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列夫·托尔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人生悲剧源于无爱的婚姻,“官僚机器”丈夫卡列宁,老气横秋,缺乏生命的热情和爱情,一具活着的”木乃伊”,让安娜身心双双“活守寡”;安娜“婚外情”的情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沃伦斯基,</span>年轻帅气,但对安娜的爱情在本质上和她丈夫如出一辙。上流社会对功名和享乐的渴望导致安娜“婚外情”,最终成了安娜的无形杀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娜.卡列尼娜才下火车就被突然骚动和拥挤不堪的的人群推着,忽然间,听到有人喊道:有人卧轨自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渥伦斯基打过照面后,不约而同地再次彼此回顾,你一望,我情深,这是最经典的两人在火车站的初次邂逅。渥伦斯基应该是在刹那间就被安娜吸引了。关于安娜的美,托翁书中是这样描写的:“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换用一句诗来形容安娜的美,“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点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娜身着一袭黑色天鹅绒出席舞会,从而彻底迷倒了渥伦斯基。舞会上的这身黑色礼服,将安娜衬托得如同被黑夜禁锢的玫瑰:想像一下一个成熟的少妇心中有着无限旺盛的生命力和爱,她放任了这种感觉而不刻意去做,也就更加帮助她在异性面前展现出了她惊人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娜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渥伦斯基的?火车站?还是舞会?都不重要了。关于安娜的爱,争议颇多。有的说是安娜不安分,不守妇道,婚外情;有的说她爱的并不是渥伦斯基,而是一种新的生活,这是安娜可贵的地方。说安娜内心的激情是渥伦斯基唤醒的,其实不是,她内心的激情一直都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渥伦斯基爱安娜吗?答案当然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为了留在安娜身边放弃升迁的机会,这份真心应该肯定,但当他得到安娜后,又想实现他男人的抱负。他追求欲望,他不只爱安娜,还渴望仕途,还留恋上流圈。在跟安娜私奔后,他的其他欲望慢慢又苏醒了。因此,可以说,他的真爱并未给予安娜更多的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男人来说,爱情只是他人生中的一部分而已,事业也重要 ,这点女性是不很了解的,因爱情之于女人似乎就是她的全部世界。</span>渥伦斯基终究是离不开上流社会交际的诱惑--他和安娜私奔时间越长,自己的人生损失也就越多。激情过后,理性战胜感性,他终究还是回来,继续当他的权势金钱都不缺的军官。<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济上捉襟见肘,渥伦斯基不得不受控于母亲,也是间接导致安娜怀疑和自杀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人之间的龃龉真能将人推入绝地--彼此中伤,彼此误会,甚至彼此厌恶。<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始至终真正抛弃了一切的人,从头到尾只有安娜一个人。自古就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如今渥伦斯基真个“不多情”。</span>我不想你对我始乱终弃---安娜终于说出这句话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娜能不能不死吗?这不可能。因为她对于感情的要求太高-----活在自己的如梦似幻的想象中,高估了爱情的力量和有效期。她的出轨并不是简单的偷情,她更多的是出于对本阶级的厌恶,痛恨和反叛。在那个制度下,她的下场早就注定了。她心里明白无疑:猜忌,绝望很自然地滋生疯长,最终她只能结束自己,别无选择;再说,名著的结局从来没有happy-ending ,只能是悲剧。悲剧才是美,而且深刻体现出这份感情的纯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娜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卧轨前那超长段的心理描写:看着周围的人们,她仿佛置身世外,突然一句话浮上心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绝望的人心中,世间一切快乐都是可耻的。</span>为什么呢?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上,爱情似火,会玩的人玩得刺激,得心应手;不会玩的,偏要去玩,只会引火烧身,不得善终,而她就是后一类人。她看着缓缓驶来的火车, 抛弃人世间的一切,纵身跃下, 永远告别了爱情。对于安娜来说,火车给她带来刻骨铭心爱情的同时,也给她带来难以救赎的罪恶感。想像安娜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倒向火车轨道,最后眼神中显示出两个字—心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拜伦曾说过,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份,却往往是女人全部。古今中外都有这样婚外情的悲剧,很多都是少妇出轨,结局都是“悲中悲”。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名著《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死有那个时代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自身的原因;哈代笔下苔丝也是如此。男人贪图少妇成熟的美色,但色不能长久,总有一天都会老去,而新色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男人们又去追逐那些年轻美貌的了,于是悲剧不断重演,直到天荒地老。我国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体文章《阿房宫赋》中几句话来作为此文的结尾: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事情虽然不同,但道理相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安娜伏轨而死是托尔斯泰安排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一种结尾。或许作者可能安排了很多种结尾,但或许是他认为最佳的一种,或比其他结尾稍稍好一点。事实上,这撕心裂肺的悲剧结尾最让人心疼不已。巧妙的是小说的开始和结尾首尾两端相呼应,也可以说开始安娜遇到的情况就为安娜的结局伏笔了:安娜下火车时,听到人喊:有人跳火车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小说中,如果渥伦斯基不求上进,没有自己的理想,整体和安娜一起糊里糊涂混日子,那结局又会是什么?或许最后是安娜抛弃渥伦斯基。没有了经济来源,没有无限风光上流社会的交际舞台,安娜会肯放弃那以前的优越生活条件,心甘情愿做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主妇”吗?渥伦斯基再好,也是一个俗人,时间长了,就会暴露出他原来的缺点,或安娜无法忍受的言行。随之而来,就是审美疲劳,导致彼此之间反感和厌恶,最后,以分手了之,安娜就不会死,这样的结局来自真实的生活,更合情合理,却没有高于生活。如是这样的结果,那一定是一部失败的小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今我没有想到比托尔斯泰为这部小说安排的更好的结尾,这也许托尔斯泰就是托尔斯泰,我就是我。不知读者是否有更令人拍案而起的小说结尾?不妨试试,说出来共享。读小说,参与小说再写,比原小说更精彩,也是每个作者的另一种收获,成功和期望,更是每一个读者成为作者的知音的理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