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上山下乡去苏北

金秋

<p class="ql-block">1969年3月,春节刚过,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畔码头上人头攒动,宽阔的大运河上停泊着上百艘大大小小的船舶,由于河岸上断断续续有店铺、民宅阻隔,适合船只靠泊的地方不多,因此船舶绵延达几公里。市中心和东南片的二中、三中、女子中学等学校的知青被安排在西门桥附近的市体育场码头上船;城北的四中、九中等中学的知青在北门外的三里桥米市码头上船。</p><p class="ql-block">在1969年春季,无锡市大约有五万知青通过乘坐运货驳船抵达苏北上山下乡务农。</p><p class="ql-block">无锡市政府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举行了欢送仪式,只见京杭大运河两岸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一艘小轮船载着管乐队,不停地吹奏着当时的流行曲调,往返于各码头之间。大运河沿河岸边密密麻麻挤满了送别的亲人,有的亲人甚至追随已经起锚的船队,在岸上追逐了好几公里,直到道路尽头的皋桥。在喧嚣的鼓乐声中,伴随着母亲和家人的眼泪和哭泣,知青们踏上了启程奔赴上山下乡目的地的征途。</p> <p class="ql-block">1969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六)我们在京杭大运河边的三里桥米市码头登上驳船,启程前往苏北农场务农。(该照片由我的学姐陆明鹭之弟拍摄提供)</p> <p class="ql-block">知青上山下乡批准书</p> <p class="ql-block">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部分女知青登船前在无锡体育场码头合影(由知青黄旭明的兄长拍摄提供)</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要去的地方在江苏省长江以北的黄海之滨的淮海农场,以前是淮海战役发生地,1952年根据毛泽东的命令由解放军102\师集体转业建成。相距知青们所在的城市的水路大约800里。</p> <p class="ql-block">我那年才十七岁,父亲早几日护送其他学校的知青随船队还在去苏北的途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母亲上班工作单位离码头很远,未能到码头来送我,妹妹和邻居借了一辆三轮车把我和同学的支农箱和行李运到三里桥米市码头上,但驳船停靠在离驳岸七、八米处,架了一条没有护拦宽三十公分、十几米长的跳板,供大家登船通行。我的同班同学魏荣生个子矮、胆子小,提着行李包走在晃晃悠悠的跳板上,晃了一下连人带行李掉进河里,同学朱寿福奋不顾身跳进冰凉刺骨的河水里,把他救起,我们赶紧把他们两个人接进船舱,(由于当时大家都没有多余的棉衣,替换内衣压在甲板行李堆里无法动弹)只能脱下混身湿淋淋的内衣棉衣拧干水后湊合着把内衣再穿上,钻进被窝里。准备一路上靠体温焐干。不一会儿船就开了,船到离城十里的皋桥时,接到汇报的知青送行指挥部派巡逻艇追上来将两人接送回家换衣服,一个星期后他俩随其他学校的驳船到了农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巧的是我有一个在外地工作的姨父,那天正好到无锡出差釆购物资,路过三里桥米市码头,我提着行李包,他帮着把我的支农箱扛上了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图片是知青三里桥米市登船实景,作者不详。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铺在驳船上供知青坐臥睡觉的草帘子,通常用来防汛灌装泥沙或建筑工地铺设水泥地面防冻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9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那年的冬天又特别冷,入夜以后,气温更低。驳船的甲板、走道上凝结成一片冰霜,走上去非常湿滑。</p><p class="ql-block">江南河道密布,四通八达,船舶众多,水运费用低廉,一艘轮船一般可以拖带十几条驳船,使用平时运输货物的驳船装运知识青年,可以减少费用。</p><p class="ql-block">当时的驳船一般由水泥或者铁皮制成,有少量木船,自身没有动力,靠拖轮拖拉,船体宽3—4米,长20—30米,前部流线部分一般作为水密舱,摆放工具杂物,当时前舱甲板上临时用木棍草席搭建了一个茅房、放了一个木桶,当做男女知识青年公用的厕所。后舱水线以下是水手生活舱、水面以上是驾驶操作艄棚。中部是货舱,货舱底部比较扁平,但是每隔一段有龙骨隆起,舱高1.5米,人在里面不能直立,坐或者躺也要顺着龙骨的走向,平时可装载货物60——80吨;现在就被用来装运知识青年。每条船安排二个班级的学生约100多人乘坐,每两个人合用一张平时用来防汛灌沙土用的稻草草席。为了把知识青年的行李一起带走,货舱顶部加铺了一层木板,上面堆放知识青年的行李。仅仅留出一个一米见方的洞口供人员上下进出,洞口支着一个用木棍制作的简易梯子,人员进出全部依赖这个“木梯”。