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最美的时间是秋天,北京秋天最美的是阳光下的殷殷红叶满山、灿烂金装满树。潭柘寺是中国佛教进入北京最早的寺院,历史文化深厚自不必说。寺内古树众多,两株千年古银杏树,帝王树、配王树说是国宝不为过,是北京人的念想,秋天叶子黄了不去看看好象缺点什么。古寺中最美的是古树。</p> <p class="ql-block"> 古香道的最后一段,由此到达潭柘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而北京城始于公元1264年营建的元大都城。公元1416年,明黑衣宰相姚广孝规划建设明朝北京城时,有不少建筑是仿照潭柘寺的制式建造的,如紫禁城太和殿就是仿潭柘寺大雄宝殿而建,因此北京人常唠的一个嗑,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其实不然,在此最早建城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帝尧后代于蓟,设都城,作为封国的统治中心。因此北京地区建城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白云观西侧曾经有个大土堆,经历史学家考证是京城“肇始之地”蓟丘。<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4年土丘被推平,上面盖了三座红砖居民楼,就是现在的汽南小区。</span></p> <p class="ql-block"> 皇家大寺,香火不断。</p> <p class="ql-block"> 求财?求長生?求姻缘?</p> <p class="ql-block"> 求神拜佛,心诚则灵?</p><p class="ql-block"> 泉州关帝庙的一付对子说的好:“公平正直入庙不拜无妨,</p><p class="ql-block"> 鬼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p> <p class="ql-block"> 大殿最高级别的金龙合玺彩画,有人说紫禁城太和殿彩画是仿照这里画的,但没有确实根据,起码是受到启发吧。不同彩画用于不同建筑,分等级形成制度是清朝的事儿。</p> <p class="ql-block"> 右为帝王树,左为配王树,果然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 帝王树,始植于唐,乾隆皇帝金口玉言封为树王。据说清朝自乾隆后新帝登基帝王树便新生一干,皇帝驾崩前则损其一枝。更玄乎的是咸丰帝的新生枝干,受旁边屋檐影响停滞不长,咸丰也就不得长寿。同治年间新生枝被风吹折,又侧生旁枝双枝并存,暗合同治光绪违返清制同代人承继大统,言之凿凿,这古银杏还真是通灵神树。</p> <p class="ql-block"> 遮天蔽日,舍我其谁!</p> <p class="ql-block"> 配王树,据说比帝王树年轻500岁,不知道怎么祘出来的。当地人称“婆婆树”,可配王树与帝王树都是雄株,可见一开始就配错了。</p> <p class="ql-block"> 虽然叫配王树,但王气不减,霸气不输。</p> <p class="ql-block"> 楞严坛是寺内高僧讲授《楞严经》和举办“楞严法会”的地方,1967年拆除大殿,留台基。2013年重建完成。</p> <p class="ql-block"> 龙王殿及石鱼,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外观似铜铸,实为石,扣之可发五音。</p> <p class="ql-block"> 石鱼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了玉帝。后人间大旱,<span style="font-size:18px;">玉帝又送给潭柘寺祈雨消灾</span>。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天下13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求到甘霖。所以是潭柘寺一宝。</p> <p class="ql-block"> 秋光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 寺内“金镶玉”御竹,金黄色的竹节上垂下一丝翠色绿线,称“金丝掛绿”。而植在御茶房前后“玉镶金”正相反,被称“碧玉镶金”。两种竹子都产于四川成都,是清康熙帝于康熙三十七年所赐。</p> <p class="ql-block">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