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记(上)——急救中心

白色的空壳

<p class="ql-block">  人是健忘的,特别是过了一定的年纪,三十岁就是个坎儿,十天前的事,现在想来,都已经忘的差不多,幸亏我无聊至极,有大把的时间,回忆这段隔离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10月27日的早晨,秋雨相随,带着女儿在小区玩耍,顺便测了全市大范围的第二轮核酸。人性的复杂真是一言难尽,测核酸时的医生心里,让我觉得,所有的不配合现象,都像秋雨里的风,只能让这个季节变得更冷。然而,冷只是个开头。27日的夜班开始,和以往没有多大区别,熟悉的搭档,熟悉的节奏,做不完的病人,安静不下来的楼道,接不完的电话。但到八九点多,急诊科的一位同事说,情况不对,估计要有动静。这等暗语,我们也是听的多了,麻木不仁谈不上,但视而不见可以说形容的还不错。十点过点,我先去睡觉,其实说睡觉,还不是躺在床上看电影,只不过看这电影有点自欺欺人,电影名字叫《中国医生》,疫情下的中国医生。电影的内容,大家想必比我清楚,但泪水与无奈,只有医生懂了。</p><p class="ql-block"> 凌晨3点,我起床接班,搭档说我睡后一个病人没有来,不知我当时回了什么,就说赶紧去睡吧。这句赶紧去睡,别人听了估计习以为常,但这对于我们放射科接班大夫,估计是最暖心,也是贴心的一句话吧,因为这句简单的话里藏了我们的心酸,而这心酸,只有我们能懂。搭档去休息,我还回忆《中国医生》里面的剧情,想写点观后感,但一个小时过去,还是一个病人没来,想起《盗墓笔记》里面的一句话,事出反常必有妖,打电话问候下急诊科的同事,说是急救中心估计要布控了。明白了这事,疲惫的身体和困乏的大脑战胜了担心的心情,躺在平板床上,打开电热器,盖上被子,加上羽绒服,辗转反侧片刻后,呜呼呜呼,一觉醒来七点半。</p><p class="ql-block"> 就差半小时,下班回家就可以见到太阳,菜市场就可以买条鱼,回家做红烧鱼。一个电话,让去西门救护车停放处测核酸,和电话那头寒暄几句,觉得可以官宣,隔离从此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叫起搭档,测完核酸,楼道里的恐慌开始蔓延,这恐慌是多半是病人家属对病人的担心,另一半是临床大夫对病人的担心,都是对病人的担心,却在楼道里变成了恐慌之气,虽然楼道里之前鼠疫的恐慌已经荡然无存,但在这个生死只隔一个空间的地方,恐慌从来不缺。</p><p class="ql-block"> 吃完从祁师兄哪里打劫来的早餐,隔离的日子算是正式开始,不过我还是觉得说成三夜三天的班正式开始更准确些。接完同事的关心电话,听完领导的认真安顿,联系科室领上医疗物资,不知所措,没有病人的班,却不知道怎么去上,忙惯了的我们,不会在空闲生活。三天的生活,除了偶尔做一两个病人,感觉没有区别,只不过是从昨天穿越今天,从今天穿越明天。无聊瞌睡却又睡不着的我,又下载了抖音,这个时间的克星,至少能让我知道时间的流失。又安装了小程序划水麻将,让我保持了基本的社交,虽然只是虚拟的社交,但至少让我知道,我还是个社会人。这些平时我不来电的电子产品,成了我能坐在床上的神奇,就像红区病人躁动,来了一针丙多酚一样。不过恍惚的三天里,看完一本漫画历史书,也让我内心多少有点安慰,里面的笑话也是让我嘴角的笑容时而挂起,不至于忘了生活里的美。</p><p class="ql-block"> 说起美,也是给我这无厘头的隔离日记有能码字无数。27日早晨知道我和雷搭档隔离,田哥和娟妹一大早去超市给我们买了好多零食,那种玩啥就买啥感觉,就像自己在逛超市。除了必备泡面和酸辣粉,自嗨锅这种听起来就来劲的野味,也是把超市塑料袋憋了个半死。