们攀登的每一步都是缓慢的。凭借自己感觉,似乎山上的很多洞穴里都是相通,有暗道连接,有些甚至直通山顶。有些暗道非常窄,仅能容一人通过;有些洞穴很宽敞,甚至洞内留有马道,想必当年的贵族是可以骑马上去的,发现在山顶也有跑马道。凭想像这座三百多米高的城堡,上面住的是贵族官员,越往下可能住的是众多的奴隶。后来查看有些资料,得知古格王朝鼎盛时期,这里居住的贵族士兵及奴隶竟有十多万之众。站在这些神秘的洞穴内,看着四壁上人工的痕迹及洞穴外面的场景,总让人慨叹万分。</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些断墙残壁面前,我似乎听到了当年猎猎作响的古格王国战旗和战马嘶鸣;古格王国最神秘的地方在于,拥有如此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地消失在藏南高原……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唯一让后人困惑的,就是希望通过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努力,找到确凿证据今后能够给予后人以信服的解释。</p> <p class="ql-block">和同伴分散开来后我独自在遗址半山腰游览,遇见了一对年轻情侣,后来得知他俩是昆明某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他俩在寻找传说中的古格王国遗址内的藏尸洞;我跟随他俩在一处岩壁上,离地2米左右,发现了一排毫不起眼的狭窄的洞穴,有藏文碑但是没有任何汉字标签,很难想象这就是古格王朝神秘的藏尸洞。藏尸洞的洞口很小,只能容纳一人勉强进出,洞内却十分宽敞,这对研究生情侣介绍说,据资料介绍藏尸洞深五十多米,里面堆满无头干尸。但我们却只看到几具模糊的像是干尸和一堆石头和破布样子的东西。昏暗的光线、一股冲脑门的腥臭味迎面扑来,我们赶紧退了出来。</p><p class="ql-block">关于干尸洞的传说有许多种,最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当年古格兵败,拉达克人将宁死不屈的古格兵士斩去头颅,而尸骨则弃于洞中。</p> <p class="ql-block">站在红宫旁从窗子向内望去,空空荡荡,破落不堪,身后的扎达土林一望无际,夕阳余晖让周围的群山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映着相机镜头中七彩的光晕,一切一如既往的神秘又一如既往的自然。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古格王朝最后一任国王在这里看出去的最后一眼,看到歪倒一旁的黄金酒杯,看到杯中残留的青稞酒一滴一滴的洒落,化作一缕青烟,国王的眼神悲哀深情留恋,最后又化为痛苦愤怒,因为属于他的王国将要消亡了……</p> <p class="ql-block">站在古格王国遗址之颠,此时你会发现人的渺小与脆弱,我们脚下的土地历经过亿年的变迁,我们仰望的星空是千年之外的光源,在时间面前,我们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我们能坚守的,唯有自己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对面的象泉河谷是大片大片的土林,与古格王朝遗址相望,这里的一切如同出现在神话世界。</p><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在风雨中渐渐风化,关于王朝的更迭并不会停止,关于人间的杀戮也不曾消停。为了领土,种族,宗教,人类在屠杀中寻找文明的方向,在血风腥雨中繁衍。和平只是欲望的袈裟,当狂风卷起,世界便风声鹤唳。</p><p class="ql-block">经幡烈烈作响,斑驳的黄土裂变出经咒,天空变幻涌动,冈底斯山脉后,多少悲壮的故事在此上演。</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历代国王的传承世系是怎样的?古格的人口到底有多少?这些都是难解的谜。从记载和考察的结果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可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周边环境的迅速恶化或许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的确,现在古格遗址一带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几十万之众的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但是问题还是那几十万人去哪里了,如果是迁徙走了话就一定会有后裔知道之后的历史。另外还有很多猜测,诸如天灾、瘟疫等,但都不足以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几户人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废墟,但是这些人也都并不是古格后裔。苍天将古格王国永远定格在一个沉重的迷团之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概叹万分之中离开了念念不忘的古格王国遗址,离开了扎达;当我看到牌楼上写着醒目的大字“欢迎你再来扎达”,我想,古格王国己嵌入了我的脑海之中,这辈子还会再来这个遥远的地方吗?</p><p class="ql-block">离开扎达,驶入新藏线219国道,翻越二个近五千米海拔的山口,来到了我们行程中的一个大驿站一狮泉河镇,在这里我们稍作休整将前往祖国神圣的班公湖。</p> <p class="ql-block">沿途在我们车前不时掠过成群结伴的藏野驴和傻傻地望着我们的藏岩羊,它们是阿里的野精灵,它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藏南高原和广袤无垠的羌塘草原,我想它们的祖先一定目睹了古格王国的兴衰,一定见证了古格王国突然消失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狮泉河镇是阿里的首府,有的地图上直接把她标着“噶尔”二字,我不知道狮泉河这个很有个性的名字在当地是否有她独特的地理意义,但是明显感觉到这是一个在荒凉的阿里地区诞生出来的新兴城市。从这里开始,我们将踏上浩瀚的阿里北环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欣欣向荣的狮泉河小城以东有个叫着改则的地方,流传着先遣连的故事;1950年春,为了尽早实现进军西藏的战略目标,新疆军区组织了一个有138名干部战士的先遣连,经过长达半年的艰难行军,过入西藏阿里,在五千多米的高海拔、天寒地冻荒芜人烟的阿里改则地区坚持了整整290天;1951年5月29日,先遣连终于迎来了和十八军进藏大部队的会师,这个先遣连是我军第一支进入西藏的部队,也是我军历史上非战斗伤亡最大的部队,包括连长在内将近一半人长眠在这里;想起为了国家统一大业而牺牲的先遣连的悲壮故事,我不由同时想起了350年前藏南高原上神秘消失了的古格王国的无数将士………</p> <p class="ql-block">(全文完成于2021年11月8日凌晨,谢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