由于船小人多,人窝在阴暗潮湿的船舱里,站也站不直,坐又坐不稳,躺又躺不下,晚上睡觉也只能一个靠一个,半躺半坐。男女知青接壤处,只能委屈班干部用行李象征性分隔一下,由于实在太挤,难免肌肤接触,好在当时知青都是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都十分清纯,情窦未开,没有邪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轮船下午从无锡出发,入夜以后经江阴进入长江溯江而上,预计次日天亮至镇江扬中过长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一个时辰下来,个个腰酸背疼。头脑活络的男知青,白天的时候,来到甲板上的水手舱里,帮助做点杂活,顺便聊聊天、放松放松筋骨。甲板上的临时茅房更是粪便四溢、污秽不堪,插足不下;胆子大的男知青,就熬到天黑以后,沿着甲板边上的走道,绕到船尾,双手拉住船帮屙屎撒尿,大小便直接排放到河道里。虽然冒险,但是憋急了没有办法,也顾不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船队航行在苏南内河</p> <p class="ql-block">船队天黑以后进入长江,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已疲惫不堪,尽管船舱里非常拥挤,但是却也能够抵御寒冷。知识青年都是一群涉世不深、天真单纯,满怀着对于即将踏上陌生、神奇土地的向往和对前途的美好憧憬进入了梦乡。</p><p class="ql-block">但是好梦不长,深更半夜,知青们突然被一阵阵急促的哨音和嘈杂的脚步声惊醒,隐隐约约听见有人高呼:“有人落水了”。几个班干部立即起身,叫醒大家,检查清点人数,经清查落水者不是我们船上的学生。知青们登上甲板观察:发现船队已经解体,拖轮急速前往出事地点展开搜救,拖轮打开探照灯,在漆黑一片的江面上一边不停地来回扫射、搜索,一边拉响汽笛,请求过往船只协助救难。满载知青的驳船则由船员水手用人力操作,迅速向安全地带停靠避险。所有的知青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惦记着落水的知青朋友,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能够听到落水者平安脱险的消息。</p><p class="ql-block">(事后方知是另一个船队,别的学校一名朱姓男知青落水溺亡,尸体一个月后才从江底浮出水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年后惨禍再次发生,与我们同校的知青秦德铭校友在同船乘坐驳船探亲航行至长江航道途中,半夜起来解手不慎落水溺亡,令人不胜悲伤!(参见秦德铭遗照及拖轮在江面上搜救情景。照片为同连知青陆瑞兴提供)</p> <p class="ql-block">天亮以后船队继续前行,渡过了长江。早春的苏北田野上、沟渠里,冰雪还没有消融,早晨起来,田埂上一片白花花的冰霜,船队从扬州市高港船闸入苏北,经过泰州、兴化、盐城、阜宁、里下河水网地带一路向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第三天的夜里,我们终于抵达上山下乡的目的地—苏北淮海农场。</p><p class="ql-block">由于是深更半夜,大雾弥漫,漆黑一片,也分不清东南西北、田园阡陌,上岸后农场安排用农用拖拉机拖运行李和知青,我们被运送到离总场15华里远的临时安置点。(图片由淮海农场二中知青胡中立拍摄提供)</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天亮后才发现:发现身在一座兵营中,四处是一片灰黄,留有残雪的田野。</p><p class="ql-block">原来是1969年淮海农场在红光分场二十八号条田,利用解放军海防部队驻军调防后闲置的营房设立的知青临时安置点,安置了四百多名知青,其中有三百多名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女知青,以及部分无锡市第四中学近一百名男知青。<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为位于二十八号条田顶端,称为:“二十八号新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房子不错,但是没有床,铺了一层稻草,十几名知青挤在一个房间睡地铺。</span></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学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知青”,知青们从此即将翻开人生新的一页,迎接他们的没有鲜花和掌声,等待他们的将是脱胎换骨的磨炼、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漫长的生活考验……。</p> <p class="ql-block">本文配图由知青朋友郁有滿、陆瑞兴、胡中立、黄旭明、陆明鹭、殷志麟等提供,也使用了部分网络图片,在此一併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