重新回忆下那剧情,电话这头说来包瓜子,那头就来了三包,各种味道来一包,这头说来点水果,那头就各种水果应有尽有。这波操作,我内心默念几遍,等隔离出去,非得给他们敬上几杯。这种心里乐滋滋的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斌哥和燕姐也想让我们敬酒,和田哥又来了个回马枪,三个人先是把小任果蔬横扫一遍,又是转战新百超市,一包加一包,一样添一样,买的那包麻辣条的大小,都快赶上我的背心了。洗发露,洗脚盆,指甲剪,毛巾,这些生活必备却又想不到的东西,硬是魔法般的出现在我们眼前。连我媳妇都暗自感叹,燕姐的细心。说起媳妇,在斌哥他们在超市购物的同时,我媳妇也在同一个超市给我购物,这种巧合,这种幸福中的幸福,只有真正经历了,才会懂得。虽然我不习惯把那份对媳妇的真情流露于世,但我懂得,媳妇爱听情话,更爱听心里话,真心话,而哪些,都是一生一世里的表白。观众看了这几句,不要起哄,隔离人的思想需要安慰。</p><p class="ql-block"> 回忆了这么多,感觉三天三夜的故事说了一半,或许把哪些不想说的算上,也不够完美。经常在急救中心上班,打交道最多的人,莫非急诊科护士,说句得罪人的话,在那顿楼里,我敬佩的人也只有他们,大夫离我们太远,病人又是路人。只有他们和我们接触最多,和我们合作最多,帮助我们最多,认识他们,三生有幸,觉得有点夸张,或是有点虚伪,到至少是这半生的医生生涯,我对他们真心点赞。远不不说,就隔离这几天,早上3124问候核酸测了吗?中午4458问候午餐吃了吗?还有加了微信的几个好兄弟,时刻关心物资领了吗?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却能暖到心窝子里。希望能看到急诊科兄弟,把这一段截屏给你们同事,虽然我们彼此叫不上名字,但那份心有灵犀的感觉,我们都有,感谢你们,最后再说一句,你们真的辛苦了。</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一个多小时而已,我能唠叨这么多,当年高考作文都没这么文思泉涌。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让我改天再写,估计还能想起许多隔离趣事来,但时间中的你,不得不接收这一时刻的流失与记忆。想想那三天三夜上的人生中最长班,有激动,有不安,有感谢,有无奈,有思考,有荒废,总之,隔离生活中,那三天三夜,除了见不到女儿,换算幸福。那种幸福,是求之不得,也是挥之不去的。就像人生第一次,媳妇站在阴冷的搂外,我站在寒冷的楼道,隔着窗户,看着彼此,带着害羞,挂着脸红,你一句我一句,你一口我一口,吃着媳妇排队买来的鸡蛋灌饼,喝着带着温度的豆浆,都有点初恋的感觉,不过特此说明,本人只恋过一回,一生一回。哈哈,老铁们,你们此刻就偷笑吧。</p><p class="ql-block"> 这段就到这里吧,再长估计就没人看了,急救中心的隔离,没有记忆的,就慢慢让忘记吧,消息在历史长河中,最好把新冠病毒也带走。30日下午,连吃了三天的盒饭终于换成了面食,但刚激动着吃了两口,接到医务处通知,20分钟收拾好东西,要把我们带到宾馆隔离。感觉就像急行军打仗,20分钟我也吃完最后的晚餐,收拾好东西,准时出现在急救中心大门口,和一起要隔离的战友,等待救护车的转运。</p><p class="ql-block"> 再见,三天三夜的急救中心,冬天再见!</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7日,立冬,写于喜来登酒店718窗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